天天看点

兵哥:“名可名非常名”管情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管身体健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因为它太出名了。

“道可道,非常道”很多翻译成:道,是不可以用文字说出来的,说出来的都不是道。意思就是道不可言说的,可以说的非道也。这样讲也对,但是道既然是不能以语言来表述的,那么如何知道有这个“道”的呢?所以,还有另一种解析,作为修行者来讲,这一句话的理解是:道,是可以修道的,但是道不是一成不变的。

举个例子相对好理解些:庄子有一次去山里看到伐木工人在伐木,其中一棵树枝叶很茂盛但是伐木工人却没有动手砍伐它,反而砍边上一颗笔直的树,于是庄子就问这些工人什么原因?工人说这棵树不成材不能用作盖房子的材料,因而这棵树的生命得以保全。

然后,庄子走出山去到朋友家里,朋友很高兴,准备杀鹅款待他,仆人问两只鹅,一只会叫,一直不会叫,杀哪一只呢?朋友说杀那一只不会叫的,因为会叫的鹅能够护家。

所以庄子的学生就很疑惑,问他说昨天的大树因为不成材得以保全,今天的大鹅因为不成材却遭杀戮,树不成材则生,鹅不成材则死,那么先生到底该如何对待呢?庄子就说他将以道德处之,役物而不役于物。

即便庄子这么说了,我想大家同样也会有疑惑:那么以后碰到这样两难的事情到底该如何选择呢?该成材还是不成材呢?其实这是没有一定之规的,要看具体问题,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叫非常道。你比如说设置红绿灯就是为了让交通有秩序,红灯停绿灯行,不然违反交通规则就会被处罚。但是有些情况,比如送紧急情况下的病人去医院闯了红灯那是可以免除处罚的。再比如男人要上男厕所,女人上女厕所,一般情况下男人不会去女厕所,女的也不会上男厕所。但偏偏有的时候女厕所排长队,男厕所又没人的情况下,女的也会去上男厕所,这都叫非常道,它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

当然,很多事情复杂得多,落实到生活中确实又不好掌握,怎么办?这就需要修道,从道中去悟,因为修道得道的人,他们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开了智慧,就会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做出适合于当下的选择,所以叫可道,就是可以修道弄明白的。你看《道德经》五千言,老子用字很简练,但是饱含深意,非实修者非过来人不可理解。

所以庄子也说他将以道德处之,役使万物而不被万物役使。而普通人不修道,常常就会被万物役使。比如很多人拥有钱财之后,怕自己的资产贬值,所以总操心以钱生钱赚更多的钱,那么到底是你拥有了钱?还是钱占据了你全部的世界呢?役物还是役于物?

也有非常智慧的人,当他们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走上修道之路的,去感悟这个道,可道,非常道,最后他们役物而不役于物,不被钱财所累,钱财为我所用而不为我所有。这就恰恰应了道德经第41章所讲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些人是有上上根器的。

所以道可道,道是可以修的,过去就叫修道,那些证悟的人叫修道有成,叫得道,证悟了道的僧人也叫得道高僧。道不弃人人自弃,普通人也是可修道的,最后证道的,所以实修者的目标最终都是要证道得道,当然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有点玄,那就撇开不谈。

再看“名可名,非常名”,它的意思是:名,事物是可以命名的,但是它的名字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句话如果搞明白了,那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指导意义就太大了。

这里我要谈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是情绪的管理,任何经典都是来指导我们生活、修行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工作、生活当中经常会生气发脾气,就是因为我们陷入了名字的概念,也就是这个名相当中。

比如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件事或某一句话,内心起了评判,于是情绪就起来了。像孩子写作业拖延,老母亲总爱唠叨,领导总是自以为是等等,是不是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实这都是陷入了名相当中了,是我们对事物下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叫做拖延、唠叨、自以为是。但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面意义,比如拖延的正面意义就有:会享受、破时间相、淡定、优雅等等,明明一个孩子很淡定、优雅却被你说成了拖延;再者,爱唠叨的正面意义:友爱、细心、善良、热情、关爱、老好人、善于表达、耐心,明明是有耐心的老母亲却被你说成了唠叨;再者,自以为是的正面表达:思维活跃、清晰、见解独特、有主见、坚定、当下、智慧,明明人家领导很当下、有智慧却被说成了自以为是。所以如果把拖延、爱唠叨、自以为是换成正面表达淡定、耐心、有智慧,是不是感觉就不同了,也就不会生气了。通过这些例子,大家明白了虽然我们给事物命了名,也就是下了定义,但是这个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本质的东西,这也是老子这句话给我们讲的核心。当定义不起作用时,无限便被看见,事物本身是没有含义的,所有的含义都是人们赋予给他的,一旦我们看到所赋予的定义含义的局限性之后,我们就明白了非常名的含义了,当非常名呈现时,事物所具有的的无限可能性就出来了,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下面列举一些我们常用的一些词语的正面表达:

傲慢的正向表达:有品位、自信、有艺术、有个性、有高度、有才华、卓越、优秀。

不自信的正向表达:谦卑、谨慎、低调、同理心、包容、矜持、柔和、随和、容易接纳。

好斗嘴的正向表达:口才好、独立思考、活泼可爱、逻辑能力强、有学问、有立场、有创意。

不主动的正向表达:低调、谨慎、沉稳、踏实、有谋略。

急躁的正向表达:高效、有魄力、雷厉风行、有上进心、积极、热情、乐观、豪迈、有个性、有活力。

关注负面的正向表达:追求完美、谨慎、觉察力高、洞见力强、忧患意识强、敏锐。

言行不一的正向表达:灵活、自由、洒脱、行为艺术、有创造力、一心二用、不拘小节、大气。

依赖的正向表达:信任、相信、小鸟依人、温柔、简单、单纯、体贴、给别人机会、善于尊重别人、专一。

逃避的正向表达:执行力强、安全意识高、自我保护强、谨慎。

生命当中,多少时候我们给自己贴了标签,任何标签都在一层层熏染了自己的种子,都是假的,都是虚幻的。这些词给了我们自己一个正面表达,这些话增加我们的宽广度,内在的灵活度。在生命陪伴中,学会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学会用正面的方式表达,老子把心理学的内容也讲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的根源是无名的,万物的名字是人们后天给的,当给了万事万物命名之后,事物就开始了不断地演化,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欲,指的是细微的、微小的念头。无欲就是以人天合一的方式去与道相合,观察宇宙本源的运化,有欲就是在人天合一的状态下有觉知地观察命名之后的事物的有序地变化状态。这一句话讲的是修炼者的功态,只有在这种功态下,才能体会到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妙和徼。所以古人注重实修就是这个道理,大道都在文字外。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个无欲和有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截然分开的,所以说叫同出而异名,那么在实修的过程中,去逐渐地体会它,没有绝对的无,古人叫非空之空,在修炼的过程中,从这个有欲到无欲,从太极到无极的状态,就叫做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就是两个无极在运化,两个非空之空在不断地运化,那么就会化生、裂变出无穷无尽的新事物,叫众妙之门,妙就是从无极到太极的过程,从无到有的过程,宇宙最开始是寂静的,空无的,事物就是从空无中化身出来,而且现在宇宙还在不断地化生新的事物,就是因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空间的无极在运化、裂相而产生的。修道者运用本章的这个原理,设计了一套修炼的方法,从而让我们身体也能产生裂相,改变身体的细胞结构,不断地去除不良信息和能量,从而让自己身体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健康。当然,这是需要甚深机缘,求道心真诚才能得到明师真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