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作者:小海狮看剧

“都当皇后了,还这么委屈自己,这是何苦呢?”

《知否》中的沈皇后好不容易与皇帝同甘共苦后,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却因为“弟弟的后院起火”一事,很是“委曲求全,颜面尽失”了一把。

为给臣子赔罪,她亲自摘下凤冠上的凤珠,送给英国公。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为向皇帝请罪,她脱簪光头,穿着素衣,开口就是罪妇。

“罪妇坐有坤宁殿,却未行坤宁殿的规矩,臣妾愧对陛下,愧对祖先基业,愧对太后教诲,也愧对英国公一干老将,陛下,您处罚臣妾,臣妾甘愿受罚。”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当时看时,十分心疼这位端庄秀雅的沈皇后,现在,则是要惊叹她的高明之处。

因为,身在高位并不意味着就能够为所欲为,小家也好,大家也罢,零零碎碎总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处理。更不要说她身在皇后这个被高高架起的位置了!

老公需要平分的爱很多,她不能嫉妒,后宫还有一个强势的婆婆,她需要去安抚。底下的臣妇则是各式各样的针锋相对,需要她去平衡。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不得不说,坐好这个位置是真的很累。

最麻烦的是,他们作为空降外来户,还没有坐稳这个位置。

妥妥的内忧外患!

这半夜梳头都能梳出一大撮黑发来。

所以,沈皇后一直小心翼翼,尽量平衡着周遭复杂的关系,但即便是再小心,也挡不住她亲弟弟给她拖后腿呀!

这不,弟弟家后院失火,直接把这一把火烧到了朝堂之上。搞得自己的皇帝老公都一个头两个大,皇帝请教臣子高招,臣子都是两头难。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这一次后院失火,说简单一点就是宠妾灭妻。

这个妻子,是英国公的掌上明珠,是强强联合的政治联姻。

可这个妾,同样大有来头,她是皇后救命恩人的亲妹妹。当年亲弟弟的妻子为了救皇后而死,皇后为了报恩便把救命恩人的亲妹妹给了国舅爷当妾,而且还给一个诰命。

话说,当妾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吗?为什么小邹氏还如此乐此不疲?她不光是开心做了姐夫的小妾,还一个劲儿地迫害主母,这不是智商不太够吗?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不是,应该说不算是。

其实,说起来这小邹氏还算好,最最不妥,应该是一个劲儿拉偏架的亲弟弟沈国舅。要不是他在背后撑腰,给小邹氏错觉,亲姐姐皇后也不至于尊严尽失,最珍视老婆的亲妹妹也不至于下场凄凉。

当然了,最无辜的还应该是英国公的独女张氏。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这不,小邹氏胆子被养肥了,害张氏难产,临盆之际更是差点一命呜呼,只差没落得个一尸两命了。这下英国公怎么能忍?拼了命也不能忍!定是要为女儿讨回一个公道(英国公抱着女儿出府的剧情,真是看得人泪奔,感叹世界级好爸爸)。

英国公代表了什么,当然是满朝老臣。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场家庭纠纷,实际上也可以看得出是皇家对老臣的轻视,和对有功之家的不尊重。更何况,宠妾灭亲在法理上便不被容,这是最容易被世家瞧不起的行为,可偏偏国舅爷还就是做了,还越做越离谱。

这难道不是故意找抽吗?

国情 VS 私情,两两PK的时候,身为皇后,难道就能有天大的特权了吗?不,不能。

再说,皇后就真的没有错吗?不,她是真的错了,这件事情是真的被糊涂到了。

好在,皇后哪怕身居高位,不是那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是那种拎不清的人。

皇后属于成长型的,哪怕她已经身居高位,遇到困难,仍能虚心请教,绝不一个人在小角落死磕,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不,但皇后主动出击,找明兰要了主意。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明兰是个聪慧的,她没有明说,而是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曹操割发代首,一个是唐代宗怒斥公主。解决的办法全在故事里面,自己去领悟体会,这可远比直白告诉皇后你应该怎么办,要实用多了。

这两个故事的道理也都好懂,就是高位者需要主动放下面子,才能换取臣子的死心塌地。

可能到了这里,大家都觉得这不就是个道歉的事情吗?有必要那么难吗?

皇后用得着坐了整整一夜,才选择真正的低头认错吗?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如果不能体会这种感觉,可以想象一下你的顶头上司,或者说你的老板,他们有向你低头认错吗?他们有轻易地向员工说我错了吗?

答案是,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吧,即便是他错了,他也不会承认是自己错了,只可能是员工错了。

所以,对比一下,你就可以知道皇后的这一席操作,放在上位者而言到底是多难得了。

好在,她的决定是对的,真真做到了一个皇后该做到的事情。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当然,这件事情当然也不全是好处,毕竟她是真的损失了她作为皇后的威严,真正成了后宫的笑话。以后,管理起后宫来,必然困难重重,还会被人明面暗里嘲笑。

不过,与之相对的是,她换回了皇帝对她的疼惜和爱戴,并为她的亲生儿子铺好了路,赢得了老臣们的敬重。

从长远上来看,这个歉道的不可谓不值。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这种事情本身就是天平秤的两端,看哪一端压过哪一端,取利益最大化的一端才是大善。

是要“情”,还是对应位置的“权威”?

面对这个问题,便又不经意想起,以前喜欢浪漫主义的我们。

在看小说的时候,总希望有人能处处包容我们,事事为我们出头,为我们挡去一切风雨,就做一个快乐的傻白甜,当一只懒洋洋的米虫。

然而,成年后回头一看,这种事情一个字“难”,再加一个字“难、难”!

难上加难!根本就不现实!

可能,两个相爱的人一时一刻这般,还能算做情趣,可哪有人能够做到时时刻刻如此?

总有一天,我们仍需要独自面对风雨。

两个相爱的人,最终需要的是携手共进,相互依靠。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而这种大智慧,不光存在于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也同样如此。

皇后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其实就类似于夫妻和朋友的关系。

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需要并肩作战。

同时,他们又是夫妻,是亲近的人,需要交心。

哪一个拖了后腿,另一方都难以独善其身,双赢才是硬道理。

《知否》中有权有势的她,照样要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值得吗?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皇后只能选“情”,才能成为化危机为机遇。

当然,同样的情况,要是面对的不是老公,或者关系比较铁的朋友,建议这个“情”值不值,便要三思而后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