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俊超:用医者仁心诠释“工匠精神”

作者:天府郫都
张俊超:用医者仁心诠释“工匠精神”

或许只是出于对医生职业的性格预判,“从容”是对张俊超的第一印象。今年28岁的张俊超,是团结街道卫生院住院内科医生,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你的行医经历中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坚守。”张俊超的回答快速而坚定。

大抵是为了让这两个字显得更丰满,张俊超分享了他为何有此体会的原因。

张俊超:用医者仁心诠释“工匠精神”

参与防疫工作的张俊超 图/受访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张俊超积极主动请缨加入医院志愿者队伍,并请战加入发热门诊值守,1月31日,他开始到发热门诊参与24小时轮值,除接诊患者外,每天还要积极做好发热门诊的消毒和发热患者的登记、统计工作。同时,作为院内专家组成员,他还与其他院内专家一起会诊发热病人,采集可疑患者的咽拭子,排除可疑患者。

在得知医院人手紧缺时,张俊超又立即申请包揽每个夜班的会诊,从此住院部的值班室成了他的“家”,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就这样,张俊超每天穿梭于住院部、发热门诊,与同事们共同完成200多名发热患者的接诊,白天会诊100多次,夜间会诊30多次,排除了一个个病例。同时,他为医院就诊流程再改造、门诊大厅分类分区提出可行性建议,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起到积极作用,为辖区百姓铸起一道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2020年12月7日,郫都区发生疫情后,核酸检测任务非常重,作为党员的张俊超第一时间冲在一线,连续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在团结街道卫生院作为隔离酒店管理单位后,张俊超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隔离酒店工作,担任小组长,期间对隔离人员测量体温、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在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情况下,与另外12名同事一起圆满完成酒店隔离管理工作。

张俊超:用医者仁心诠释“工匠精神”

张俊超向同事讲解病例情况 图/受访者

在复工复产时期,作为健康副校长,张俊超还先后17次对辖区企业、学校进行防控工作指导,包括协助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绿色转诊通道、进行消毒指导、设置临时留观室等。

都说专业技术的提升是一名医生孜孜以求的灵魂,2019年,张俊超代表郫都区卫生健康局参加2019 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全科医生技能大赛(决赛)获得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全科医生第一名,被市总工会授予“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艺术品”,医生就像修复生命的“工匠”。在张俊超看来,医生与工匠,两个不同的职业,却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涵,一名好医生一定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记者 何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