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话题讨论: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建设(二)

话题讨论: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建设(二)
话题讨论: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建设(二)

书画传承与

数字化建设(二)

两会期间,陈洪武、张继、鄢福初等委员的提案都涉及到书画艺术的“数字化转化”和“数字化建设”问题,反映出当前书法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中国书法报》特以“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建设”为话题进行公开征稿,进一步深入探讨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相关议题,以期有效促进书画等传统艺术的数字化转化。本期刊发部分来稿文章,以飨读者。(编 者)

章之昊:书画数字化建设的三个必要条件

在今年两会期间,陈洪武委员提出的“中国传统书画数字全库”(以下简称“全库”)提案,如在未来能够得到落实和完善,将对书画传承大有裨益。本文即以“全库”建设为切入,刍议书画数字化建设的三个必要条件。

首先,顶层规划、自上而下的决心,是决定书画数字化概念能否落实、如何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的必要条件,也是下文中其他必要条件的先决条件。

目前,国家对于数字化建设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就趋势而言,两者的结合也将是发展的必然。早在2021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就对文博工作者明确提出了“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的要求,而书画数字化建设显然与顶层规划中的“让文物活起来”“文化出海”等初衷高度贴合。就此来看,书画数字化建设的首个必要条件是较为成熟的,在自上而下的驱动下,政策的倾斜也将日趋显著。

其次,各级参与者对数字化工作的认知程度和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是该工作能否由表及里提升品质的必要条件——除了涵盖范围广,转化质量也要高。以建设“全库”为例,我们的目的并不是站在家门口告诉大家我们“有多少”,而是要把客人请进家门,向他们仔细展示我们“有什么”。

在纸面数据上,大陆文博机构的藏品数字化采集工作,在之前的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已逐地逐级开展:以北京市文物局下属某博物馆为例,该馆对外公布馆藏品总计20余万件(套),在官方公布的数字化藏品库中,有图文资料可查的,为5.5万余件,虽然占比已达20%,但图片质量较差,说明文字极其简略;以文旅部下属某博物馆为例,该馆对外公布藏品数量近180万件(套),文物影像47万余张,而目前于数字资料库有图文可查者,仅6.8万余件,虽然图文质量较好,但数量占比较低,仅为总量的4%。

这里提供一个参照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近70万件(套)藏品,已有92%完成了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化工作。

由此对比,可以引出第三个必要条件:成熟的技术。开展数字化转化工作,不是“做与不做”的逻辑问题,而是“做到多好”的技术问题。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一些机构之前的数字化采集并不成功。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彼时政策倾斜与主观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出现经费不足、专业人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使转化工作流于形式。但映射在最终结果上,技术的不成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更需要强调,如果没有成熟、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即使前两项必要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全库”乃至书画数字化建设在实操环节也将步履维艰,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回看既有成果时,我们或许会尴尬地发现,由于技术的滞后,这已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不如不做”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今日讨论的建设“全库”和书画数字化问题,与国际上的同行相比已经稍显落后,但如果能在学习和研究成功模式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临创转换”之路,也不失为一条捷径。时代将“元宇宙”“数字化”这些技术新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各位砚池“老革命”们也应积极面对,试着了解、应用新技术,将传统文化以新的载体记录并传承下去,以便为“后之视今”和“今之视昔”时,在取法的“上”与“广”间创造更多可能。

(作者单位:保利艺术研究院)

鲁庆哲:书画传承与数字化“再创作”

在书画艺术传承的数字化转化方式中,应该更多地将静态的艺术作品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精神。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加持之下,现代设计、动画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文艺创演形式为书画作品“再创作”提供了多样性。以书画艺术为主题的数字化“再创作”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以书画艺术风格特色为亮点,用动画等数字化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早在1960年,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已经在此方面作出成功尝试,《九色鹿》《山水情》等国产动画作品更是深深地镌刻在了几代人的童年印象中。近些年的新晋力作《大鱼海棠》,凭借经典的神话故事和传统的绘画风格,再度点燃国产动画的希望之光。动画是具有启蒙教育意义的艺术形式,动画的观众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让书画搭载动画的快车,既能丰富动画艺术的表现效果,又能增强观众对书画艺术的热爱。

二是以书画艺术蕴含意境为表达,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项圣谟《秋林读书图》,通过3D技术制作视频,将竖轴的山水平铺展开,既展现了“自山前而窥山后”的深远意境,又达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追求。这样的数字化“再创作”,既保留了传统的笔墨语言,又兼具了现代的观看方式,是否更贴合宗炳所言“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山水画初衷?有“当代徐霞客”之称的地理学者汤国安教授《地理信息之美学审视》,试图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将现代地图生成山水画效果。这样的尝试更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将传统艺术赋予了现代意义,而书画艺术与数字化手段结合产生的效果应该更具吸引力。在艺术设计领域,刚刚举办的北京冬奥会项目标志就是利用肖形印的篆刻手法衍生出来的标志设计,动态效果更能增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再次将书画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三是以书画艺术审美体验为指导,编排现代歌舞剧等数字化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昔有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笔法,舞蹈亦可以观笔墨而肖其身韵,所谓书舞同势,在当今文艺作品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云门舞集创编舞蹈《行草》,舞者的一招一式都像极了在舞台上的笔走龙蛇,甚至与身后屏幕上行草书法的书写节奏也十分契合。哈尼克孜表演的舞蹈《敦煌飞天》,吸纳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展现了天宫伎乐的华美神韵。春晚舞台上的《只此青绿》更是火遍全网,舞蹈演员窈窕、柔媚的身姿,与电子屏幕铺展的青绿山水画卷相映成趣,完美阐释了古典韵味的中国风。

(作者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杨潇宇:培养书画艺术与

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书画数字化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数字化资源在准确性与全面性上有所欠缺。所谓准确就是指书画作品在数字化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在作品、作者、真伪、版本等方面尽量做到权威严谨,避免张冠李戴、鱼龙混杂等问题的出现。全面则是指书画数字化建设涉及的方面要广,不仅包括历代经典作品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书画作品、流失海外的书画名作,还要关注到书画古籍著作。目前,对于书画作品数字化建设的成果要高于相关方面古籍的建设,古籍资源的难以获取给书画研究者的理论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书画作品的修复和还原也是数字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比如在二战期间遭到毁坏的王羲之作品《游目帖》,早年间通过数字技术重新复原,对于书法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意义非凡。只有在数字化资源准确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书画学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开拓新的境界。

其次,一些相关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数字化资源缺乏多样性与丰富性。如一些书法软件字库不够丰富,在集字创作时系统根据已有字库来进行筛选,虽然较为方便快捷,但却使得不同习书者在运用软件进行集字创作时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书法本是“人”的艺术,用以表现“人”的性情、学识和修养。书法艺术的千人一面甚至机械化复制和批量化生产,不仅削弱了书法的艺术性,更丧失了书法艺术本身的内涵。

最后,数字化资源在开放性与共享性上亟待深化。许多博物馆不仅数字化资源匮乏,在进行线上展览时还存在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图书馆的书画古籍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弥足珍贵,不随意对外开放。因此,各大博物馆、图书馆要加快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交互共享,广泛面向社会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者充分搜集和利用资源,发挥传统书画的价值。与此同时,书画数字化资源广泛面向群众开放也能发扬其美育功能,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培养一批精通书画艺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尽快完成“中国传统书画数字全库”的建立。书画数字化建设前景广阔,却也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相关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刘松:首先需要一个总体的建设目标

新时代,伴随着数字化扫描的发展和数据库容量的提高,我们有了新的保存传统书画的手段——建设数字化艺术全库。与前代书画作品通过收藏家递藏的方式相比,保存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如何建设一个数字化艺术全库以及该库的目标和前景都是值得大家讨论与展望的。

建设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我认为数字化艺术全库的建设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一、全面而系统。全面体现在数字化艺术全库中的“全”字,要搜集海内外流传下来的古代书法、绘画作品(包括金石遗迹的拓本、简牍帛书的实物图,以及刻或画在墙壁上和其他载体上的作品)。这些都需要全国的博物馆、高校、收藏家,以及海外团体、个人的通力合作,使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对目标作品进行细致的考察,建立数字化信息档案,并且随着未来古迹的发掘而不断更新,逐渐增加数字化艺术全库所包含作品的存量。系统则是在全面的基础之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角度来排序,让使用者更方便快捷地搜索到所需作品。

二、多功能。单纯地将海量作品录入到一个数据库中,这种简单的载体变化并不会为艺术研究带来质变。这就要求艺术全库建设者还要通过文本信息、相关索引、语音导入等方式,增加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渊源、研究成果等,让细心的研究者找到那些被人忽视的历史关联,从而促进相关专业研究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对比的功能,将不同作品或整体或局部地放在一起,观察其中某个相同的细节、局部,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比,多角度、多层次地提供新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三、高质量。扫描并输入到数据库的作品要有极高的清晰度和辨识度,让使用者在观赏作品时,可以发现在一般书画碑帖里难以察觉到的细节,比如纸张的褶皱纹路、拓本因捶拓产生的痕迹、织物上墨迹的脱落等,还可以引入VR等新技术,让使用者身临其境,用“自己”的眼和手来连接,对于作品的生成方式和其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有更加清晰地感知和体悟,从而提高对其本来面目和成因的认识。

数字化艺术全库如果可以达成以上目标,则前景相当广阔。该库可以让广大群众在互联网上以简便快捷的方式,欣赏到古代书画作品的形貌并了解其相关的历史脉络,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大众的娱乐方式,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的传播,营造重视文化环境的氛围,助力全民美育。对于本行业的专业研究者,使其能够根据高清的图片,发现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中被忽视的新元素与细节,有利于个人风格、作品形式的多样化,为新时代中国书法、绘画创作的发展提供动能,进一步挖掘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才华,以满足社会对书法、绘画艺术的个性需求。

建设数字化艺术全库需要多个行业团体和个人的努力,是新时代对促进国民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所需要实现的目标。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黄延彬:“四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今年两会期间,书画界代表积极提交议案、提案,为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的未来建言献策,书画艺术的数字化一时成为了热点话题。本文针对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阻碍和难点,提出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四化”挑战与对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和普及化。

一是标准化。当下,传统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与转型已成为趋势。在书画艺术领域,也有不少企业及机构进行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以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为例,多数已经建立起面向公众的线上、线下数字化展示渠道,但多数渠道的建设标准参差不齐,存在着资源互不共享、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顶层设计和行业标准,导致了系统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无法有效传播书画艺术。

标准先行,已经成为众多传统行业数字化建设的共识,也是书画艺术数字化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事实上,很多传统行业在数字化建设中也经历了从混乱到标准化的过程,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标准化建设经验,如:金融、电信、政务等行业。因此,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可以借鉴这些行业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与此同时,应有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统一的行业数字化标准,而不是分散建设,各自为政。

二是专业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少企业、机构,甚至个人纷纷推出书画艺术数字平台,为人民群众学习、欣赏传统书画艺术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当下的书画数字化建设中却时常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现象,追求大而全,却忽略了书画本身的专业性和严谨性问题。以书法为例,常见文字注释错误,作品鉴赏生搬硬套,收录图片模糊,充斥大量低质量内容,不仅有损汉字之美,而且可能误导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

对传统书画的梳理、解读与鉴赏需要一定专业背景知识。以上问题反映了当前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仍然不高。从长远考虑,书画艺术的数字化需要培养“既懂书画文博专业又精通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并非一蹴而就。而当前更为现实的途径是推动数字化技术人才与书画专业人才通力协作,共同构建专业化的书画艺术数字平台。

三是智能化。进入智能化时代,书画艺术的数字化建设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当前数字化书画平台普遍存在技术平台落后,无法跨平台兼容,用户体验单调乏味等问题,这也是阻碍当前书画艺术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

书画艺术的数字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作用,广泛吸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成果,实现科技与艺术的有效、深度融合。例如:使用人工智能自动收集、筛选、评估书画作品,使用大数据进行书画数字仓库的智能分类、快速存取,使用VR、AR、全息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沉浸式的书画艺术学习和鉴赏体验。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将分散、静态、平面、无声的书画艺术作品转换为集中、动态、立体、有声的状态,真正使书画艺术品动起来、活起来。

四是普及化。书画艺术数字化最大的难点并不在于建设一个集中的档案数据库,更大的挑战是在于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转化,使之成为一项公共的基础设施,在人民群众中应用和普及,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的精神粮食。

就当前行业现状而言,书画艺术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仍然缺失,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例如:走进课堂的教育场景,融入日常的娱乐场景,纳入乡村振兴的生活场景等。今年的春晚依托数字化技术,将古代经典名画《富春山居图》搬上舞台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增加更多的趣味性、互动性,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将成为书画艺术数字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罗白东:构建包含有全面

高质量的数字化系统

目前,数字化技术多用于书画相关的展览、文保、教育等领域,例如数字化博物馆。对于当代书画而言,在智能终端普及的今天,数字化的app、网站平台、数字全库成了满足人们高质量信息传播需求的重要工具,如我们熟知的各级各地博物馆构建的数字化博物馆网站平台、app,还有智能终端供应商研发的数字化书画全库app等,都在不断优化提升客户使用的体验和感受。但目前书画数字化系统构建其实并不理想,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就拿书画数字化app来说,如中华珍宝馆、以观书法、墨池、不厌书法等书画数字化app,普遍的问题就是其所列书画数据并不全面,书画图片质量与本身价值参差不齐,或是商业气息太重等。那构建高端全面的书画数据字化共享系统就变得极为迫切和重要了。那这样的系统如何构建呢?

构建包含有全面高质量的书画数字化系统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构建。全面高端书画数字化系统建设首先需要国家专业的信息技术部门进行数字化系统搭建;其次还需要政府部门协调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收集整理全面的书画资源;再次需要专业的摄影、书画人员对收集的书画资源进行梳理;最后将这些全面高质量的书画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整合,从视频、音频到文字图片,等等。经过处理后的书画数据库需要与先进的新媒体信息技术融合。那如何实现融合呢?

在笔者看来,全面高端的书画数字化系统并不是单一的书画浏览系统,而应是沉浸式多元的数字化体验感受系统,从作品惟妙惟肖的数字仿真,到视、听、触数字化场景呈现设置,再到多维度的观众体验分析和反馈系统构建,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因此要构建全面高端的书画数字化系统,从系统的搭建到作品的摄影筛选,再到作品体验形式设计还需要融入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感官设计和互动设计,同时将当代高端的信息技术融入书画数据呈现之中,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书画作品进行数字仿真、数字复原、数字再现、数字合成,最后以AR和VR智能技术真实的场景呈现,全面而高质量的提升书画数字化系统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数字化的今天,书画数字化让传统书画的传播有了全新发展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张志远:书画艺术科技化的可能性

书画艺术数字化也可以叫作“书画艺术科技化”,科技的应用是实现数字转化的根本。目前我们所知的数字集成技术,数字触屏技术,4D、5D技术,AR技术,数字色彩影印技术等,都可以为传统艺术所用。其中运用数字集成技术可以建立一个艺术智库;通过4D、5D、AR技术建立艺术体验馆,制造虚拟场景,实现现代人和古代书画家的直接“对话”。当然这些只是我本人目前所知的科技,但还有哪些科技我们没有利用起来或者关注到,还值得书画界的同道去探索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是需要载体来实现的,这个载体有很多。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电视机、智能手机,等等,尤其是电视机、手机具有打破时空限制和受众面广的优势。所以以中央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系统可以设立一个“书画艺术走进千万家”的项目。通过跨界合作,运用多样态节目形式,讲好“书画故事”,传播“书画声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就是非常好的实例,这个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和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故事,真正使中华优秀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使全国的文化氛围得到了本质提升。

另外,公共文化服务并非仅限于此,基础的数字化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数字美术馆、数字书法馆、数字艺术文献馆的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线上文化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监制:杨超 朱中原

编辑:于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