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作者:旅行家阿弗丽尔5

曹文有优秀小说集(8)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笫一集《月下约会》

文/曹文有(山西)

在吕梁山脉姑射山下,有一个因栽梨树而出名的沟,人们称这沟为梨花沟。

沟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凿土成窑而居,冬暖夏凉,清水奔流,也是个

养生的好地方。每逢梨花盛开的时候,″千树梨花万片花,梁下小树香滿镇。"那梨花沟里彩碟翻飞,秋千摇荡,令人陶醉,阵陈断香中泛出斑斓的色彩,游人如织,明丽的色彩中传出了他们的笑声。

这天晚上,夜晚的明月似冰盘,清亮典雅;像明镜,清明高贵;如宁潭,清澈纯洁,美若天仙。小可踏着梨花的香气,趁着这美好的月色,漫步在阡陌的小路上,走到一座小桥之上,静静的坐在小桥旁的石头上,一面观看着潺潺的流水,一面听着远方的哇鸣,心情格外的兴奋,他在这里等着他的恋人小彭的到来。由于工作太忙,他们有半年都还没见面了。

月儿高挂在树枝上,地面上洒着银光。小彭满脸喜气洋洋,从月光中静俏俏的走到了小可的身旁,两只手突然悟住了小可的双眼,小可这才感到这是小彭的到来。

小可叫了声:″小彭呀小彭,我都快想死你了?”

″这话,你还能说出口,都想死了,这婚还怎么结呢?你可千万不能这样的说。”

″好的,依了你。那咱们结婚的事,你妈还是不乐意吗?"

小彭答道:“可不是吗。我妈的意见,坚决让你做上门女媳。"

″这可是不行。我要是強行,我父、母亲还是气死哩!眼下,咱们都是二十七、八岁的人了,这事你还要让我等到何日何时吗?你看,人家门边小李家中的孩子都九岁了?"

小彭开口道:″你听我说,昨夜里我一提咱们结婚的事情,我要改嫁,我妈同我瞪起了眼睛,她骂我,白养了你这个姑娘,一夜没有关电灯,她脚采门槛骂到天明。她还说,你要是不听说,硬要改嫁,就一头碰死在东墙上……”

小可一时难以回答,楞楞的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小彭问小可:″成不成,你快表个态?"

好半天了,小可才开口说:″我要是答应了,还要把我妈气死哩,我家就我这独苗,还要传宗接代呢?"

″那我要是答应了,还要把我妈给气死哩,你不知道,我妈就生下了我一个人吗?"小彭是个懂孝道的姑娘,她不敢违背了她母亲的意愿。

″自古道:男婚女嫁,小彭,那你看这事怎么办呢?"

″小可,我和我妈再商量商量,你看如何?”

″要商量多长时间呢?"

″啥时候商量好了啥时候算。"

″那这可不行,你要是商量十年,我也等你十年?”

″咋了?"

小可叹着气,伤心着坐在了一块石头上。

好半天,这小可伸出了手,要拉拉小彭的手,这小彭可是不乐意了,手一直没有把手伸出来,她要保持着一种冷静的心态,在末结婚之前,是不能做任何傻事的。

小可也不好意思了。他思索片刻后,给小彭说:″要不我们找个媒人,把这事说说,你看?"

″行。只能如此了!”

夜已经很深了,不时传来村子里狗的叫声。他们带着一种沉闷的心情,向回家的路上走着。

小可的心里可不是味。暗暗的想着,这事还不知道能不能成……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第二集《王大娘保媒》)

文/曹文有(山西)

小可自同小彭那晚约会后,小可的心里很不似味,他长叹了一声:这该又怎么办呢,要不然,再放一放吧,再之就是任命吧。于是,小可在天刚明亮的时分,开上小车上班了,他不敢误了早上八点钟上班签到的时间。

一转眼,秋天来到了。那秋天的早晨,秋高气爽,风儿凉爽,铺面而过,很是舒服。秋风伴着鸟儿的叽喳声,树上的叶子随着秋风飘落,任意飘零,拾起一片秋叶,写着冬春夏秋,自然是很美丽了。

村子里有个喜好保媒的王大娘,今早老人家起的特别早,慌忙梳洗一番,就朝着老可家里走去。她要给老可家的那个小子提提亲。

她一面走,一面哼着自己编的小调:今早儿,真悠闲,老娘我把村子里转了个遍;西家女,东家男,保个好媒生个胖蛋蛋。嗨哟哟,嗨哟哟,生个胖蛋蛋……

老人家嗓门又亮,她这一唱,便惊醒了四邻五舍,就知道,这老人家又要不知要给那家办好事了。

说起着王大娘,她可是个苦命的人,自小同父母逃荒要饭来到这梨花沟。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罪。她改嫁给王老大后,一口气就生了二男一女,她也勤恳,精打细算过日子,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把这几个孩子们培养成人了。如今,都当上了国家干部,老大身居县居县长,老二身居局长,女儿身居镇长,膝下儿孙满堂。她托共产党的福啊!只可惜,老头子走的早。门边的人给她说:你再找上一个。她却答道:这把年纪,都快入土的人了,还找什么呢?咱这脸皮薄。嘻嘻,嘻嘻,她总是不断的笑着。

可这老人娘,是个多做善事的人。她这保媒的生涯,一做就是二十多年,从黑发人熬到了白发人,这是他的特长和专利。

不过,老人家的保媒,从不添盐加醋,实实在在,甚至就连那些未婚先生的谁谁谁,都说的很清楚,全不遮盖。她知道,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免得让人说这说那。因此,十里八村的人,都乐意让她说媒。另外,她说媒时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分文不取。因此,很受到人们的尊敬。

她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进了小可家的院子里。吆喝道:他婶子,她婶子……

小可的母亲,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王大娘来了。怪不得今早喜鹊叽叽叽歪歪的叫着,她想着:今天准有好事。她忙把老人家让进家里了,并端来了苹果和葡萄,让老人家享用。

王大娘笑道:"我这牙不行了,连苹果都咬不动了,这八成是老头子在叫我去呢!"

″她大娘,你看这话说的,不会的,您准能活过百岁啊!看您的心态多好!"

″希望着呢。咱们说正经事吧?

″那是高庄的张家大闰女,年方二十六岁,浓眉大眼,今年刚从研究生毕业,我看和咱们那娃很般配,人家打发我来给

娃说说,还是个倒插媒,彩礼不高,不会胡要,甚至还贴个十万八万的。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呢?你同娃商量商量,回头给我个话。”

″行。大婶子,娃今天早上刚走,回头,我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回来相相亲。”

″这也好,这年月了,咱们可不能给孩子们私定终身,待娃回来后,好歹你给我一句话。”

″行。让婶子费心了。"

″还是多做善事吧。"

她们谈的很热烈,一转眼,快中午了,老人家说是要走。小可妈硬是要留她吃饭。老人家坚决不肯。她不能破坏了她定的规巨:保媒的事,一不吃饭,二不收礼,三不要钱。

于是,老人家急勿勿的走出了大院的门。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笫三集《父子争吵》

文/曹文有(山西)

时间似飞梭,一转眼,一大周过去了。这小可,可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呢,每逢周末休息时,他都要回家看看父母亲,都要帮父母亲到责任田里劳动。别看他是个读书出身的学生,干起农活来,可是有模有样的,犁锄耙耘样样都是行家,特别是用牛翻的地,又平又光,父亲一看,咧嘴就笑,逢人就说:″老何家又出了个劳动能手。"甚至,还有些没有牲口的家,还请他去犁地,一天也能挣个百八十元块,他可是分文不取,就算是尽义务了,特别深受邻居们的喜欢。

他一进了家门,忙吃过了饭,便拿起了锄往地里走。突然,他父亲老何叫他:″儿子,今天不用去地里锄地了,先办这婚姻大事。"

″行!爸:您说?"

″那几天,好心的王大娘来给你介绍了个对象。邻村的,和你年纪一般大,都是二十七岁了,研究生学历,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有找下工作哩,人样生得非常的漂亮。据王大娘说,头发是什么瀑布发型,圆形脸,浓眉大眼,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一表人才。今天,你回来了,给我找王大娘相相亲去!"

″爸,我不是有了吗?这事,就不必要看了。"

″儿子啊,那是招亲,做上门女婿,你爸就你这根独苗,还至往你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呢,这么做,我是坚决不能依着你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老何严厉的说着。

″爸,我自幼与小彭为青梅竹马,这事,不能变。变了,我就太对不起她了!"

″你与她怎么了?究竟发生了什么,给我如实的说来!"

″爸,我们之间没有发生过什么,您也不要多想!”

″哪你为什么非招亲不可?这天下美丽漂亮的姑娘多的是,咱非招亲不可?这不是要断我何家的祖根吗?"

″爸,我离不了她,和她过一辈子是定了型的事,坚决不能变!"

父子俩高一句低一句的吵了起来。老何动真格的了,他顺手拿起一根木棍,就朝小何的屁股上打去。

小何的母亲,说时迟,那时快,一把手就夺下了老何手中的木棍。

老何怒吼着:″老伴,你不要栏,今天我非要教训教训这个混小子不可"

″他爹,咱有话慢慢说,这样闹下去,邻居可是要笑话咱们家的。"

正说着,走来了几位邻居,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好心的王大爷说:"老何啊,俗话说,儿大不由父,女大不由母。孩子们都大了,让他去好好想想吧!"

″结婚,可是个两性情愿的事,強扭的瓜不甜。”

″小何可是个有文化的人,让他想想,招与不招究竟怎么办着好?"

大家议论纷纷。

老何可是个倔脾气,不论怎么说,他都是一句话:"这混小子,要不听我的话,我就碰死到南墙上让他看!"

″小何过来,快给你爸爸陪个不是,免得老人家生气。"旁边的一位大娘说。

这小何呢,更倔,连头都不转一下。好半天,父子俩处于僵持状态。

小何的母亲哭了,哭着说:"我怎么生了个这样的儿子呢,招就让他招吧……"

老何长长的″哎”了一声。

小何气呼呼的说道:″爸,妈,我再都不结婚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一转眼,中午了,邻居们都离开了老何的院子。

院子里一片沉静,只有父子俩发出的:哎、哎的声音。

小何思索着,他应该怎么办?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第四集《春风吹到梨花沟》

文/曹文有(山西)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阡陌地里,小草都翠绿的茁壮成长起来了,漫山遍野的野花开放,竞争着自己的美丽,整个人间都仿佛成为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大花园,到处是一派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梨花沟的人们又迎来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这天早晨,小彭起的特别早,把整个沟里沟外的梨花树观看了一番。她看到,那雪白的梨花是那么的纯洁,又是那么的娇丽,一簇簇的花朵就在这叶芽儿中间绽放,嫩黄衬托着雪白。这是多么奇妙的风景啊,怎能不让她兴奋,怎能不让她心动,又怎能不让她流连往返啊。她想到,今年梨花沟的梨,又将是一个大丰收啊!

她踏着春风,漫步在田间的小路上,向回家的路上走着。那春风吹在了她的脸上,吹在了她那象似瀑布的头发上,飘飘荡荡。她心里也不断的想着与小可的婚事,她难忘啊,每当想起小可来,她都泪流滿面,掏心窝子的疼。她有口难言啊……

突然,从她的背后传来几句清脆的喊声:″小彭姐,小彭姐……你等等……你等等,老支书让我来找你,说是要同你商量些什么事!”

小彭立马停住了脚步,转身一看,原来是小梅在喊着她。她立即回话:″小梅,我听到啦!"说着,她们便向通往老支书院的路上走去。

不多时,她们俩人便走进了老支书的院子内。她喊道:″老支书,老支书……”

老支书一出家门说:"小彭,快进屋吧,我有话给你说。"

小彭她们一进屋,忙坐定。老支书性子急,便开门见三的说道:″小彭哦,眼下咱们梨花沟村的干部,我都快七十岁了,村长也都六十七岁,这些年把我们沟里建设的还好。由于我们的年龄都大了,需要你们这些大学生来挑起建设的重担,我根据群众们的意见,并报上级组织批准,决定由你接任我们村里的村长。带领群众劳动致富。在这方面,你们年青人比我们这些人強,点子多,见识广,思想解放,希望你把这个村子接任了!”

小彭一听这话,头脑立即涨大了,她的心呯呯的跳,神经也紧张了起来。小彭思索片刻,她觉得既然群众信任,领导决定,这事就不能再说些什么了,她应该把在农业大学学到的知识,无私的运用在使梨花沟更加富裕的路子上来。她立即向老支书说:″多谢老支书了,我应该挑起这个重担!不过,您可多得指导指导我的工作啊!"

″小彭,这没问题。我知道你这闺女的脾气啊……"

第二天,沟党支部便召开了全沟千余人的会议。老支书当众宣布了由小彭就任村长的决定,整个沟里沟外都沸腾起来了。

这天夜里,小彭家的电灯亮了一个晚上。她在思索着,如何把沟里的事情办好。

夜半时分,她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小可给她打来了电话。她知道,他要给她说些什么。于是,她给他回了几个字的微信:″咱俩的婚事,再放一放,如你有合适的就找吧……"

夜己经很深了,小彭还在思考着什么。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第五集“梨花绽放喜迎八方宾客》)

文/曹文有(山西)

这些天,梨花沟里里外外,岭上岭下,千树皆白,暗香浮动,真如″昨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的那一幕美丽的景象。那一朵娇小的梨花,片片花瓣,洁白无瑕,就像那拍打着金色沙滩的海浪,也像那小姑娘裙上的蝴蝶边,那么的惹人怜爱。

梨花沟里沸腾了,梨花沟里笑声不断。在小彭村长的带领下,正在举办″第一届梨花旅游节,沟里锣鼓喧天,沟外,彩旗招展。秧歌队扭起了大秧歌,兴高采烈,歌舞剧团前来助兴,那边的舞台上,正上演着一场大戏,远处鞭炮阵阵,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那梨花喜笑预开,笑迎八方宾客。

游客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开着小车,有的骑的电摩,有的正在跑步,还有的小孙子搀扶着爷爷奶奶正在前行,还有的在梨花树下照像留影,电视台的记者也在拍摄梨花盛开的灿烂景象。那人山人海把梨花沟方圆五百多亩的田野围的水泄不通,人们尽情的一饱眼福。

特别是那在出售以梨为主要原料加工的梨产品的商贩摊前,人们争相购买。

这时,旁边站着一位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青年。他三十来岁,生了一幅瓜子型的脸,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了柔柔的涟漪,白皙的皮肤,俊美突出的五官,非常耐人寻看,给他的阳光帅气中加了一丝不羁。他站在那商品摊前,仔细的观看着那以梨为主要原料加工的各种商品,他被梨产品所吸引了。他想,若能以梨花沟里的梨为主要基地,联合起来搞深度加工,那将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坚定了相心,找村长做以商议。

他在一位小伙子的引导下,见到了小彭村长,忙伸出手来,同小彭行了一个握手礼,并作了自我介绍,原来他是某市一个果品加工的经理。这时,他把来意向小彭诉说了一番。小彭表示,热情的欢迎,但必须要同老支书通通气,经村长会议共同研究决定后商议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可以。"经理说。

几天后,小彭和她们的几位领导,到市里的果品加工厂参观,考察后,一致认为:可以搞联合企业了,他们提供原料和劳动力,厂方提供资金和技术,没几天,一个″梨花沟果品加工厂联合企业"的加工场,正在紧张的建设着。

梨花沟的人们,一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个个喜笑颜开。他们称赞着这位年轻有为好村长。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小说《梨花沟的笑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