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作者:旅行家阿弗麗爾5

曹文有優秀小說集(8)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笫一集《月下約會》

文/曹文有(山西)

在呂梁山脈姑射山下,有一個因栽梨樹而出名的溝,人們稱這溝為梨花溝。

溝裡住着幾十戶人家,鑿土成窯而居,冬暖夏涼,清水奔流,也是個

養生的好地方。每逢梨花盛開的時候,″千樹梨花萬片花,梁下小樹香滿鎮。"那梨花溝裡彩碟翻飛,秋千搖蕩,令人陶醉,陣陳斷香中泛出斑斓的色彩,遊人如織,明麗的色彩中傳出了他們的笑聲。

這天晚上,夜晚的明月似冰盤,清亮典雅;像明鏡,清明高貴;如甯潭,清澈純潔,美若天仙。小可踏着梨花的香氣,趁着這美好的月色,漫步在阡陌的小路上,走到一座小橋之上,靜靜的坐在小橋旁的石頭上,一面觀看着潺潺的流水,一面聽着遠方的哇鳴,心情格外的興奮,他在這裡等着他的戀人小彭的到來。由于工作太忙,他們有半年都還沒見面了。

月兒高挂在樹枝上,地面上灑着銀光。小彭滿臉喜氣洋洋,從月光中靜俏俏的走到了小可的身旁,兩隻手突然悟住了小可的雙眼,小可這才感到這是小彭的到來。

小可叫了聲:″小彭呀小彭,我都快想死你了?”

″這話,你還能說出口,都想死了,這婚還怎麼結呢?你可千萬不能這樣的說。”

″好的,依了你。那咱們結婚的事,你媽還是不樂意嗎?"

小彭答道:“可不是嗎。我媽的意見,堅決讓你做上門女媳。"

″這可是不行。我要是強行,我父、母親還是氣死哩!眼下,咱們都是二十七、八歲的人了,這事你還要讓我等到何日何時嗎?你看,人家門邊小李家中的孩子都九歲了?"

小彭開口道:″你聽我說,昨夜裡我一提咱們結婚的事情,我要改嫁,我媽同我瞪起了眼睛,她罵我,白養了你這個姑娘,一夜沒有關電燈,她腳采門檻罵到天明。她還說,你要是不聽說,硬要改嫁,就一頭碰死在東牆上……”

小可一時難以回答,楞楞的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小彭問小可:″成不成,你快表個态?"

好半天了,小可才開口說:″我要是答應了,還要把我媽氣死哩,我家就我這獨苗,還要傳宗接代呢?"

″那我要是答應了,還要把我媽給氣死哩,你不知道,我媽就生下了我一個人嗎?"小彭是個懂孝道的姑娘,她不敢違背了她母親的意願。

″自古道:男婚女嫁,小彭,那你看這事怎麼辦呢?"

″小可,我和我媽再商量商量,你看如何?”

″要商量多長時間呢?"

″啥時候商量好了啥時候算。"

″那這可不行,你要是商量十年,我也等你十年?”

″咋了?"

小可歎着氣,傷心着坐在了一塊石頭上。

好半天,這小可伸出了手,要拉拉小彭的手,這小彭可是不樂意了,手一直沒有把手伸出來,她要保持着一種冷靜的心态,在末結婚之前,是不能做任何傻事的。

小可也不好意思了。他思索片刻後,給小彭說:″要不我們找個媒人,把這事說說,你看?"

″行。隻能如此了!”

夜已經很深了,不時傳來村子裡狗的叫聲。他們帶着一種沉悶的心情,向回家的路上走着。

小可的心裡可不是味。暗暗的想着,這事還不知道能不能成……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第二集《王大娘保媒》)

文/曹文有(山西)

小可自同小彭那晚約會後,小可的心裡很不似味,他長歎了一聲:這該又怎麼辦呢,要不然,再放一放吧,再之就是任命吧。于是,小可在天剛明亮的時分,開上小車上班了,他不敢誤了早上八點鐘上班簽到的時間。

一轉眼,秋天來到了。那秋天的早晨,秋高氣爽,風兒涼爽,鋪面而過,很是舒服。秋風伴着鳥兒的叽喳聲,樹上的葉子随着秋風飄落,任意飄零,拾起一片秋葉,寫着冬春夏秋,自然是很美麗了。

村子裡有個喜好保媒的王大娘,今早老人家起的特别早,慌忙梳洗一番,就朝着老可家裡走去。她要給老可家的那個小子提提親。

她一面走,一面哼着自己編的小調:今早兒,真悠閑,老娘我把村子裡轉了個遍;西家女,東家男,保個好媒生個胖蛋蛋。嗨喲喲,嗨喲喲,生個胖蛋蛋……

老人家嗓門又亮,她這一唱,便驚醒了四鄰五舍,就知道,這老人家又要不知要給那家辦好事了。

說起着王大娘,她可是個苦命的人,自小同父母逃荒要飯來到這梨花溝。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罪。她改嫁給王老大後,一口氣就生了二男一女,她也勤懇,精打細算過日子,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把這幾個孩子們培養成人了。如今,都當上了國家幹部,老大身居縣居縣長,老二身居局長,女兒身居鎮長,膝下兒孫滿堂。她托共産黨的福啊!隻可惜,老頭子走的早。門邊的人給她說:你再找上一個。她卻答道:這把年紀,都快入土的人了,還找什麼呢?咱這臉皮薄。嘻嘻,嘻嘻,她總是不斷的笑着。

可這老人娘,是個多做善事的人。她這保媒的生涯,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從黑發人熬到了白發人,這是他的特長和專利。

不過,老人家的保媒,從不添鹽加醋,實實在在,甚至就連那些未婚先生的誰誰誰,都說的很清楚,全不遮蓋。她知道,紙裡是包不住火的,免得讓人說這說那。是以,十裡八村的人,都樂意讓她說媒。另外,她說媒時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分文不取。是以,很受到人們的尊敬。

她一邊哼着小調,一邊進了小可家的院子裡。吆喝道:他嬸子,她嬸子……

小可的母親,一聽這聲音,就知道是王大娘來了。怪不得今早喜鵲叽叽叽歪歪的叫着,她想着:今天準有好事。她忙把老人家讓進家裡了,并端來了蘋果和葡萄,讓老人家享用。

王大娘笑道:"我這牙不行了,連蘋果都咬不動了,這八成是老頭子在叫我去呢!"

″她大娘,你看這話說的,不會的,您準能活過百歲啊!看您的心态多好!"

″希望着呢。咱們說正經事吧?

″那是高莊的張家大閏女,年方二十六歲,濃眉大眼,今年剛從研究所學生畢業,我看和咱們那娃很般配,人家打發我來給

娃說說,還是個倒插媒,彩禮不高,不會胡要,甚至還貼個十萬八萬的。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呢?你同娃商量商量,回頭給我個話。”

″行。大嬸子,娃今天早上剛走,回頭,我給他打個電話,讓他回來相相親。”

″這也好,這年月了,咱們可不能給孩子們私定終身,待娃回來後,好歹你給我一句話。”

″行。讓嬸子費心了。"

″還是多做善事吧。"

她們談的很熱烈,一轉眼,快中午了,老人家說是要走。小可媽硬是要留她吃飯。老人家堅決不肯。她不能破壞了她定的規巨:保媒的事,一不吃飯,二不收禮,三不要錢。

于是,老人家急勿勿的走出了大院的門。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笫三集《父子争吵》

文/曹文有(山西)

時間似飛梭,一轉眼,一大周過去了。這小可,可是個出了名的孝子呢,每逢周末休息時,他都要回家看看父母親,都要幫父母親到責任田裡勞動。别看他是個讀書出身的學生,幹起農活來,可是有模有樣的,犁鋤耙耘樣樣都是行家,特别是用牛翻的地,又平又光,父親一看,咧嘴就笑,逢人就說:″老何家又出了個勞動能手。"甚至,還有些沒有牲口的家,還請他去犁地,一天也能掙個百八十元塊,他可是分文不取,就算是盡義務了,特别深受鄰居們的喜歡。

他一進了家門,忙吃過了飯,便拿起了鋤往地裡走。突然,他父親老何叫他:″兒子,今天不用去地裡鋤地了,先辦這婚姻大事。"

″行!爸:您說?"

″那幾天,好心的王大娘來給你介紹了個對象。鄰村的,和你年紀一般大,都是二十七歲了,研究所學生學曆,剛從學校畢業,還沒有找下工作哩,人樣生得非常的漂亮。據王大娘說,頭發是什麼瀑布發型,圓形臉,濃眉大眼,我也說不清楚,反正是一表人才。今天,你回來了,給我找王大娘相相親去!"

″爸,我不是有了嗎?這事,就不必要看了。"

″兒子啊,那是招親,做上門女婿,你爸就你這根獨苗,還至往你傳宗接代,光宗耀祖呢,這麼做,我是堅決不能依着你的,你就死了這條心吧!"老何嚴厲的說着。

″爸,我自幼與小彭為青梅竹馬,這事,不能變。變了,我就太對不起她了!"

″你與她怎麼了?究竟發生了什麼,給我如實的說來!"

″爸,我們之間沒有發生過什麼,您也不要多想!”

″哪你為什麼非招親不可?這天下美麗漂亮的姑娘多的是,咱非招親不可?這不是要斷我何家的祖根嗎?"

″爸,我離不了她,和她過一輩子是定了型的事,堅決不能變!"

父子倆高一句低一句的吵了起來。老何動真格的了,他順手拿起一根木棍,就朝小何的屁股上打去。

小何的母親,說時遲,那時快,一把手就奪下了老何手中的木棍。

老何怒吼着:″老伴,你不要欄,今天我非要教訓教訓這個混小子不可"

″他爹,咱有話慢慢說,這樣鬧下去,鄰居可是要笑話咱們家的。"

正說着,走來了幾位鄰居,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好心的王大爺說:"老何啊,俗話說,兒大不由父,女大不由母。孩子們都大了,讓他去好好想想吧!"

″結婚,可是個兩性情願的事,強扭的瓜不甜。”

″小何可是個有文化的人,讓他想想,招與不招究竟怎麼辦着好?"

大家議論紛紛。

老何可是個倔脾氣,不論怎麼說,他都是一句話:"這混小子,要不聽我的話,我就碰死到南牆上讓他看!"

″小何過來,快給你爸爸陪個不是,免得老人家生氣。"旁邊的一位大娘說。

這小何呢,更倔,連頭都不轉一下。好半天,父子倆處于僵持狀态。

小何的母親哭了,哭着說:"我怎麼生了個這樣的兒子呢,招就讓他招吧……"

老何長長的″哎”了一聲。

小何氣呼呼的說道:″爸,媽,我再都不結婚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一轉眼,中午了,鄰居們都離開了老何的院子。

院子裡一片沉靜,隻有父子倆發出的:哎、哎的聲音。

小何思索着,他應該怎麼辦?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第四集《春風吹到梨花溝》

文/曹文有(山西)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度春花紅,阡陌地裡,小草都翠綠的茁壯成長起來了,漫山遍野的野花開放,競争着自己的美麗,整個人間都仿佛成為一個讓人眼花缭亂的大花園,到處是一派姹紫嫣紅的美麗景象,梨花溝的人們又迎來了一個美麗的春天。

這天早晨,小彭起的特别早,把整個溝裡溝外的梨花樹觀看了一番。她看到,那雪白的梨花是那麼的純潔,又是那麼的嬌麗,一簇簇的花朵就在這葉芽兒中間綻放,嫩黃襯托着雪白。這是多麼奇妙的風景啊,怎能不讓她興奮,怎能不讓她心動,又怎能不讓她流連往返啊。她想到,今年梨花溝的梨,又将是一個大豐收啊!

她踏着春風,漫步在田間的小路上,向回家的路上走着。那春風吹在了她的臉上,吹在了她那象似瀑布的頭發上,飄飄蕩蕩。她心裡也不斷的想着與小可的婚事,她難忘啊,每當想起小可來,她都淚流滿面,掏心窩子的疼。她有口難言啊……

突然,從她的背後傳來幾句清脆的喊聲:″小彭姐,小彭姐……你等等……你等等,老支書讓我來找你,說是要同你商量些什麼事!”

小彭立馬停住了腳步,轉身一看,原來是小梅在喊着她。她立即回話:″小梅,我聽到啦!"說着,她們便向通往老支書院的路上走去。

不多時,她們倆人便走進了老支書的院子内。她喊道:″老支書,老支書……”

老支書一出家門說:"小彭,快進屋吧,我有話給你說。"

小彭她們一進屋,忙坐定。老支書性子急,便開門見三的說道:″小彭哦,眼下咱們梨花溝村的幹部,我都快七十歲了,村長也都六十七歲,這些年把我們溝裡建設的還好。由于我們的年齡都大了,需要你們這些大學生來挑起建設的重擔,我根據群衆們的意見,并報上級組織準許,決定由你接任我們村裡的村長。帶領群衆勞動緻富。在這方面,你們年青人比我們這些人強,點子多,見識廣,思想解放,希望你把這個村子接任了!”

小彭一聽這話,頭腦立即漲大了,她的心呯呯的跳,神經也緊張了起來。小彭思索片刻,她覺得既然群衆信任,上司決定,這事就不能再說些什麼了,她應該把在農業大學學到的知識,無私的運用在使梨花溝更加富裕的路子上來。她立即向老支書說:″多謝老支書了,我應該挑起這個重擔!不過,您可多得指導指導我的工作啊!"

″小彭,這沒問題。我知道你這閨女的脾氣啊……"

第二天,溝黨支部便召開了全溝千餘人的會議。老支書當衆宣布了由小彭就任村長的決定,整個溝裡溝外都沸騰起來了。

這天夜裡,小彭家的電燈亮了一個晚上。她在思索着,如何把溝裡的事情辦好。

夜半時分,她的手機響了,原來是小可給她打來了電話。她知道,他要給她說些什麼。于是,她給他回了幾個字的微信:″咱倆的婚事,再放一放,如你有合适的就找吧……"

夜己經很深了,小彭還在思考着什麼。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第五集“梨花綻放喜迎八方賓客》)

文/曹文有(山西)

這些天,梨花溝裡裡外外,嶺上嶺下,千樹皆白,暗香浮動,真如″昨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牆不見人"的那一幕美麗的景象。那一朵嬌小的梨花,片片花瓣,潔白無瑕,就像那拍打着金色沙灘的海浪,也像那小姑娘裙上的蝴蝶邊,那麼的惹人憐愛。

梨花溝裡沸騰了,梨花溝裡笑聲不斷。在小彭村長的帶領下,正在舉辦″第一屆梨花旅遊節,溝裡鑼鼓喧天,溝外,彩旗招展。秧歌隊扭起了大秧歌,興高采烈,歌舞劇團前來助興,那邊的舞台上,正上演着一場大戲,遠處鞭炮陣陣,好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那梨花喜笑預開,笑迎八方賓客。

遊客們來自四面八方,有的開着小車,有的騎的電摩,有的正在跑步,還有的小孫子攙扶着爺爺奶奶正在前行,還有的在梨花樹下照像留影,電視台的記者也在拍攝梨花盛開的燦爛景象。那人山人海把梨花溝方圓五百多畝的田野圍的水洩不通,人們盡情的一飽眼福。

特别是那在出售以梨為主要原料加工的梨産品的商販攤前,人們争相購買。

這時,旁邊站着一位風度翩翩,氣質不凡的青年。他三十來歲,生了一幅瓜子型的臉,兩道濃濃的眉毛也泛起了柔柔的漣漪,白皙的皮膚,俊美突出的五官,非常耐人尋看,給他的陽光帥氣中加了一絲不羁。他站在那商品攤前,仔細的觀看着那以梨為主要原料加工的各種商品,他被梨産品所吸引了。他想,若能以梨花溝裡的梨為主要基地,聯合起來搞深度加工,那将是一筆很大的收入。于是,他鼓足了勇氣,堅定了相心,找村長做以商議。

他在一位小夥子的引導下,見到了小彭村長,忙伸出手來,同小彭行了一個握手禮,并作了自我介紹,原來他是某市一個果品加工的經理。這時,他把來意向小彭訴說了一番。小彭表示,熱情的歡迎,但必須要同老支書通通氣,經村長會議共同研究決定後商議後,才能做最後的決定。

″可以。"經理說。

幾天後,小彭和她們的幾位上司,到市裡的果品加工廠參觀,考察後,一緻認為:可以搞聯合企業了,他們提供原料和勞動力,廠方提供資金和技術,沒幾天,一個″梨花溝果品加工廠聯合企業"的加工場,正在緊張的建設着。

梨花溝的人們,一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個個喜笑顔開。他們稱贊着這位年輕有為好村長。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小說《梨花溝的笑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