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近日,百事公司宣称将于4月在国内推出首款“无瓶标”百事可乐。这是百事公司第一次在中国市场推出无瓶标产品,也意味着百事公司将成为首批在中国市场推出无瓶标饮料产品的企业之一。“无瓶标”的可乐,并非无品牌识别度,百事可乐在瓶身和瓶盖处分别去除了塑料标签和油墨打印,整体保留了经典专利瓶身设计。瓶身处商标以浮雕工艺呈现,产品名称与保质期等信息则采用激光技术打印。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除了,百事的“无标签”饮料瓶以外,康师傅冰红茶、无糖冰红茶早已拉开了国内无标签产品的帷幕。而在国外,这种无标签的做法,早已盛行。品牌们纷纷“撕标签”,真的是为了环保吗?

一 什么是“无标签化”?

饮料一般包括瓶身和环绕瓶身的标签纸,所谓“无标签化”,就是撕掉了那张标签纸,将必要信息印刻在瓶身上。从生产上来说,以印刻替代贴标签,谈不上工序是节省还是费力。从回收角度来说,一般回收要撕掉标签只回收瓶身,标签纸无法二次利用,很多观点认为,“去标签化”,最大的价值是环保。

标签是产品包装最核心的宣传窗口,是向消费者广而告之的重要载体,各大厂家的标签设计,都费心费力,诸如农夫山泉等经典品牌,会延续品牌识别度,保持长久以来的品牌延续性,诸如元气森林等新锐品牌,会将重要的信息放大在标签上,成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利器。

撕掉标签,看似反其道而行之。

二 哪些饮料品牌在“撕掉标签”?

去标签产品,最早在日本出现,

2019年,日本的朝日饮料公司,推出了无标签包装。官网宣传页讲出了这种设计的初衷:在垃圾分类回收标准比较严格的日本,瓶子上不可回收的标签和可回收的瓶身,要分开处理。为了方便用户处理,朝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无需撕标签的新包装产品。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2020年7月,矿泉水品牌依云(Evian)也推出了"可再生瓶”,瓶身所用的三种材料都是都是典型的可回收塑料。“撕掉标签”的同时,创新地使用了浮雕式的微标,把产品信息直接刻在了瓶身,依云品牌依然清晰可识别。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可口可乐也在2021年加入了无标签大军,在韩国首次推出名为“Coca-Cola Contour Label Free”的无标签PET瓶。这款PET瓶,瓶身无任何标签,产品相关信息列在二次包装上。这款产品有原味可口可乐和零度可口可乐两种,根据瓶盖颜色区分不同产品。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2022年初,雀巢日本也推出了“无标签”咖啡。这款咖啡采用无标签PET瓶设计,以每箱12瓶的形式整体销售,成分名称等标识被印制在箱体,回收标志被压印在PET瓶身,瓶盖上的标签则注明了产品类型。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国内市场,今年2月中旬,康师傅推出国内首款无标签饮品。康师傅330ml的冰红茶和无糖冰红茶在康师傅饮品旗舰店都推出了主打低碳概念的无标签PET瓶包装。因为这款冰红茶特殊的颜色,上市初期,迎来不少争议。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三 品牌去掉纸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碳中和”、“碳达峰”已经成为了时下炙手可热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塑料及塑料制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饮料行业也不例外,环保、碳达标是去标签的推手。

但是,作为品牌信息集中呈现的终端活广告,标签纸的去留,并非简单的环保议题就可以决定,品牌的识别度是最核心考量。特别是在环保、碳达标占据了道义上的高地之后,一款饮料去掉标签后,往往会受到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这也会为品牌带来额外大量的曝光和正面宣传。

另外,对于一些已经成名的大品牌,其瓶身已经具备极高的识别度,瓶身个性加上个性化的品牌元素,他们并不依赖标签纸做终端品牌形象,品牌理论之一是,品牌只需要露出部分元素,就足以让消费者联想到产品与品牌,这就是成功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经典的曲线玻璃瓶以及经典的红白配色。

市场态度|饮料撕掉有形标签,打上无形标签

去掉了纸质的标签之后,厂家反而在一众内卷的货架上脱颖而出,为自己打上了绿色、环保的“无形标签”,这种普世认可的积极价值,也给了消费者一个选择的理由,再加上去标签后并无弱化的品牌识别度,厂家并不忌讳乃至排斥这场风风火火的去标签运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