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作者:青史君

1955年,授衔之际,毛主席提出:抗日不上将,红军不下校。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来理解,由于授予军衔是一件十分严肃而庄重的事情,军衔有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要求。抗日不上将是指如果在抗日战争之后,才参加军队投身于革命的战士们,如果没有做出极其突出的贡献,是没有资格被评为上将的。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同理,红军不下校的意思是说,那些在反围剿时期就参加到革命中去的红军们,不管做出过什么贡献,打出过多少战绩,在授予军衔的时候都不能低于下校级别。

授衔等级制度公平公正

从反围剿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历时多年,无数个英勇的将士们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流血,牺牲。到了1955年授予军衔之时,从长征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一路走过来的老红军,还健在的只有3000余人。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毛主席之所以提出抗日不上将,红军不下校这个原则,是因为军衔授予的背后有一套详细完整而严格的流程,想要授予军衔,除了要有切实的军功战绩以外,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而很多一路走过来的老红军战士都是出自农民阶级,很少有人读过书学过文化,所以很多老红军,没有资格达到评级标准。

毛主席得知这个情况以后,觉得对于那些老红军来说十分不公平,无论如何也不能寒了那些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老红军们的心,无论如何都要为这3000多名红军老将士授予少校功勋奖章。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显然在军衔授予这件事上,毛主席明确秉承着公平公正以及人性化的原则,在执行严格的授权标准之上,还兼顾着种种特殊情形,不落一人,可谓是严谨而细致。毛主席与红军老将士们之间的情怀颇深,这一路走来,共同经历了无数场风霜雨雪,才得以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从工农红军到新四军、八路军,再到解放军,红军的成长之路,可谓是路漫漫而修远兮。

从萌芽到成熟,每一步都是扎实的脚印

自从南昌起义之后,毛主席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支由农民武装力量组建起来的军队培养成为一支强大而成熟的队伍。要想打败敌人,就要从根本上提升队伍的硬核战斗力,去除军队的随意化,把工农红军队伍,向正规化引导。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但是这条改革之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由于队伍中战士们的个人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沿袭下来的老旧思维又根深蒂固,要想从根本上做出改变,无疑是任重而道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为了打败敌人,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尽管前路艰险,毛主席还是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军队改革方案。

军队就相当于战场上那只剑,刀刃锋利才能一招制敌。想要提升整个军队的战斗力,赢得全国老百姓的信任,就要从军队入手。对红军的整编活动开始以后,毛主席下令第一个要废除的糟粕习俗,就是苦肉刑罚。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在军队中由于士兵的先来后到以及身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很多军队中的教官为了让手下的兵快速成长,就用严格的身体刑罚对新兵施加压力,谁不能达到训练标准就要受苦肉刑法。这种练兵方法虽然看似残忍,但却是从古代以来一直沿用下来的,很多人认为这种方法很有效。

但是毛主席觉得苦肉刑法就是封建当中的糟粕,苦肉刑法不仅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战士们很容易在刑罚当中受重伤,更不利于战士们之间的团结。虽然毛主席苦口婆心地为战士们讲述了废除这种苦肉刑法的原因,但还是有人坚持认为传统不能更改,从以前到现在兵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这种情形其实毛主席早已预料到,毕竟想要将一棵参天大树连根拔起,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能一点一点来。毛主席动员所有军中政治部工作人员,让政治部的工作人员在平时向战士们渗透变革思想,同时分批次地与那些军中的训练官交流,尽快让他们熟知新制度新方法的好处。

除此之外,无组织无纪律,也是老队伍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毛主席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为战士们讲述军心整齐的重要性,同时下令颁发军中的崭新管理制度。在毛主席的努力和整顿之下,一支团结而纪律的红军队伍逐渐养成。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事过情迁,仍不忘老红军的贡献

可以说红军队伍的变革和完善,为长征的胜利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下同心,坚持不懈才能够有能力走完这25,000里的长征路途。然而等待着红军战士们的不只有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还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待着将士们的奋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共中央决定,将红军称号改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将侵华外敌赶走并且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以后,毛主席带领所有的解放军们,共同开启了新中国的大门。

1955年授衔,主席批示: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尽管1955年授衔时,还健在的老红军将士们只剩下3000多人,但毛主席仍然没有忘记那一路走来的艰难与困苦。抗日不上将,红军不下校,是我党领导人对授衔的公平与仁义的重视,是全国人民对所有战士们的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