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作者:青史君

1955年,授銜之際,毛主席提出:抗日不上将,紅軍不下校。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來了解,由于授予軍銜是一件十分嚴肅而莊重的事情,軍銜有不同的等級,不同等級有不同要求。抗日不上将是指如果在抗日戰争之後,才參加軍隊投身于革命的戰士們,如果沒有做出極其突出的貢獻,是沒有資格被評為上将的。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同理,紅軍不下校的意思是說,那些在反圍剿時期就參加到革命中去的紅軍們,不管做出過什麼貢獻,打出過多少戰績,在授予軍銜的時候都不能低于下校級别。

授銜等級制度公平公正

從反圍剿到抗日戰争,再到解放戰争,曆時多年,無數個英勇的将士們在一場又一場的戰鬥中流血,犧牲。到了1955年授予軍銜之時,從長征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一路走過來的老紅軍,還健在的隻有3000餘人。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毛主席之是以提出抗日不上将,紅軍不下校這個原則,是因為軍銜授予的背後有一套詳細完整而嚴格的流程,想要授予軍銜,除了要有切實的軍功戰績以外,個人的文化素養也要達到相應的标準。而很多一路走過來的老紅軍戰士都是出自農民階級,很少有人讀過書學過文化,是以很多老紅軍,沒有資格達到評級标準。

毛主席得知這個情況以後,覺得對于那些老紅軍來說十分不公平,無論如何也不能寒了那些為革命出生入死的老紅軍們的心,無論如何都要為這3000多名紅軍老将士授予少校功勳獎章。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顯然在軍銜授予這件事上,毛主席明确秉承着公平公正以及人性化的原則,在執行嚴格的授權标準之上,還兼顧着種種特殊情形,不落一人,可謂是嚴謹而細緻。毛主席與紅軍老将士們之間的情懷頗深,這一路走來,共同經曆了無數場風霜雨雪,才得以建立一個嶄新的中國。從工農紅軍到新四軍、八路軍,再到解放軍,紅軍的成長之路,可謂是路漫漫而修遠兮。

從萌芽到成熟,每一步都是紮實的腳印

自從南昌起義之後,毛主席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将這支由農民武裝力量組建起來的軍隊培養成為一支強大而成熟的隊伍。要想打敗敵人,就要從根本上提升隊伍的硬核戰鬥力,去除軍隊的随意化,把工農紅軍隊伍,向正規化引導。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但是這條改革之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由于隊伍中戰士們的個人文化素養參差不齊,沿襲下來的老舊思維又根深蒂固,要想從根本上做出改變,無疑是任重而道遠。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為了打敗敵人,為了建立一個新中國,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盡管前路艱險,毛主席還是制定了一套詳盡的軍隊改革方案。

軍隊就相當于戰場上那隻劍,刀刃鋒利才能一招制敵。想要提升整個軍隊的戰鬥力,赢得全國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從軍隊入手。對紅軍的整編活動開始以後,毛主席下令第一個要廢除的糟粕習俗,就是苦肉刑罰。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在軍隊中由于士兵的先來後到以及身體素質的參差不齊,很多軍隊中的教官為了讓手下的兵快速成長,就用嚴格的身體刑罰對新兵施加壓力,誰不能達到訓練标準就要受苦肉刑法。這種練兵方法雖然看似殘忍,但卻是從古代以來一直沿用下來的,很多人認為這種方法很有效。

但是毛主席覺得苦肉刑法就是封建當中的糟粕,苦肉刑法不僅不符合人道主義原則,戰士們很容易在刑罰當中受重傷,更不利于戰士們之間的團結。雖然毛主席苦口婆心地為戰士們講述了廢除這種苦肉刑法的原因,但還是有人堅持認為傳統不能更改,從以前到現在兵都是這麼練出來的。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這種情形其實毛主席早已預料到,畢竟想要将一棵參天大樹連根拔起,不是那麼容易的,隻能一點一點來。毛主席動員所有軍中政治部從業人員,讓政治部的從業人員在平時向戰士們滲透變革思想,同時分批次地與那些軍中的訓練官交流,盡快讓他們熟知新制度新方法的好處。

除此之外,無組織無紀律,也是老隊伍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毛主席運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耐心地為戰士們講述軍心整齊的重要性,同時下令頒發軍中的嶄新管理制度。在毛主席的努力和整頓之下,一支團結而紀律的紅軍隊伍逐漸養成。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事過情遷,仍不忘老紅軍的貢獻

可以說紅軍隊伍的變革和完善,為長征的勝利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上下同心,堅持不懈才能夠有能力走完這25,000裡的長征路途。然而等待着紅軍戰士們的不隻有二萬五千裡的長征路,還有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等待着将士們的奮鬥。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以後,中共中央決定,将紅軍稱号改為新四軍和八路軍。将侵華外敵趕走并且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以後,毛主席帶領所有的解放軍們,共同開啟了新中國的大門。

1955年授銜,主席批示:紅軍不下校,抗日不上将,多出3000名少校

盡管1955年授銜時,還健在的老紅軍将士們隻剩下3000多人,但毛主席仍然沒有忘記那一路走來的艱難與困苦。抗日不上将,紅軍不下校,是我黨上司人對授銜的公平與仁義的重視,是全國人民對所有戰士們的尊敬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