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60天出头了,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也持续了50多天了。而在整个马里乌波尔战斗中最吸人眼球的还是亚速钢铁厂的战斗,持续时间最长的也是在亚速钢铁厂区域的战斗,为何亚速钢铁厂能够坚守这么长时间,而俄军至今又为什么迟迟没有将钢铁厂拿下?

这首先,就得说说亚速钢铁厂的地下堡垒了,为什么会叫地下堡垒呢?第一是,从规模上来说,亚速钢铁厂地下设施向下深达6层之多,其中通道、走廊和通气孔错综复杂;第二是,顶部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浇灌有8米厚,8米可想而知这是个什么厚度,下方平行层里面隔断钢筋混凝土墙有4米厚。这等防御是二战以后苏联按照三防标准所建造的,标准防御目标就是一定要防顶部核弹打击,这是从防御方面来说的。
而从地下生活生产方面来说呢,第一是,地下堡垒里面有调度室,这个很重要,它能够对整个地下堡垒进行管控,是保障统一指挥和管控的关键;第二是,堡垒内有独立的供电系统、通风系统、粮食储藏室等一些重要的设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俄罗斯从攻打马里乌波尔开始就已经开始进行封锁了,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0多天,亚速钢铁厂内还有2000多人在生活,这下面是由一个多么强大的生存保障系统,所以说亚速钢铁厂称之为堡垒是完全不过分的。
这其次,就要说说钢铁厂内的人员情况了,有的朋友就说这有什么好说的不都是乌军吗?其实不然,第一呢,就是钢铁厂内的乌军是“亚速营”武装人员,也就是“新纳粹”这些人极其残暴,不受乌政府控制;第二呢,还有外籍军人,根据近期投降的人员可以看到有英国人,也有波兰等一些国家的人员;当然这些人员只要不投降俄军也不在意直接消灭即可。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第三类人,也是最不应该出现的人员,就是乌克兰平民,这些平民主要的还是妇女和儿童,真正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员,根据前两天乌军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到,乌克兰士兵到地下设施以后首先被看到的并不是什么防御武器,或者是防御的人员,最先被看到的则是乌克兰的妇女和儿童。而为什么俄军几次开通人道主义通道,至今地下都还有平民呢?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乌克兰军队在用平民作为肉盾,这就是平民肉盾。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为什么俄军迟迟无妨将亚速钢铁厂攻打下来,有的朋友也说了,使用钻地弹和温压弹。其实我想说的是俄罗斯军队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些军事设施,就算不考虑妇女儿童问题如此厚的钢筋混凝土也无法击破。当然,俄军中的车臣士兵也说了;“卡德罗夫反复和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善待乌克兰的平民。”
所以,说俄军也不会硬来,俄军还是要保障平民安全的,毕竟曾经都是一家人,保护家人也是俄军的重要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俄军能够几次开通人道主义通道的原因。俄军在乌克兰的所做所为也未曾让曾经是一家人的顿巴斯地区人民失望,俄军进行了一系列人道主义行为,也赢得了乌克兰民众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