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知识产权日,从“双向奔赴”看科技青年的创新创造力

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节日聚焦知识产权与青年,主题是“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旨在了解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支持青年的目标、帮助青年的想法变为现实、创造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并对周围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

这一议题其实并不复杂。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与青年们的彼此成就发生得尤为自然和频繁,这主要源于国家、企业、个人都得以见证了时代科创力量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在这一背景下,鼓励科技创新的企业成为香饽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驱动下,青年一代对科技型企业趋之若鹜;而另一边,时势同样造青年,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新性和创造力的青年一代成为了科技企业争相网罗、培养的对象。

可以说,知识产权和青年的“双向奔赴”首先应是双方创新和创造力的共振,其次才是双方携手推动的创新和创造力共创,在这种共振与共创中,二者达成互相成就,使得更新、更佳的解决方案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拥有科技企业145万家,这些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不仅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动了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也迎来了更广泛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泛互联网行业成PCT申请第一大来源

知识产权体现了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专利申请量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指征之一。根据今年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全球各国专利申请量排名,2021年,中国共申请专利69540件,蝉联世界第一,同比增长0.9%;美国以总量总量59570件紧随其后,其中有一点中美双方十分一致,那就是这些专利的第一大来源都是本国科技企业。

世界知识产权日,从“双向奔赴”看科技青年的创新创造力

在美国,诸如高通、通用电气、思科、英特尔等知名企业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同样也拥有了一大批强大的科技公司,根据WIPO公布的详细排名,华为以6952件已公布的PCT申请成为2021年最大申请人,OPPO、京东方、平安科技、中兴通讯、腾讯等一大批科技互联网公司榜上有名。

世界知识产权日,从“双向奔赴”看科技青年的创新创造力

就技术领域而言,计算机技术在已公布的PCT申请中占比最大,占总量的9.9%,其次是数字通信,占比9%,中美两国均在泛互联网领域持续加大投入。

专利申请也见“中国特色”

由此可见,在政策支持和庞大的研发投入加持下,大陆科技产业取得了越来越瞩目的成绩。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科技企业的专利申请也充满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青年群体作为中坚力量。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大陆科技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大陆人才队伍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脉脉研究院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大陆科技企业聚集了大量年轻、高收入群体,平均年龄仅二三十岁,非常“朝阳”。据公开披露信息,华为和阿里员工平均年龄为31岁,腾讯29岁。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更低,如字节跳动为27岁。这些诞生于千禧一代甚至于Z世代的科技青年们是数字原住民,成长于遍布移动终端和网络互联的环境,有着 “更数字化”的思维方式,目前正在平台的支持下,在科技创新和创造力上不断“冒尖”。

世界知识产权日,从“双向奔赴”看科技青年的创新创造力

二是专利主要出自于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互联网相关领域。这从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人工智能产业上可见一斑,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年申请量即超过12万件,占全球申请总量的72%;2021年,这一比例仍高达52%,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首位。这些专利大多来源于涉足人工智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背后原因不难理解,近年来,中国科技互联网企业持续发力,培育了大量人工智能新兴应用场景,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空前提高,在积极布局专利申请上不竭努力。

三是市场转化迅速。《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指出,数字化是新的重大创新变革,它正在通过改变创新的对象、类型和过程,改变着当今的各个产业,而为实现经济发展,新技术得到了大规模运用。事实的确如此,得益于完善的ICT基础设施和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中国企业的专利得以迅速转化到产品应用,正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技术和体验。

以中国企业专利榜单第二名的OPPO为例,其发布的首款折叠屏OPPO Find N,即运用了先进的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技术,拥有125项专利,是目前市面上同类型产品折痕最浅的折叠屏手机,专利成果十分可观。

在全球皆有着庞大用户量的腾讯在不断将专利储备布局转化为技术落地成果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为了给广大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腾讯一直在研发技术以及创新方面加足马力,以期通过创新技术持续不断地给用户提供优秀的终端产品,而这些终端产品,无一不有“十八般”专利。

世界知识产权日,从“双向奔赴”看科技青年的创新创造力

去年6月,腾讯一项名为“支持百万方超大规模视频会议的全新设计方案技术”的专利拿下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该专利能够有效支撑腾讯会议快速扩容与迭代,提供在超大规模下保持超低延迟、超强抗性,保证腾讯会议超大房间里的所有用户可以随时平滑上下麦,体验远超普通视频会议和直播连麦系统的音视频体验。

不难发现,面向C端的专利能够在优化用户体验上大显身手,与之相比,B端的专利则重在提升效率和产能,这一点在医疗上体现得尤为充分,而腾讯是这一领域的积极践行者。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全球共申请了8.4万件数字医疗相关专利,其中腾讯的专利申请数量位列全球第三,其医疗AI专利涉及的方向包括乳腺肿瘤、眼底病变、结直肠肿瘤、肺结节与肺癌、脑肿瘤、宫颈癌、肝癌等,相关专利在疾病筛查与诊断方向上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检查的效率和准确率,减轻了医生工作量,让众多患者得到了更及时恰当的治疗。

除此之外,刷脸认证、支付这些如今每个个体均习以为常的动作,背后涉及了大量的数据计算、传输和存储,更关乎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需要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障,而这一切都需要扎实的技术积累做支撑。

以知识产权为基,科技企业与科技青年“美好共振”

正是这些强大的知识产权积淀,为中国的科技企业筑牢了科技护城河。而说到河,自然离不开水,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科技青年就是其中的水。

缘何全球青年热衷于选择科技企业一展抱负?首先是因为在科研上,平台能够提供强大的资源和技术支撑,个体创新创造有着更高的自由度、配合度。以腾讯为例,其有着注重加强知识产权全领域开放合作的基因,十分鼓励青年对接世界。据悉,腾讯长期为国际化青年人才提供个性化的国际合作项目提供锻炼机会,助力青年人才积累经验并提高能力。

其次,薪资水平福利待遇同样充分体现个体能力水平和劳动成果。例如,为了让更多科技青年参与创造,腾讯主张“重赏”。目前,腾讯公司内部已经建立专门的奖励制度,向专利申请的发明人、设计人兑现奖励金,对于员工来说,奖励是对过去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成就的期许,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创新发明的积极性。

科技企业和科技青年在目标和精神上的“情投意合”更是二者达成双向选择的本质原因,其中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力支持了科技青年的创新创业目标,帮助他们将想法变成现实。据悉,腾讯自成立起即着手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这一模式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有力促进了腾讯在创造、保护、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开展。

值得指出的是,科技企业在创新与推动知识产权发展上也树立了榜样,而科技青年同样是先锋军。不少国内的科技互联网公司纷纷主动打造创新生态,模糊产学研边界,加强跨界沟通与合作。比如,腾讯通过“犀牛鸟”计划,主动建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联动机制,携手创造了更多原创性高价值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运营也是如此,腾讯持续开展了基于创新全过程、产学研协同的知识产权运营,以此提升知识产权评估水平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让青年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帮扶工作中大有可为。

所以,基于知识产权,全球科技企业正在与科技青年“美好共振”。事实充分证明:当一个企业已经营造了重视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它对于科技青年的吸引力也将呈指数级增长,因为企业在知识产权上所作的努力为科技青年们提供了最好的创新养料,吸引了越来越多优质科技青年的“圆梦”,并最终反哺企业本身。以腾讯为例,多措并举让其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丰厚成果,仅2021年,腾讯就申请了511件专利,位居BAT之首。

“青年的创造力与好奇心源源不断,青年的聪明才智与勇往直前天然适合应对创新挑战,而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法律保障,为青年的争先突破和大胆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知识产权报在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社论这样说。

是的,科技青年与知识产权正在“双向奔赴”,科技青年与最重视创新的科技企业正在“美好共振”。展望未来,青年将会在这个创新的时代继续勇往直前,向着最明媚的春天进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