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从郊区到市中心每天通勤时间长到让人绝望、内向社恐却被要求必须参加公司活动、被劈腿因自卑抬不起头、努力相亲打扮却依然遇不到心动……

这是近期热剧《我的出走日记》中的三兄妹每天的日常生活,也是目前大城市年轻人的真实困境。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再加上最近那些让人胆颤心惊的事情,不禁要问这真的是2022年该有的样子吗?这个世界还会变好吗?电影《心灵奇旅》中说:“人要找到生活的火花”,可火花在哪呢?生存已经让人筋疲力尽了。

在大势面前,个体太过渺小,哲学的精神抚慰或许可以成为现实世界的疼痛缓释药方,慰藉隐隐作痛的人生和时代。

如果出生在大城市,生活会变好吗?

剧中三兄妹工作在首尔、居住在三浦,每天地铁加公交,通勤时间非常长。每天京津往返工作或者从郊区到市区通勤三小时的人会深有同感,在地铁上晃晃悠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在大城市有房子就好了。”

如果换一个环境,你的生活真的会变好吗?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出生、住所、户口、薪水、交友、吃穿用度、娱乐生活……这些或大或小的不断被比较的东西带来的焦虑就像暴风雪一样永不停歇,令人翻肠搅肚,令人无法活在当下。焦虑的漩涡永不止息。

因为焦虑,人们变得软弱无能,开始脱离现实,开始逃避现实。所以,我们在面对令人眩晕的焦虑时,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通过将存在性焦虑转化成具体的担忧来强装镇定。我们告诉自己,如果能……事情就会好起来了。

而结果是,如果你拥有不曾拥有的,也会失去你曾经拥有的。生活永远不可能两全其美,环境改变而人不变,生活只有一如既往。如果任由焦虑情绪发泄,甚至很可能会失去那些重要的人对你的爱。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我们活着的目的是做一个真实的人,一旦着了焦虑的道,如何逃避焦虑就会成为生活的轴心,生活也将不再以追求真实、真诚的自我为中心来运转了。

其实,我们无须因为自己生而为人,目光有限,便苛责自己。克尔凯郭尔开出的存在主义药方是:我们应该培养与焦虑共处、同恐惧相伴的能力。掌握如何适当地焦虑,便是掌握了最高要义。

如果假装外向合群一点,生活会顺利吗?

剧中公司要求每个人都要参加“同好会”,不参加的人会被人事一遍遍地约谈沟通。仿佛在说,不融入群体,就是原罪。

如果内向的人,假装自己外向合群,生活会更顺利一点吗?那他本人会快乐吗?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假装外向,那么不妨思考一下,服从公司要求假装合群之后,你融入的是什么样的联系和群体之中?你固然会获得一时的假性便利,真实的亲密关系又将何去何从?你会不会像《麦田守望者》和《推销员之死》中的一些人一样,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失去自我,为外界所定义?

我们都是处在联系中的个体,我们活在与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联系中。内向人和外向人同享这三种深度联系,区别在于浮于表面的被外界定义的强弱和疏密程度。

正因为我们生来就处在联系中,所以与自我联系的方法和与他人联系的方法有真假之分也就不足为奇了。真实的联系意味着敞开心扉、诚实真挚的关系,虚假的联系则意味着不可告人、伪善的关系。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存在主义给出的答案是:做一个真实的人吧。加缪在《加缪手记》中写道:“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这条建议写出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不过,人们好像不太习惯真实的人,那就尽量试着活出自我吧。

如果因为害怕被骗而不再相信爱,生活会平静吗?

虽然现在提倡自由恋爱,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又回归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他们空有选择的权利而没有选择的能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app网站或者父母好友来相亲结婚,父母和现代媒人的介绍更值得“相信”。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项飙说:“现代人丧失了构造爱的关系的自信。”如果我们因为害怕被骗而不再相信爱,就不会被骗吗?无疑,我们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欺骗。我们可能因为相信虚假而受骗,自然,我们也会因为不相信真实而受骗。

在关于爱的哲学思考中,苏格拉底坦言,他从女祭司Diotima那儿学到了爱:爱就是对美的渴望,如同丘比特那般。我们所有人在直觉上都认为,拥有美就会拥有幸福。但是Diotima认为,我们一开始着迷于外在美,然而当我们成熟后,则会首先被拥有高尚、可爱灵魂的人所吸引,接着,我们会着迷于滋养灵魂的法则所体现出来的美。

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爱来爱自己,但是想要得到他人爱的滋养,首先必须足够爱自己,让自己能够去接受别人的爱。如果你仍然不知道如何给予、发现和接受爱,那么从爱自己开始吧,不仅仅是爱那个你渴望成为或想象成为的自己,也要爱这个有血有肉经常犯错的自己。

如果被抑郁无望吞没,生活会去向何方?

“我累了,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出了差错,就是累了。”

“我的生活不至于不幸,但是也没有快乐。”

据说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中国就有高达5400万的抑郁人士,还有难以计数的陷入抑郁状态的人。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抑郁表面上是被动的,实则暗藏怒火,这团残忍无情的怒火烧灼目标是人们自己。它阻碍了我们和自己的对话,将我们带离当下,并以巨大的无望吞没我们,夺走我们一切好奇心。抑郁如同一条撕咬我们的黑狗,在被它咬掉的东西中,最为珍贵的是我们的自主性。

然而,无论感到多么抑郁,人都有责任走出痛苦;哪怕关心自己都捉襟见肘,我们也要去关怀别人。要是做不到的话,就是在道德责任面前输了阵脚。我们就会从抑郁这种“心理疾病”恶化成绝望这种“精神疾病”。

虽然我们不太能选择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和那些情绪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感受是一方面,我们自身与感受相联系的方式是另一方面。

当自认无用的情绪冲破心灵的防线时,我们不必觉得孤立无援。相比于被关在自己的苦难的牢笼中心生孤戚,我们应该敞开伤痕累累的心,向所有正在自我折磨的同胞传递爱与慈悲。

如果有人敬仰,生活会与众不同吗?

剧中女主对男主说“敬仰我,这样来年春天,我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什么是“敬仰”呢?女主角不向男主索要爱,只要“敬仰”。如果拥有敬仰,真的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吗?

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或许,这里的敬仰与信仰同义。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是放弃世界的同时又希望世界回归的矛盾行为。

每一代人里的大多数都在事态会变得更好的幻想中生活,然后死去。如果他们能活得更久,就会持续不断地去理解更多的东西。人要获得多少成熟的经验才能发现:存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那之后,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地明白有些事是无法理解的?

“祷告不会改变上帝,但会改变祷告的人。”信仰即信任,相当于你对朋友或爱人的信任。在这样一个混乱不确定的世界中,信任似乎是形容信仰最恰当的词。

上述哲学观点多数出于《存在主义救了我》这本书。《我的出走日记》正好和书中内容不谋而合。

书的目录以“焦虑”“抑郁与绝望”“死亡”开始,以“真实”“信仰”“道德”和“爱”结束。这样浪漫的目录编排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特殊设计,但想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生活是一次艰难跋涉而非浪漫的旅程,这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但加缪坚定地表示:“身处严冬,我心中依然有一个永不颓败的夏天。”

现在是2022年4月,没有人知道这个魔幻失序的世界在未来会不会变好,但是,我们能紧紧握在手中的唯一的真实是:

即将到来的夏天,你好!

聊 几 句

你平时是如何“自我安慰的”?

你会去读哲学来抚慰自己吗?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编辑=小风

封面=《自闭历程》

图片=《我的出走日记》《无间道》

一起读哲学来抚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