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年医生,再次涌向一线城市?

两年前,在内地三甲医院担任科主任的张慧,从西北老家出发,远赴千里之外的上海,在一家处于上升期的二甲医院当起了科室负责人。在她看来,这是一个接触新鲜事物、重燃医学事业热情的绝佳机会。

2022 年 3 月,入职新单位近 18 个月的这段经历却让张慧始料未及。年近半百的她,试图在这座一线城市站稳脚跟,只是一场漫长修行的开始。

「感觉自己被闲置,没有用武之地。医院当时的很多承诺还没兑现,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点喘不过气......」电话那头,她的语气能听出明显的焦虑。

在医生圈子里,跳槽去医疗资源更丰富的北上广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过去的许多年,一代代年轻的医学生们涌入一线城市,在广袤的热土上挥洒热血,有人欣喜、有人迷失、也有人日复一日地苦中作乐,颇有点「鲜衣怒马,挥斥方遒」的味道。

然而,当那些在家乡经历了数十载艰辛磨炼的中年医生们,不甘心一辈子囿于一方小小的天地,开启他们「沪漂」「北漂」的后半生时,显然比年轻一辈要承担更多的压力。

离乡,重新出发

和张慧一样,人到中年还在渴望朝大城市挪动一下的医生其实不算少数。

根据丁香人才的数据,2019~2021 三年内,通过丁香人才投往北上广深的简历投递总次数依次约为:444 万次、487 万次、509 万次、471 万次,均超过 400 万级。

从投递简历人数来看,以北京、上海 2021 年的数据为例, 一年内投向两个城市的简历数分别为:13.9 万份和 15.4 万份——其中,来自外地的简历数占比超过 65%,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群占比在 23%-25% 左右,中级、高级职称合计占比在 26% 以上(下图已剔除未定级数据)。

中年医生,再次涌向一线城市?

流入简历示意图

图源:丁香人才

也就是说,在外地具备长期工作经验、跳槽意向锁定到一线城市的医务工作者体量依旧庞大,其中不乏主任、副主任级别的高年资人选。

2019 年,李峰在 43 岁生日这天决定离开生活多年的城市湖北宜昌,踏上前往沿海地区的求职之路。

虽然在原单位已经是三甲医院省重点专科的主任,但他仍然感到当地整体的医疗资源比较受限、思想也相对保守,希望换到更大的平台。

在先后对比了上海、杭州、义乌等城市的岗位机会后,他找到了上海一家大学附属的区级综合性医院,并和人事科、院领导都做了充分交流,发觉对方的学科建设理念、文化价值观都与自己的构想吻合,于是准备入职。

一线城市更多的医疗资源投入、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薪酬待遇,似乎是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医生们涌入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看来,选择大城市就等于选择了更前卫的生活方式、更优质的人脉圈。

至少,在刚刚踏入「十里洋场,声色斑斓」的上海时,张慧是这样想的。

失望:等待与找寻

张慧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初次来上海医院面试的场景:「院方带我看了他们的治疗室,空间很大,未来发展规模很可观。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信心,应该能把科室发展起来。」

然而,随着新工作的逐渐展开,现实露出了它「骨感」的真面目。

作为一名注册康复医师,张慧原本想:自己积累了多年的康复、疼痛学临床经验,来上海选择一家区域实力突出的专科医院也是不错的,能够更精准地服务患者。

但令她没料到的是,医院给她安排的科室开创规划至今未落地,「眼看着隔壁科室能一下子开两层楼收治病人,我的科室甚至没有分配床位,自己收来的病人也只能暂时安置在其他科的病房。渐渐地,团队里的年轻人都跑到其他科室去工作了,我变成了光杆司令。」

原本打算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热血,被狠狠泼了冷水,在心里慢慢结冰。

内部管理的混乱和人际关系的冷硬刺痛了张慧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她认为目前的收入状况和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不成正比。入职时关于引进费的问题也没和医院谈拢。

「 以前在内地工作,每个月各类收入加起来几万块钱还是很轻松的。来上海以后,科室还没创建完善,每个月到手 2 万多,住着单位宿舍,生活还是感到紧张。」张慧坦言她在上海这两年,出门不敢逛街。

同样被一线城市的压力冲击到的,还有李峰。2019 年,在成功通过面试、准备签合同入职的前夕,他决定放弃上海,转身前往珠三角,原因很简单:薪资竞争力不够。

后来他选择进入了东莞的一家三甲医院,一干就是三年。李峰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感到满意:医院承诺的岗位、薪酬还有引进费,都很明确地到位了。

对比上海那边给出的待遇,李峰算了一笔账:「这里科主任每个月固定工资 1 万,加上绩效、津贴、年终奖等收入,目前到手年薪大概在 50-60 万;上海那边每个月到手估计 2-3 万,加上人才引进费 100 万,但考虑到要安顿一家老小,买房还是很困难。总体来说,还是东莞更合适一些。」

丁香人才《2021 年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医院平均年度薪酬为 19.7 万元。其中,上海地区医院薪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8%,平均年薪 35.1 万元,各职称级别医生的年度薪酬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不同职级间差别明显。

中年医生,再次涌向一线城市?

图源:站酷海洛

李峰的收入在上海正高职称医生群体中不算太有竞争力。相反,他目前在东莞的年收入高于上海医生群体的平均水平。

当然,除了薪资待遇的「性价比」高,李峰还发现来到东莞后的附加价值:「这里的学术交流氛围很浓厚,医院在当地也非常有影响力,我作为科室管理岗在这里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团队里都是年轻人,感觉自己心态也开放了不少。」

「也许有一天时机成熟,我还会重返上海,如果买得起房的话。」他笑笑,大概自己也分不清这是释怀,还是意难平。

漩涡:北上广深,何去何从

被「沪漂」旋涡波及的张慧和李峰,只是医生群体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微小缩影。

在充满变革的当代中国,对于许多人来说,故乡仅仅是故乡。他们的脚步或因顺从命运的安排、或因追逐心中理想,奔赴「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超级都市。

撇开地理临近的因素,一线城市人才的流动呈现两个特征:一是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持续增加,二是非一线城市人口流向一线城市的比例逐年升高。

丁香人才对 2019-2021 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医疗人才流动趋势做了分析。数据显示,三年内,流向一线城市的简历总数在逐年递增。

从每个城市的外地简历数来看,2021年一线城市的外地简历数除北京外,均超过 10 万/年,并且绝大多数是来自非一线城市投递的简历(北京、上海超过 90%,广州、深圳超过 80%)。

中年医生,再次涌向一线城市?

图源:站酷海洛

繁华的围城吸引着无数人纷至沓来,有人如愿以偿,也有人失落退场。

对照 2019-2021 年从四座一线城市流出的简历数据,不难发现这组数字远远小于流入的简历份数。以北京、上海为例,每年投向外地的简历数平均在 1 万上下,不及流入简历的 10 分之一。然而,一旦跳槽者选择「逃离北上广」,会更倾向于去往非一线城市。

中年医生,再次涌向一线城市?

流出数据对比示意图

图源:丁香人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北上广深的应届医学生流入比例很高,很多的年轻人会把一线城市当做工作的第一站,但是否能稳定下来,会受到个人职业规划、岗位匹配度、城市生活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数据显示,近三年流入、流出一线城市的医务人员中,占比最高的人群仍然是应届生( 40%-50% )。

相比初露头角的医学生们,工作 5 年、10 年乃至 20 年以上的人群,在面临转换城市的选择时,显然更加谨慎。

我们调研了在一线城市工作过的高年资医生群体,发现他们最关心的、也最容易引起焦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医院竞争力和影响力、引进政策(比如户口问题、薪资待遇、定岗定编)、医院文化、个人发展空间和城市生活成本。

医疗资源:北上广顶流云集,深圳奋力追赶

一座城市的医疗资源实力来自于长期的积累,与政治、经济、居民文化及教育资源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0 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的百强医院中,北上广包揽了 51 所,其次,强省会城市、直辖市也成为百强医院的优胜者。相反,经济明星深圳进入百强榜的医院数量「含恨垫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了当地首家进入百强榜名单的先锋者。

究其根源不难发现:医疗是一个产学研高度结合的行业,优质的医学院校既能够为医院提供科研支撑,同时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北京上海作为全国教育资源的高地,不仅拥有清北复交这类名校,还有不少三甲医院已有上百年历史。行政级别上,尤其是北京的大型医院央属居多,如国家卫健委直管医院、教育部直属医院、部队医院、甚至还有大型国企医院。

另一边的广州,作为整个华南的医疗中心,拥有医学老八校「中山医」、南方医科大学与广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才、教育科研的底蕴也颇为深厚。

可以想象,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年医生,从他乡迁徙到三甲扎堆、高手如林的北上广时,将会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和对自我的怀疑。

丁香人才数据显示,2021 年北京医院公开发布的岗位数是 13541 个,而同年内流向北京的医疗人才简历投递总量为 1684014,两者比例大约在 1:124(也就是说,平均 124 个人争夺一个岗位机会)。

唯独深圳,作为广东省 GDP 排名第一、全国 GDP 排名第三的超大城市,医学院校和医疗基础均十分薄弱。据悉,2020 年以前,深圳仅有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在当地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这里的许多大学,就像深圳一样年轻。

作为改革开放的热土,快速涌入的人口对医疗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的千人均医护数、床位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一局面促使政府加大了对医学人才引进和医疗基础建设的投入:深圳在 202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新增病床位 2 万张,三甲医院达 30 家。2020 年末,深圳的三甲医院仅 18 家,但截至 2021 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 23 家。

引才政策:北上广门槛较高,深圳更为开放

优质医疗资源的云集,势必对人才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过去十年,大陆人口进一步向一线城市聚集,四大一线城市人口总量突破 8300 万人,占大陆总人口的 5.8%。在医生求职领域,近三年投往北上广深的简历数仍然在持续攀升。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以「落户难」著称的北京、上海对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政策还是相对友好的。

2021 年 7 月-9 月,北京、上海先后发布了《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和《2020 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均强调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应届生可直接落户。

对比之下,面向有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相关的社招引进政策显得更为错综和复杂,审批流程也更为繁琐。

一位丁香人才的猎头表示:「做医疗行业第三方招聘 10 年来,经常感觉北京、上海的高级人才引进政策门槛过高,相应的安家费、引进费,要根据各个区级单位的层层审批。每条补贴政策会和非常具体的前提条件挂钩,比如科研课题、发布时间、课题通过情况等,都需要有详细的材料拿去申请。如果候选人提报的材料有问题,那可能就拿不到相应的钱。」

诚然,「高门槛」的背后也和北京上海近些年一直在推行的人口控制政策有关。

翻看 202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常住人口年度入户比例这个指标进行评价,不难发现深圳的落户比例最高,落户难度明显低于北京上海,「来了就是深圳人」似乎仍然说话算话。

在宏观政策的利好背景下,深圳近几年不遗余力地建医院、招揽人才。据深圳卫健委官微消息,深圳正向全国巡回招医生,力度也一年比一年猛,2021 年面向全国的招聘数达到 7734 人。深圳一家民营医院在 2021 年曾一次性放出 400 多个岗位:从临床一线、护士、办公室行政,到学科带头人,形形色色的空缺职位不可谓不全。

此外,坐拥38家三甲医院的广州,也因引才政策相对宽松、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成为了众多资深医生的目标城市。

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头部的老牌三甲医院社会招聘多数要求博士以上,硕士、本科学历的候选人只能去区级或新建医院找机会。

薪资待遇:上海持续领跑,深圳成为黑马

根据丁香人才《2021年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城市级别越高,年度平均薪酬总额越高。在一线城市中,上海的薪酬总额最高、广州最低(不包含深圳的样本量)。

同时,一线城市的固定薪酬比例低于二三线城市,对于北上广深的医生而言,绩效、奖金等激励因素显得更加重要。从每月平均固定薪资数额来看,仍然是上海(9100元)>北京(6000元)>广州(4500元)。

中年医生,再次涌向一线城市?

不同城市平均年度薪酬统计示意图

图源:丁香人才

作为抢人大战中的「黑马」选手,深圳的诚意一直很足。政策也很明确:给待遇。

近年来医学人才来到深圳,医院都会安排专人协助申请政府公共住房。以深圳宝安区为例,符合宝安区高层次人才标准并经认定的,(如:40 周岁以下全日制博士)可享受 20 万元生活补助,免租入住 90㎡ 人才住房。在招徕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坚力量也开始向深圳流动。

按李峰的话说,深圳现在是「不计成本」地挖人。

他对深圳医院的大手笔印象深刻:「近两年从西部地区(尤其新疆)挖人力度太大了。有段时间国家直接出了严厉政策,从西部过去深圳的人要重新评审职称。我当时也考虑过去深圳,有一家单位面试说要给 300 万的人才引进费,福利很好。但我还是觉得医院平台小了点,另外没有编制,所以放弃了。」

当然,关于薪资水平不仅要考虑城市。医疗技术水平、职称、科室、医院等级……每一个因素,都会成为医生收入的干预项。在这些被动或主动的「干预」下,医生群体间收入的差距,会达到几倍到甚至十几倍。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是一线城市医生收入的真实写照。

医院文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相较于白纸黑字的薪酬待遇,医院文化更像是看不见的大手,左右着医生们的职业幸福感和个人发展空间。

一所医院的文化多少承载着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烙印。关于这一点,在北京从医 10 年的肿瘤科医生向阳体会颇深。

在他看来,北京的医院比较看重学术派别:协和、北医、首医,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背景,正如这座城市长期沉淀下来的厚重感。但是,医院之间梯度拉的很大,协和的头部效应过于明显,包括北医、首医等直属的附属医院,外地人才进入也非常困难。

「这两年我也面试过当地的其他医院。比如协和,曾经一个科室招聘一个人,很多竞争者,其中四个人还是国外的——英国、美国、日本东京大学的都有,另外还很看重求职者的导师是谁、学派背景等,所以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机会。」向阳明显感觉,人到中年,在这座城市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期。

和向阳一样,人在东莞的李峰对上海也抱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他认为上海的氛围更加开放公平、制度更加规范化,而东莞更像是小城市里的人情社会,工作氛围中很多事还要「看关系」、「靠人脉」。

一位在医院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 HR 韩丽认为,南北方患者的就医理念有所不同,形成了「北方患者看医院,南方患者看医生」的现象。于是,一些想要塑造个人品牌的医生也许更倾向于留在南方城市工作。

「当然,对深圳目前疯狂揽才的局面,我认为要冷静下来观望其可持续性,毕竟缺乏医院人文底蕴的积淀,医生还是容易流失。」

韩丽特别强调她对医院文化的看法。她认为,文化和学科建设不是靠钱砸出来的,与其去吸引专家,不如去吸引好的管理者。

挺住:为了想要的生活

几乎所有感受过一线城市艰难的中年医生都产生过逃离的念头。他们和其他行业经历着中年危机的人们状态是一样的: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又不敢轻易放弃。

城市和人的关系往往是:你选中这个城市的同时,这座城市也选择了你。人的性格,也早已融为了城市性格的一部分。

向阳始终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 2010 年我从上海交大医学院毕业后留在了瑞金,导师和同事们许多是本地人,为人也都很好,但我感觉自己作为一个河北人很难有归属感,又考虑到想离家更近一些方便照顾父母,所以 2012 年就来了北京,这一待就是十年。」

如今的向阳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也是科室里的骨干力量。他开始考虑换个平台,多塑造些个人影响力。

骨子里恋家的他,把目光投向了首都医科大学在郊区开设的一所分院。虽然通勤距离远了些,但向阳觉得那里副高以上的人员尚未饱和、有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也会多些时间陪伴亲人。

还有一部分人,不如向阳这般幸运,仍然在苦苦探寻内心真正渴望的一方天地。

去北上广深的三甲医院争当「卷王」,可能要忍受「高职低聘」的落差;去小医院又怕发展空间小、平台机会少。

此外,就每天的通勤时间来看,由于单位附近的房价往往较高,很多医生选择住在离单位 40 分钟路程以外的地区,这意味着每天在通勤上要花掉近 2 小时........ 就这么周而复始,灵魂和肉体在一线城市里硬着头皮做选择题,弄丢了自己的初衷。

人到中年,很难只为自己活着。也大抵明白,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如果最终能降低预期,甘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倒也作罢。否则,不妨试着放过自己,试试换条赛道安放生活和理想,锚定综合性价比更高的新一线、二线城市。

对于渴望突破职业瓶颈的中年医生,每一次城市选择带来的改变似乎都不太一样,但背后蕴含的问题却是相似的。

无论是北京的开朗、上海的时尚、还是广州深圳的温暖宜居,任何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 70 后、80 后,都很难绕开房产、养老、教育这三座大山。高昂的生活成本让许多财力并不单薄的医生也感到焦虑。

48 岁的张慧来上海一年多,仍然住在医院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她想等儿子高考结束再考虑买房问题。

「退休后可能回老家吧,但现在不打算离开上海。医院已经帮我解决了户口,我想儿子可以明年来上海读书。」张慧的声音消失在电话那头,被呼啸而过的地铁轰鸣声淹没。

(感谢晓莹、飞哥、Mary、Panda、齐飞等对本文的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慧、李峰,向阳、韩丽均为化名)

撰文:依然

策划:依然

文献整理:伯恩 依然

首图来源:站酷海洛

—Tips—

如果您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线索

或与疾病、衰老、死亡有关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