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冠知识60问(2)

11.公众应该如何选择口罩?

公众应该根据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来自正规厂家生产的、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建议使用织物口罩,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公共场合禁止使用有阀门的N95口罩。

12.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一是选择尺码合适的口罩。在戴口罩前先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清洁双手。

二是分清内外上下,一般而言,有颜色的一面朝外鼻夹在上。如口罩无颜色区别,可根据口罩皱褶判断,皱褶向下为外。

三是将两侧系带挂于两耳,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四是将双手食指放在鼻夹上,从中间同时往两侧按压移动,直至紧贴鼻梁。

13.哪些情况下口罩必须更换?

以下情形使用过的口罩应该及时更换

在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

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或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佩戴的口罩;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过的口罩;

当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

14.一般情况下,使用过的口罩该如何丢弃?

健康人群使用过的口罩,作为干垃圾处理即可。请注意不要随手乱丢,维护环境卫生。

如果怀疑口罩可能被污染,如去过医院或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可将口罩用消毒液喷湿,丢入垃圾袋,扎紧袋口后丢弃。

15.如果口罩需要重复使用,该如何保存?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可将其置于清洁、通风处干燥或单独放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

值得说明的是,只能重复使用自己佩戴过的口罩,口罩必须单独存放,而且每个口罩的累计佩戴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

16.哪些情况需要洗手?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接触易感染的部位前,接触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具体包括:外出归来,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等),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照护病患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如厕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接触快递包裹后,前往医疗机构后等等。

17.如何正确地洗手?

首先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再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至少20秒。具体洗手步骤如下:

第一步(内)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揉搓手腕,双手交换进行。

然后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手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将其关闭;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要防止手在擦干过程中再次受到污染。

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部卫生;但日常仍以洗手作为主要预防手段。

18.咳嗽、打喷嚏时应该怎么做?

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能够传播细菌或病毒,进而传播疾病,即便是健康人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中也可能携带细菌或病毒。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尽量避开他人,用纸巾遮掩口鼻,将纸巾扔入垃圾桶后及时洗手。如果来不及准备纸巾,可弯曲手肘尽量贴近脸部遮住口鼻,防止飞沫四溅。

19.在哪些场所必须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保持社交距离不仅能降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需要保持社交距离的主要场合包括:

商业场所:商场、超市、酒店、菜场等,在购物、结账时。

公共场所:银行、医院等,在核酸检测、医院候诊、接种疫苗排队时。

人流集散区域:地铁、公交、机场、车站、码头等,在排队乘车、候车时。

工作场所:办公室、会议室、生产车间等;食堂排队打饭、同向就餐时.

20.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降低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发生率,还能在人群中构建免疫屏障,利己利人。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需要接种疫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