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目观察法国大选中的“活色生香”:马克龙靠“美色”胜出 游行抗议是法国人的青春

作者:天目新闻

浪漫,是刻进法国人DNA里的。而这样的浪漫,表现在政治中,就显得有些不那么严肃,甚至是儿戏。

今天凌晨,法国大选揭晓悬念。马克龙如专家们预测的那般,成功“续住”爱丽舍宫五年。

成为法国20年来首位连任成功的总统,马克龙做对了什么?撇开那些复杂难懂的政治因素,他的帅气容貌,以及与年长24岁的夫人布丽吉特的爱情故事,也加重了注重颜值和品味的选民们心中的天秤砝码。

天目观察法国大选中的“活色生香”:马克龙靠“美色”胜出 游行抗议是法国人的青春

一身西装加白衬衫,尽显马克龙的干练帅气 来源:新华社

马克龙胜选占了颜值便宜

北京时间4月25日清晨,法国大选点票结果出炉,现任总统马克龙取得58.55%的选票,再一个五年任期到手。而他的对手,激进右翼势力“国民联盟”党领导人马丽娜·勒庞,则拿下41.45%的选票,第三次冲击总统宝座受挫。

马克龙顺利连任,靠的是什么?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忻华,在分析了各种政治因素后提醒天目新闻记者:“不知你发觉没有?法国共产党的候选人是个帅哥,那些民调支持率很低的处于边缘地位的小党候选人也有好几个帅哥、帅大叔,反正都挺帅的。”

忻华认为,酷帅的马克龙,之所以能胜选连任,不排除也沾了颜值和品味的光。而在大选前几天,马克龙团队放出的一张个人照,也因为形象和穿搭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讨论。

法国《费加罗报》19日描述称,照片中的马克龙面带微笑靠在黄色的皮沙发上,白色衬衫随意地敞开着,露出部分胸膛。据了解,这张照片是马克龙在南部的马赛竞选拉票时拍摄的,有媒体认为马克龙此举是展示自己亲民的一面,从而让更多年轻选民对他产生好感。面对外界的猜测,马克龙18日接受采访时回应称,之所以敞开部分衬衫,不过是因为当时的马赛天气“非常炎热”。

如今看来,放出这张照片并不是“无心之举”,很难保证有多少中间选民,因为这张照片将票投给了马克龙。

显然,马克龙是深谙形象之道。早在2017马克龙第一次当选总统之时,就被曝三个月化妆就花了20万元。

当时,法国《观点》周刊披露,马克龙私人化妆师娜塔莎·M寄给了爱丽舍宫两张化妆费账单,一张1万欧元(7.6万元人民币),另一张1.6万欧元(12.6万元人民币)。自马克龙2017年5月出任总统后,娜塔莎一直负责为马克龙化妆。

而另一个让法国人津津乐道的事,则是与他年长24岁妻子之间的忘年恋情。

天目观察法国大选中的“活色生香”:马克龙靠“美色”胜出 游行抗议是法国人的青春

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在巴黎出席选举后的庆祝集会。图源 新华社

马克龙的传记作者曾认为,马克龙不同寻常的感情生活,反映了他的执着与自信:“他想告诉人们,如果他能在一个外省小城,顶住各种羞辱和嘲笑,征服一个年长他24岁且有三个孩子的有夫之妇,那么他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征服法国。”

如今看来,马克龙成功了,从2017到2027这十年,成为这个浪漫国度的主人。

抗议游行是法国人的青春

但不是所有人都吃马克龙这一套,甚至是投票给他的选民,也在大选结束后,旗帜鲜明地反对马克龙。巴黎、雷恩、南特等多地爆发抗议示威活动。有抗议者表示自己投给了马克龙,但仍感不满,他们谁都不想选。

在巴黎市中心,数百名示威者聚集在协和广场,高呼“马克龙滚出去”,并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

据路透社报道,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防暴警察冲向巴黎市中心抗议的示威者,并喷洒催泪瓦斯。

骚乱中,巴黎道路上的自行车、垃圾桶被掀翻,共和国广场的雕像被喷上“世界在燃烧”标语。

天目观察法国大选中的“活色生香”:马克龙靠“美色”胜出 游行抗议是法国人的青春

当地时间4月24日,人们在巴黎共和国广场进行示威活动。图源 路透社

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约500人参加了示威,人们的口号是“不要马克龙,不要勒庞,要革命”。

法国西部南特市约450人的游行队伍举着“需要革命”的横幅出发。

天目观察法国大选中的“活色生香”:马克龙靠“美色”胜出 游行抗议是法国人的青春

当地时间4月24日,图卢兹爆发游行示威。图源 社交媒体

在西北部的卡昂、东部斯特拉斯堡等城市也均发生了抗议活动。

尽管似乎抗议活动声势浩大,但在专家们看来,这是稀松平常的事,甚至认为大选后爆发游行示威是情理中的。

忻华表示,在法国社会,游行示威抗议是像过狂欢节那样的快乐的事,不是一件沉重压抑的事,在法国人看来,人生这么枯燥,生活这么沉闷,工作这么压抑,日常生活这么琐碎而压抑,总要寻找一点乐子,所以大家就相约去游行示威抗议了。

“在游行示威抗议中,年轻人体验到了火红的青春,上班族感受了生命的激情,退休族品尝到了热烈的人生,大家都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感受到了多彩的生活,感受了生命的脉动,所以大家一定会去游行示威抗议的。”忻华说。

所以,这些燃遍法国的抗议活动,更像是一场狂欢,并不会对大选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则认为,法国本就是“抗议之国”,什么事情都可以让他们抗议,但不会出现太持久的情况。因为法国的选举机制比较成熟,一般来说对于选举结果是都认同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