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文 | 江城雷少

编辑 | 小丸子

性格决定命运,王传福的稳健保守,让比亚迪错失高端化先机;

腾势十年无果卷土重来,是个成本较低的“试错”方案,但由此可见在品牌高端化这件大事上,船夫哥仍旧缺乏足够的魄力和赌性。

说来惭愧,今天要聊的这家车企和品牌,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站。

对,就是深圳鼎鼎有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BYD,也是国内最早全力以赴“押宝”电动车、迄今已然成为蜚声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龙头型企业。

如果你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源自美国的特斯拉总该知道。

很巧,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跟特斯拉成立的年份相同,都是2003年。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过去数年以来,比亚迪和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以国内标准算上EV+PHEV)销量最高的两家车企代表。

BYD前几年销量高于特斯拉,但这两年特斯拉冲的太快,已经把比亚迪远远甩在了身后。

起步时间节点相同,堪称本世纪以来最早一波电动车玩家,迄今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摸爬滚打了近二十载,为何混到今天,二者差距越拉越大?!

笔者以为,就最最根本的“人”的因素而言,企业创始人和掌舵者的性格,一开始就决定了两家车企的发展轨迹走向,由此也注定会带来不同的命运。

01

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大抵不过如此。一个是稳扎稳打派,一个是天马行空派,办出的企业搞出的产品,自然而然拥有不同的基因和气质。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属于典型的“理工男”,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那种“三好学生”。

1995年技术派出身的王传福离开体制、拿着跟姐夫及亲友借来的上百万,在深圳创办了靠电池起家的BYD。

老王其后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基本上围绕着电池、汽车(燃油+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储能等几大板块业务展开。包括前几年杀入的轨道交通电车、电动矿山车等各特殊场景的“电车化”改造……

一句话,王传福和比亚迪今天的业务板块,总体是在围绕“新能源”这个大的战略方向展开,涵盖电池、电车、储能等多个关键环节。跟特斯拉的总体战略布局,大同小异。

只不过单就造车这件事上而言,比亚迪远没有特斯拉专注,涉及的细分市场和领域,太多太杂。

比亚迪又是乘用车、公交客车、各种商用车及特殊工程车车,特斯拉呢尽管也在慢慢拓展,但最根本的还是以乘用车为主。

回过头来看,王传福无疑是个具备前瞻性眼光的“战略家”。

只是由于他个人的性格及用人的风格,导致他所领导的这家企业,在具体的品牌和产品等“战术性”落地上,远远无法与其战略高度相匹配。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说白了,战略一流,战术三流。

02

不再“一枝独秀”

事实上,王传福过去这么多年更多的是战略上“押”对了大的方向和领域。

比如十多年前国内几乎鲜有主机厂干新能源的时候,比亚迪便埋头苦干“押宝”新能源电动车,实践证明他押对了;

也正是得益于押对了新能源汽车这个宝,比亚迪才得以从曾经的“电池”零部件供应商,一举蜕变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翘楚,市值翻了N多倍。

再比如,电动车刚开始(2014年之前)大规模兴起之前,王传福深知要公交、出租车等B端对公市场先行,随后再C端对私市场跟上;

所以伴随着电动大巴全国多地“投资建厂”,比亚迪相继打开了除大本营深圳以外的更广袤市场,为后面私家车的进入铺好了路。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但大家发现一个现象没有:

十年过去,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各方新势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比亚迪不仅过去“一枝独秀”的绝对领先优势不再;

而且在极为重要的高端化领域,比亚迪错过了先机,毫无存在感可言。

03

品牌力不如人

领先优势消退就不展开赘述了,这本来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比亚迪搞电动车搞的早,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三大件”核心技术领域也就拥有先发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友商也都在纷纷加大布局和投入实战,大家的“技术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比如最值得一提的电池领域,以前比亚迪可以说是主机厂里面唯一能够自己研发生产电池(主要在于电芯)的!

但如今诸如特斯拉、长城、广汽等不少厂商也都拥有自研自产电池的能力;

其他各路大厂即便还没有自己生产电池,但通过与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行业巨头深度合作,也普遍都有了自己的电池产业布局。

伴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和各种技术的快速迭代演变,未来比亚迪在电池等最核心的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先发优势,大概率将不断被稀释、甚至被反超。

一句话,就好比智能手机领域,以前你搞了个“独家”的升降式摄像头、滴水屏、刘海屏、40W快充,可以保持一时的“与众不同”;

但随着各自技术的普及和同质化,你有的技术我也有,高手之间说白了核心技术领域针尖对芒麦。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这个时候当然还要不断的钻研技术(主要是瞄准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技术),但眼前更为实际的比拼,很大程度上比的是——品牌。

04

战略前瞻战术保守

无须讳言,从2003年杀入汽车行业至今,过去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长期困扰比亚迪汽车的一大核心痛点在于,品牌力始终没有真正搞上去、给人的感觉比较低端和low。

头十年就不说了,那年代小轿车加速进入千家万户,便宜实惠“性价比”是那个时期自主品牌打天下的惯用法宝,况且王传福的性格“战略性冒险、战术上极为保守稳健”。

预算我们看到,尽管比亚迪进军汽车业的初衷和竞争力,一开始就注定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但为了“活在当下、活好当下”,刚闯入汽车行业的比亚迪依旧很“落俗”的跟风大搞燃油车。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比亚迪曾经靠一款F3红遍大江南北

反观同时期起步的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天生就是个“冒险家和赌徒”,2003年创立的特斯拉一开始就直接瞄准的是新能源电动车领域。

要知道,那个时候电动车基本上是个“早产儿”,甚至对于普罗大众消费者而言,电动车就是个“怪胎”,只有疯子傻子才会干的事儿。

实践证明,“疯子”马斯克走的那条“不从众、人烟稀少”的小道,恰恰让特斯拉一飞冲天成为了这个时代电动车大潮的引领者和旗帜。

相比之下,比亚迪王传福一直在更“务实和现实”的在蛰伏,2013年底发布的秦甚至为了等政策的落地,推延了上市时间。

说白了,很有战略前瞻性的老王,在现实面前其实也是个非常“实际/务实”的掌舵者。

这一点从比亚迪太多的重大决策上都不难看出。

比如前两年疫情爆发,老王就瞅准了机遇率先杀入了“口罩”生意。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2020年疫情爆发后王传福亲自督战口罩生产

结果那一年比亚迪在口罩上赚得钱,远远超过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车长期以来比亚迪其实并不赚钱,赚的都是补贴)。

05

十年一梦,腾势烂尾

再比如接下来我们要谈的——腾势。

这是十年前比亚迪和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合资合作搞出的,堪称国内最早的高端电动车品牌试水项目。

腾势在2014年下半年量产上市,高开低走到了2017、2018年前后就已经不行了,比戴双方一致耗着。

到了去年和如今,奔驰基本淡出比亚迪全盘接手,希望将腾势这个品牌再度回炉再造,以此为基础打造比亚迪的首个高端电动车品牌。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腾势十年无果兵败如山倒。

尽管留下了一些“遗产”(比如品牌知名度、渠道体系等),但这就好比盖房子,你是选择一片新地基完全重新再建,还是在一个“烂尾楼”的基础上再修修改改?!

很显然,战术层面以稳健保守著称的比亚迪,选择了后者,腾势搞了十年,纵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老王还是舍不得就这么直接舍弃。

筹建新高端品牌并没有大兴土木另起炉灶,而是仍希望最大程度上利用好腾势这个“烂尾楼”。

作为腾势曾经的一份子,笔者见证了腾势首款量产车的完整落地。

怎么说呢,我始终认为腾势一开始就是比亚迪和戴姆勒两大巨头间的一个“试水”产物。

能搞起来更好,搞不起来大家损失也不大,双方在电动车领域最最核心的战略落脚点,本来就不可能是腾势,而是各自的嫡系品牌。

而且在腾势这个合资项目里面,双方本就“各怀鬼胎”,各自的核心利益考量点并不相同。

奔驰希望以此为切入口为奔驰本土电动化探探路(积累市场经验)、如果能够“嫖学”到比亚迪当时独树一帜的电动车技术就更好了;

比亚迪呢别的不说,仅仅是“沾”上戴姆勒的“光”,就已经很满足了,拔高拔高品牌形象。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你看奔驰母公司都跟我合作了,BYD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力不是吹的吧!

包括前两年又闹得沸沸扬扬的“比亚迪丰田”合作项目,比亚迪同样有很大成分,想要沾上“丰田大法”的光。

毕竟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再牛皮,论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力,跟奔驰和丰田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06

新势力崛起,BYD高端化滞后

实践证明,戴姆勒和丰田都不傻。

人家也非常的清楚比亚迪图什么,所以一旦跟比亚迪“沾亲带故”合作一段时间之后,摸清了门道看清了深浅,立马头也不回地all in自己的电动化去了。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十年过去,比亚迪跟戴姆勒的合资合作项目——腾势,早已“凉了”,比亚迪一度宣传了老半天的丰田合作项目,或许没“黄”,但兜兜转转几年过去迄今也没掀起大的风声和风浪。

但恰恰是过去的十年,尤其从2014年到现在的七八年时间里,不说国产全力开挂的特斯拉吧,曾经“毛都没有”的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威马、高合等一众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经过第一轮大浪淘沙之后,“死”了一大批,但包括“蔚小理”在内也成长起来了一批,而且品牌越来越强势,产品矩阵越来越完备。

反观曾经绝对的领头羊——BYD,不说还是原地转圈圈吧,但十年恍如一梦,比亚迪的品牌高端化已经被一众友商无情地甩在了身后。

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实表明哪儿用的了三十年,十年八年就足以“攻守易势”,曾经的绝对的大赢家从顶流沦落为了二流三流,不足为怪。

当然,鉴于比亚迪王朝系列还算能打,而且咬牙也将品牌溢价干到了15万、20万,甚至旗舰产品汉、唐系列突破了25万关口,而且从总体销量规模来看比亚迪还很强势……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所以比亚迪现在仍然身处在一线阵营,只是早已经不是绝对的顶流。

乐逗观察:

回到一开始的核心论点,性格决定命运。

王传福和马斯克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家新能源大厂,命运的轨迹和走向。

不能说孰优孰劣,但实践已经表明,同样是在新能源这条大的战略方向上,王传福的稳健保守风格,既保护了比亚迪但同样也让它错过了不少先机。

特斯拉呢,由于马斯克天马行空的性格特征,一开始就是高举高打特别的理想化,导致电动车市场爆发之前特斯拉几度面临生死存亡危机,但挺过去了之后,特斯拉也因此成为了一面旗帜。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

此外掌舵者的性格也决定了企业的用人风格。

特斯拉就不说了,一如既往的大大咧咧和“野”,牛逼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比亚迪呢往往是牛逼的人留不住,留得住的少数牛逼的又处处被掣肘。

以我更为熟悉的比亚迪为例,别的不说我们那一届全国各地汇聚深圳坪山的三十个人(十一事业部),基本上干了几年后陆陆续续十有八九走的差不多了,留下了个零头吧。

为什么呢,比亚迪的土壤为何留不住人,尤其相对更有想法和创造力的人。

这自然是需要船夫哥深思的。当然某种意义上也得益于这种人才策略,使得比亚迪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更务实”的人才吧。

此外我们去年有篇文章《孤独的王传福,内卷的比亚迪》,其实里面也以夏治冰、侯雁、舒酉星、赵长江,以及路天、张卓、李云飞、高子开等高管进行了举例分析......

老王在人才运用和管理上,的确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扪心自问,在比亚迪那个要么“留不住人”,要么留下的往往就会陷入“排资论辈严重内卷”的大环境和体系里,多少平级或者上下级的高管,很难“尿到一个壶里”?!

毫无疑问,即便离开了很久,但打心底里来讲,我们大多无不希望比亚迪能够变得更好。

只是一码归一码,实打实来看,比亚迪的高端化至少迄今还没有让人看到真正的大的转折点和希望。

回炉再造卷土重来的腾势,会是一个成本相对较低的新的试水,但胜算究竟有多大?我个人持审慎乐观态度。

至于有着“比亚迪新闻发言人”之称的——不会功夫的李云飞,所宣称和放言的:

定位50-100万、你看过一眼就会被震惊到的全新高端子品牌,会不会跟前几年那个“2.9S破百的超级跑车——汉”类似,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拭目以待。

腾势十年无果回炉再造,比亚迪为何玩不转高端?

时间不等人,比亚迪赌赢了上一个电动化十年,下一个十年还能否继续在牌桌上挥斥方遒,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