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家有萌娃走路时,家长们是不是特别兴奋呢?孩子走路跌跌撞撞是不是让你们忍俊不禁,还记得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站立起来的样子,或者走第一步路时候的样子吗?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下,宝宝刚学会走路的这个时期,家长们要怎么做?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通常宝宝会在6个月之后有爬行的动作,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宝宝会稍早一些,一些宝宝晚一点,宝宝开始爬行的过程中,孩子会采用其他的方式体现出来,比如:腹部贴地匍匐前进或后退,有的喜欢以腹部为原点进行转圈,还有的宝宝则是滚动翻身为主,还有一些宝宝蹭着屁股挪动,这些都是宝宝在爬行期间不同展现方式,家长们不用刻意去纠正宝宝的动作。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有的部分宝宝会直接跳过爬行摸索的阶段,直接学习站立姿势,这时候宝宝会扶着床沿站起来、或者扶着椅子站立,靠着墙壁行走,这时候家长们要多鼓励宝宝增加互动,适时练习,这样宝宝可以更快学会走路。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从宝宝开始有意识爬行到在真正学会爬行过程中,爸爸妈妈们要适时地辅导宝宝,帮助宝宝避免过度摔倒或者磕碰。宝宝爬行的姿势是用手掌和膝盖交替进行爬行动作的,宝宝的腹部离开地面8㎝以上,在爬行过程中头颈抬起,“爬行”对宝宝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动作,它既能锻炼宝宝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又能增强小脑的平衡感,对宝宝日后语言协调和阅读理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宝宝爬行的三个阶段:

1.爬行意识唤醒阶段

有的宝宝在学爬时喜欢向后倒着爬,有的宝宝则原地打转转圈,还有宝宝是在学爬行时匍匐向前,这是因为宝宝目前还不知道怎么用四肢撑起身体,但这都是宝宝爬行摸索的一个学习过程,这时候爸爸妈妈们应该根据宝宝的特点耐心辅助宝宝练习爬行。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一般而言,宝宝在5~6月份就会为爬行做准备了,这时候常见宝宝趴在床上,以腹部为中心,向四周挪动身体打转转,由圆心向四周扩展,渐渐地学会匍匐前行或者后退,这时候腹部仍贴着床面,四肢无规则地划动,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后退。

2.尝试爬行阶段

大概在宝宝6~7个月大,伴随着肌肉力量的发育与增强,这时候宝宝能够不用支撑独自坐稳,一般宝宝表现为头抬高,并对周边充满好奇心,渴望向四周移动。这时候宝宝的手臂、腿以及背部的肌肉可以支撑身体,让宝宝更有自信向外界探索。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宝宝会逐渐学会充满信心地从坐姿转换为四肢着地的姿势,而且很快就会意识到,如果自己伸开四肢,让身体和地板平行,就可以前后晃动身体了。

3.爬行爆发阶段

到大概9~10个月的时候,宝宝会发现借助膝盖用力推动身体,就能向前移动了。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宝宝还能学会从爬的姿势转到坐下的姿势。宝宝甚至还能掌握一种高级爬行技巧:交叉爬行,就是向前爬的时候移动一只胳膊和另一侧的腿,而不是同时移动另一侧的胳膊和腿。在这之后,只要多加练习,宝宝就可以熟能生巧。到1岁左右时,他爬得就非常好了。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宝宝学会爬之后,距离完全行动自如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学会走路。为了完成这最后一步,宝宝很快就会开始撑着所有能够用得着的东西努力站起来,不管是家里的茶几还是你的腿。一旦小家伙找到了双腿站立、保持平衡的感觉,他就能够独立站起来,并扶着家具走上几步。之后,宝宝学会行走、跑、跳,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家长如何训练宝宝学爬行

在教宝宝学爬行过程中,爸爸妈妈们可以一个在前面拉着宝宝的双手,另一个在后面推起宝宝的双脚,为了培养宝宝的动作协调性,可以在拉左手的时候推右脚,拉右手的时候推左脚,让宝宝的四肢被动协调起来。这样教导一段时间,等宝宝的四肢协调得非常好以后,他就可以立起手和膝来爬了。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在爬行的练习中,让宝宝的腹部着地也可以训练他的触觉。触觉不好的宝宝会出现怕生、黏人的症状。一旦宝宝能将腹部离开床面靠手和膝来爬行时,就可以在他前方放一只滚动的皮球,让他朝着皮球慢慢地爬去,逐渐他会爬得很快。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对于爬行困难的宝宝,可以让他从学趴开始训练,然后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学爬行。其实,刚学爬的宝宝都有匍匐前进、转圈或向后倒着爬的现象,这是学爬的一个过程。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此外,要给宝宝学爬开辟出一块场地,任宝宝在上面自由地“摸爬滚打”。注意每次训练时间不要太长,根据宝宝的兴趣,每天坚持花上5-10分钟为宜。

宝宝练习爬行的注意事项:

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当宝宝练习爬行过程中,很容易触碰到危险设备或者磕碰到物品,这时候爸爸妈妈们要注意时刻关注你的孩子,以下是几个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1、桌角、椅角和柜子角等

尖锐的桌角或者是椅角,在宝宝爬行的过程中容易触碰到,小编建议将所有的桌角或椅角套上护垫,防止宝宝磕到。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2、电源插座/电源插口

一般家里装修时会在墙角或者地板留有电源插口位置,宝宝在到处爬行的过程中,看到插座会很好奇,并且婴幼儿的手指比较细小,极容易伸进插孔中将有触电的危险,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安装电插座的专用防护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装置防止宝宝误触风险。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3、防止跌落

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会到达各处,各位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床上、还有其他高处设施像宝宝椅、沙发、尿布台等,家长们要尽量安装护栏,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将宝宝单独放置,对于复式结构的房子要爸爸妈妈们要在楼梯上下两头安装防护门,防止宝宝单独溜下去,然后最好在窗户、阳台和门廊上安装挡板、护栏和安全防护网。

掌握宝宝学走路的几个规则,让你的孩子“快速奔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