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很多家长在有了孩子之后,所有的目光都盯在了孩子身上,每天的话题、做的事都是围绕着自家孩子。孩子固然重要,但那就是我们家长生活的全部吗?别忘了,做父母也不要松懈自己前进的脚步,毕竟拼孩子的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拼各位家长的处事态度和人生感悟。

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你怎么理解自己童年被教养的经历会对你教育子女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这件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认知的深化,我们逐渐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保证其情绪安适、使其健康成长的环境。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与父母对自己早年经历的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透彻地认识自己,我们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成长。细心、互惠的交流方式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而这种相互信任的、安全的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的很多领域有所建树。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被教养的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能力。了解生活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自己的童年经历,接受它们,把它们作为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改变童年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但可以改变自己看待这些事情的方式。

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人生,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当下的经历——包括我们的情感和认知,同时还要明白以前的事情是如何影响现在的。了解自身储存记忆以及自我定位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知晓“过去如何能够影响现在的生活”。

对自己的生活有清晰的认识为何能够帮助我们的子女?只有把自己从过去的枷锁中解救出来,我们才能和孩子建立起他们成长所必需的自然、稳定的亲子关系。对自身的情感经历认识得越透彻,就越能顺畅地与孩子沟通,增强他们认识自我的能力,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与此相反的是,自我反思的缺失则会导致历史重演,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很容易将自己过去不健康的行为或心理模式传给孩子。研究证明,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面对自己幼年时的经历孩子对我们的依恋就会受到影响。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将自身的情感经历和对世界的看法融合进与孩子的交流中。

当然,孩子性格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禀性、身体健康程度及个人经历等。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童年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情商、自尊心、认知能力以及社交技巧形成的基础就是这种早期的依恋关系。

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父母思考自己生活的方式对这种关系的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证明,那些与周围环境有着积极联结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会有更强的适应力。要与孩子建立积极的联结,我们就要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成长经历。

在由内而外的反思过程中,你可以理清自己的生活并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没有谁的童年“完美无瑕”,即使是经历了很多苦难的人也能和孩子建立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关系。研究表明,那些父母不称职或者有着童年伤痛的人依然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何理解和处理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我们自身的意义要大于对孩子的意义。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直都会有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科学世界中有一种说法,“机会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心中只要充满爱和感恩,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为孩子营造和谐健康环境的同时,自己也备受滋润。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我是幸福孕孕,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爱有思想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知识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沟通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