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那些藏在老书中的纸短情长

新华社重庆4月24日电(记者王宇轩、杨仕彦、吴燕霞)书店通常被认为只是销售和展示书籍的场所。在重庆,一家名叫时光里的书店还能够“收藏”时光、连接读者,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让人重新感受纸短情长的美好。

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那些藏在老书中的纸短情长

走进位于重庆山城巷的山城·时光里图书馆,与其他书店不同的是,这里陈列着众多旧书。偶然间翻开一本老书,可以看到书页空白处的批注写着:“愉快是学习的条件之一”。再随手翻开另一本,夹缝中的纸条上写着:“希望你能喜欢,也希望你能从中获得些东西。”

李柯成是书店的主理人,酷爱收集老书。他认为,老书里不仅有经典的知识,还会留下读书者的痕迹,像笔记、小抄,有时还有情书。读老书不仅在读书中的内容,也在读之前看过老书的人的生活。

“每当看到这些有趣的小笔记,我就在思考,写笔记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写这些?阅读的过程仿佛在进行一场时光的穿梭。”李柯成说,“也许这才是真的沉浸式阅读吧。”

今年,时光里启动了“共享书架”活动,旨在让大家分享自己的闲置爱书,避免书籍蒙尘,实现书的绿色传递。

在共享书架的展示柜里,每一格陈列的图书都来自不同的捐书人,李柯成在征集的过程中也了解到许多关于书的动人故事。

其中,90岁的周汝彬是目前最年长的捐书者。老先生曾是名教师,在退休之后摆起了书摊,从书摊到书店,一经营就是34年。不为谋生,更多的是出于对书籍的喜爱。女儿想要他安享晚年,把书店关了,但他还要坚持开,不愿意“退休”。

70多岁的胡鑫也是捐书人之一,他以前是一名工人,一下捐赠了100多本书,其中有很多文学作品和诗集。胡鑫说,一想到这些书有被喜欢它的人再次翻开的可能就很开心。

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那些藏在老书中的纸短情长

时光里书店的共享书架。新华社记者 杨仕彦 摄

“共享书架让闲置的书有一个更好的归处,也让捐书人和看书人之间有了连接。”图书馆目前共收到捐赠书籍约700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这项活动中。

李柯成认为,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人们对阅读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共享书架的出现让更多的老书有了新去处。翻开一本老书,读者可以跨越时空与另一位读者相遇。“翻看老书,就像回看往事,这让我们的心态更淡然。”李柯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