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在中国有一句民间俗语,那就是地下黄金万两。这句话隐晦的含义就是已经作古的老祖宗们喜欢把金银财宝埋在地底下,大部分是为了死后殉葬,少部分是为了隐藏财富。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又有土葬的习俗,地下的金银财宝确实不在少数,也经常会有现代人挖到宝的故事,江苏省盱眙县马湖村就有一个挖到40斤纯金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家差不多还处于务农居多的状态,谁也不会比谁家富裕,都是靠双手吃饭。而有幸的是马湖村的万家三兄弟却在开渠挖淤泥的时候,挖出了一罐子黄金,积极上交给国家后发现比黄金更值钱的是放黄金的罐子——无价之宝陈璋圆壶。

这一神奇的事情,被人津津乐道了30多年。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淤泥里挖出金疙瘩

30多年前的万家三兄弟还是身强体壮的青年,都在马湖村世代生活着,老大万以才因为行事稳重还被推选为小公路队的队长,专门负责修路事宜上的各种工作安排。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一天,南方的大雨将田里的排水沟灌满了淤泥,不利于农耕生产,于是在万以才的引导下,男劳动力们都扛着锄头来到水渠旁,准备进行淤泥的排除。

万以才是小队长,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将淤泥所在地平均划分为十几块,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劳动力们四下散开,都是找淤泥相对少的地方进行工作,而剩下两块淤泥多的地方就是万家其他两兄弟的工作区域。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面对这样的安排,万家兄弟没有什么异义,拿起锄头就开始干活,而提早干完工作的老大万以才也过来帮两个弟弟的忙。

正当万家三兄弟埋头苦干的时候,突然听见万家老三喊:“哥,我好像挖到了一个东西!”闻言万以才和万家老二好奇地凑了过来,这一看不打紧,直接把三兄弟看傻眼了,原来万家老三挖出来的东西是一个胖乎乎的圆形容器,而容器里面装满了金子!

看到这个情况,万家三兄弟觉得事关重大,不好惹是生非,于是决定先把罐子抱回家,但是消息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万家三兄弟挖到黄金的消息就传遍了全村,大家都呼朋唤友的去万家,要求万家把东西分享出来,毕竟这是全村的财富。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突然出现的情况令万家三兄弟措手不及,好在老大万以才比较沉稳。回家发现这些金子非常特殊,不仅成色看起来非常的好,连造型都非常的别致。

万以才觉得这不是一般的黄金,于是跟弟弟们商量,赶紧拿上两个样品,去乡政府报告,而剩下的金子需要弟弟们守护住,抵抗外面的村民,防止发生暴动。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陈璋圆壶问世

事态紧急,万以才揣上两块金子就往乡政府跑,中途遇见试图拦截的村民都被他躲开了,一路气喘吁吁地闯进乡政府办公室,赶紧把地里挖出黄金的事情告诉了乡政府领导,并将两块金子拿给了政府人员看。

乡政府工作人员一看金子的样本,果然觉得这不是一般的金子,赶紧联系了县人民政府请求支援,同时邀请的还有当地警方以及县人民银行专家。

等到万以才带着一帮人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严重,家里的门槛已经被砸烂了,弟弟们和弟媳们都被围攻在里面,好在亲人们仍坚守在宝物旁没有挪开。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赶紧进行秩序的梳理,并告诉了乡亲们地里挖出来的东西都得上交给国家的政策,这才在武警护卫的情况下将宝物从锁着箱子里拿出。在众人的目光下,县人民银行专家将一罐金子连同那个圆形的容器都抱走。

后来经人民银行专家鉴定,40多斤的黄金都是纯度高达99.99%的纯金,价值非常之高,但更令人惊喜的是装黄金的罐子竟然是无价之宝陈璋圆壶!

这多亏了现场的专家在见到黄金后,问万家三兄弟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否则这一罕见的宝物会再次流落民间,那么陈璋圆壶到底有多宝贵呢?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无价之宝陈璋圆壶

陈璋圆壶是一种青铜器,众所周知,青铜器在大陆历史上的商朝就出现了,但现代的人们仍旧对古人们高超的青铜器锻造工艺十分好奇,在如此贫乏的年代是如何成就炉火纯青的青铜器锻造手艺的呢?陈璋的圆壶就是青铜器顶峰时刻的代表作。

陈璋圆壶高34厘米,腹径宽达22厘米,壶身遍布96行共575朵栩栩如生的梅花,梅花中间共有96条蜷曲威猛的蟠龙穿花游行其中,圆壶的内胆是悬空状,最厚不过1.2毫米,最薄处仅有0.8毫米,在如此轻薄的胎体上还刻画着如此复杂的图案,实在是令人惊奇。

而关于陈璋圆壶的来历更是充满了历史的意味,从陈璋圆壶上所刻的文字上可以推断出,该圆壶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伐燕时期。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齐国大将陈璋打败燕国之后入住皇宫取得的战利品,并命令工匠在圆壶外壁上篆刻文字,将自己的功绩永世流传下去,随着之后秦朝统一六国,这把刻着历史的圆壶也逐渐流落在民间,被不知名的人士埋在地底下长达两千多年,才重见天日。

与陈璋圆壶齐名的同期青铜器代表作是陈璋方壶,而陈璋方壶早已经流落到国外,如今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展览,陈璋圆壶的问世正好弥补了我们国家这方面的遗憾,因此说陈璋圆壶是无价之宝,名副其实。

老农上交40斤黄金,却被问装黄金的罐子在哪,原来罐子是无价之宝

小结:

如今陈璋圆壶作为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展览在大厅中供来往的游客观赏,再一次感叹老祖宗巧夺天工的工艺,这段挖金子连带着装金子的罐子是无价之宝的故事也成了陈璋圆壶问世的作证,在江苏地区广泛流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