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智盗金印巧劫牢狱

作者:青云讲故事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宣化府下花园的鸡鸣山上,来了一伙响马,领头的姓桑名代,绰号“白面阎罗”,直隶河间府人氏。他有个妹妹名叫桑九花,绰号“九花娘娘”,是大明朝名将石健羽的徒弟,和赫赫有名的虎头双钩将窦尔墩是师兄妹。

桑代和桑九花占据鸡鸣山,和占据连环套的窦尔墩遥相呼应。他们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威名大振。官府曾派兵围剿,怎奈桑九花身怀绝技,武功盖世,那两把泼风刀谁也招架不了,直杀得官兵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大败而归。当人们提起“九花娘娘”的名字,连三岁小孩也不敢啼哭。

民间故事:智盗金印巧劫牢狱

绿林英雄黄三太是南北六十三省总镖头胜英的得意弟子,背叛绿林,投靠了苏州知府彭朋,充当了朝廷的鹰犬。因为他先后剿灭了几处绿林山头,用江湖好汉的鲜血染红了顶戴花翎,康熙皇帝赐的黄马褂。

黄三太小人得志,更加猖狂。自诩“绿林王”,“镖打天下好汉无敌手”。他的主子彭朋因得罪了朝廷首辅大臣鳌拜,被革去知府之职。真是树倒猢狲散,昔日威风凛凛的彭知府好似拉了秧的茄子蔫巴啦。黄三太为了保主子东山再起,决定筹措白银二万两为彭朋买一个官。

黄三太既不是腰缠万贯的大贾富商,又不是风高放火,天黑杀人的江洋大盗,这二万两白银可难住了他。一天,黄三太闷闷不乐地在街上转悠,碰见了磕头弟兄丑八怪贾明。

贾明瓮声瓮气地问:“三哥,何事发愁?”

黄三太斜了这位鼻涕流到嘴边也不擦的盟弟,叹了一口气:“唉,彭公的官是当不成了,这二万两白银……”

贾明把鼻涕往回一吸溜:“三哥,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的金镖可比这二万两白银还珍贵呀!”

贾明指点迷津,黄三太这才想起了挟天子令诸侯的金镖。原来他在绿林时,天南地北的绿林好汉敬仰他是胜英的大弟子,推他为盟主,并立下一条绿林的规矩:统一绿林各山头的号令是黄三太的金镖,谁也不得违抗。这时,黄三太要用金镖向南北各路好汉为彭公借银子了。

翌日,他派“草上飞”朱光祖拿着金镖去绿林各山头借银。朱光祖来到直隶省,想到了连环套寨主窦尔墩,鸡鸣山寨主桑代,便策马前往。

连环套聚义厅上,窦尔墩、桑代和桑九花围坐一席,正开怀畅饮,共庆狗官彭朋罢官下台。尤其是桑九花更为高兴,她的父亲原是明朝兵部尚书洪承满手下一名总兵,因抵抗清兵被彭朋部抓获,枭首示众。桑代和桑九花跟彭朋有不共戴天之仇。桑九花在鸡鸣山代蟒沟里竖了一块石碑,上写“碑倒、桥翻、古城显,代蟒沟里出好汉”,以示她反清复明的决心。

他们三人正喝得痛快,突然喽啰来报:“禀寨主,黄三太手下的朱光祖要闯山门。”

窦尔墩听闻朱光祖到了,按照江湖上的惯例把朱光祖迎上山。

朱光祖长得三分像人,七分似鬼,小眼绿脸,尖嘴猴腮,瘦得皮包骨。

这小子到了聚义厅见了窦尔墩双手一拱:“哈哈,窦寨主久仰,哎呀!桑寨主和九妹也在,俺朱光祖一并施礼了。”

桑代没说什么,桑九花冷笑道:“朱大哥,听说你在彭公左右,溜须拍马,立下了汗马功劳,康熙小儿没赏你一个黄马褂,白马褂什么的?”

这一片刀子嘴,噎的朱光祖直翻白眼,吭哧吭哧地半响道不出一句话来。

窦尔墩见朱光祖狼狈不堪,哈哈大笑:“难得朱老弟千里迢迢而来,九妹就少说两句吧!”

朱光祖这才干咳两声,给桑九花重新施礼:“九妹息怒,为兄言语有不周之处,还望九妹海涵。咱是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哇!”

桑九花反唇相讥:“请问朱老兄是哪国人,我们又是哪国人?”

朱光祖一时语塞,抓耳挠腮:“这……这个……”

窦尔墩问:“朱老弟此番登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吧!”

朱光祖不善言辞,索性口袋里倒西瓜,不藏不掖,全说了出来。

他“噌”地从怀里掏出金镖一亮:“俺朱光祖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奉黄三爷之命,以金镖为证,向窦寨主,桑寨主各借纹银五千两,限三日凑齐,不得有误。”

他们三人见圣旨般的金镖全愣住了。

桑九花忍不住问:“这批纹银是黄三爷用,还是其他人用。”

朱光祖嘿嘿一笑:“黄三爷不缺银两,这银子嘛,是为了给彭公捐官。”

窦尔墩闻听大怒,一脚把桌子踢翻,哇哇大叫:“黄三太老匹夫欺人太基,这金镖信它是个柳蘑菇,不信它就是个狗尿苔,顶个屁用!”

桑九花“蹭”地窜上前拽住朱光祖的前襟,像拎小鸡一般将他提起,厉声说:“朱光祖,你这舔腚溜沟子货,拿着鸡毛当令箭,欺负到姑奶奶头上,我先把你的老二割了。”她拔出腰刀在朱光祖的下部一晃。

朱光祖吓得面如土色,浑身似筛糠,双手一捂羞部哀求道:“九妹刀下超生,俺朱光祖也是磨道的驴——听喝的,身不由己呀,九妹……”

窦尔墩说:“九妹,且饶他一次。朱老弟要借银子好说,就是我这一对虎头双钩不答应。好吧,我给你一个面子,回去告诉黄三太老匹夫,三日之后在李家店比武,他若赢了这对虎头双钩,别说是五千两,就是五万两也借给。”

朱光祖说:“此话当真吗?”

窦尔墩大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朱光祖说:“一言为定。”便告辞下山。

三日后,窦尔墩身背虎头双钩,独自一人下了山。来到李家店,黄三太率贾明、杨香武、欧阳德、朱光祖、屠灿等已在路口等候,数百名百姓围观瞧红火。

窦尔墩翻身下马,把马拴在一棵大柳树上,然后拱拱手:“黄三太老匹夫请了。”

黄三太满脸杀气,兴师问罪:“窦尔墩,你好不识抬举,敬酒不吃吃罚酒,今天三爷好好教训教训你小子。”

窦尔墩哈哈一笑:“老匹夫休出狂言,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咱们一个对一个,你赢了我赔银二万两,你若输了趴在地上学狗叫。”

黄三太说:“好,亮家伙上来。”

窦尔墩拔出虎头双钩,来一个白鹤亮翅直取黄三太。

黄三太抽出七星宝刀,来一个苏秦背剑接驾相迎。虎头双钩带动风声,阴风惨惨,七星宝刀寒霜闪烁,直摄人的魂魄。俩人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黄三太见不能取胜,卖一个破绽,落荒而走。

窦尔墩不知是计,大喝一声:“黄三太往哪里走!”紧追不舍。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黄三太来一个鹞子翻身,手一扬,一道红光向窦尔墩心窝射来。

窦尔墩大惊,身子一斜,镖“哧溜”一声正打中他的右肩,疼得大叫一声,血似涌泉流了出来。黄三太大喜,呼哨一声,朱光祖他们纷纷拔刀一拥而上,扬言要活捉窦尔墩。

窦尔墩捂着肩膀返身便跑。跑到大柳树下纵身一跃上了马背。那马咴咴直叫,在原地打圈圈不走。原来窦尔墩忘了解缰绳。

窦尔墩绝望地两眼一闭:“我命休矣!”

只听树上一阵银铃般的大笑:“嘻嘻,窦师兄休要惊慌,莫要害怕,桑九花来也!”

只见一朵红云从天而降。桑九花身披猩红色英雄氅,从树上飘然而落。

她先用刀砍断缰绳,说了句:“窦师兄快走!”马驮着窦尔墩飞奔而去。

民间故事:智盗金印巧劫牢狱

煮熟的鸭子飞了,直气得黄三太七窍冒烟,八处点火。他们用簸箕阵把桑九花团团围住。

贾明是个色鬼,大喊大叫:“兄弟们逮住桑九花,咱们痛痛快快玩玩她。”众人哄然大笑。

桑九花气愤至极,举刀向贾明砍去。贾明用水火棍挡住,黄三太、朱光祖等人抄了过来。

桑九花虽然武艺高强,怎能敌得住这一伙武林高手。她寡不敌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一包白灰,旋身一转,把灰扔了出去。

好家伙,只见白烟滚滚,弥漫四散。黄三太他们发出一阵咳嗽声,顾不得提拿桑九花了,一个个扔下兵器揉眼睛。

桑九花一个箭步,踩着贾明的头跳出圆外,腾空而走。

白灰散尽,黄三太大呼上当,率人追赶桑九花。

桑九花的轻功好生了得,她像旋风般跑出李家店,呼啸一声,一匹枣红马应声而来。

桑九花跨上枣红马,拱拱手:“儿子们,姑奶奶告辞了,后会有期!”

枣红马奋蹄,转眼功夫不见了人影。黄三太望着滚滚尘埃,气得大叫一声,口吐鲜血,瘫在地上。

窦尔墩死里逃生,回寨后怒火难平,为了报这一镖之仇,窦尔墩在沽源、白旗一带,盗走了内蒙德王进贡康熙大帝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赤兔马。窦尔墩盗御马的消息传遍了朝野上下。

康熙曾多次责令刑部明察暗访,但毫无音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决定重新启用彭朋和黄三太。康熙颁诏封彭朋为直隶总督,节制冀、鲁、豫军政事务;黄三太为四品御前带刀护卫、中央捕快总监。限期三个月把御马找回,把盗马贼献于阙下。如三月期满仍结不了案,彭朋、黄三太丢官罢职,抄斩满门。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下花园鸡鸣山寨,桑九花为师兄不惧刀斧,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感到快意。当她听到仇人彭朋从知府又爬到总督高位时,气得牙关紧咬,怒气填胸,一天也没有吃饭。

晚上,一轮明月俏悄爬上了东山顶,桑九花望着晶莹洁白的明月和血一样的山丹花,叹了一口气。心中思忖:彭朋老贼官运亨通,老父亲的仇何时能报,反清复明的大业何时能成?老天爷你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真是“好人无长寿,祸害一千年。”想着想着不觉伤心,眼泪哗哗流下。

一阵山风吹来,她心里豁然开朗。常言道:“私凭文书,官凭印。”对,假若我偷了狗官的金印,哼哼,师兄盗御马我偷总督的金印,这两下子够彭朋、黄三太受的。康熙帝不剥他们一层皮,算他长得结实!

主意一定,破涕为笑。她回到屋匆匆穿上夜行衣,挎上百宝囊,装上黑香,背一把柳叶弯刀,悄无声息下了山,乘着月色向保定府疾行。

桑九花脚下功夫好生了得,如腾云驾雾一般,四更天到了保定城外。保定城门紧闭,她从百宝囊掏出九钩神爪,城垛上一掷,那真是张飞卖酒,拿手好戏,神爪深深地嵌在城垛上。她用手拽拽绳,然后像猿猴一般,“噌、噌、噌”攀上了城墙。

总督衙门的一对石狮子呲牙咧嘴,兵勇成双成对,戒备森严,两步一岗,四步一哨,吆喝声,梆子声,声声入耳。桑九花摸到后花园,潜身入府。

总督正堂上二十四对巨烛齐点,照如白昼。总督的贴身保镖二十四名关西大汉,各挎一把厚背腰刀,列队堂下。黄三太、欧阳德、朱光祖等不离左右。桑九花潜伏在房上,来了一个金钩倒挂,窥探屋内。

只见彭朋正伏案写什么,一会儿,他又撂下笔,吩咐书吏把掌印官找来。不大功夫,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来到彭朋面前。

彭朋说:“这是处斩陷空山匪首吴天龙等二十余名江洋大盗的紧急文书,按上金印,火速派人送往京城军机处。”

掌印官应喏一声,捧着文书退了下去。他走进一所侧房,点燃蜡烛,从玲珑透剔的盒子里取出一颗狮子头金印,在文书下款摁了一下。

桑九花在房顶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大喜,忙从百宝囊中取出一节竹简,里面装有熏香。她把竹简对准门缝呼呼一吹,一股浓香飘了进去。

掌印官打了两个喷嚏,嘴一张两手一伸,身子像面条一样稀软,倒了下去。

桑九花闪身入内,把文书和金印收罗进囊内,然后提笔在墙上写了四句话:

我家住在头一声,

绫罗绸缎是我姓。

金印暂且借姑用,

要讨请往大西行。

她写完,不惊不响,腾空而去。

民间故事:智盗金印巧劫牢狱

彭朋见官印丢失,吓得六神无主,马上找来黄三太,商议应变对策。

黄三太战战兢兢,浑身发抖,焦急得直跺脚:“这…这…这如何是好?”

彭朋哭丧着脸把四句藏头诗指给黄三太看,黄三太看了半天,也弄不出子丑寅卯来,便找“赛子房”屠灿猜猜。

“赛子房”屠灿看了一遍,对彭朋说:“大帅,这头一句:我家住在头一声,头一声顾名思义是公鸡打鸣,偷印贼住在鸡鸣山;第二句:绫罗绸缎是我姓,蚕吐丝做绫罗绸缎,蚕吃桑叶,此人姓桑;第三句:那个“姑”字,肯定是个女子;第四句:住大西行,不在宣化府,便在大同府。”

黄三太一拍脑瓜门:“对,对,是九花娘这个婊子!”

彭朋大怒,令黄三太带三百名捕快扫平鸡鸣山,缉拿桑九花。

屠灿说:“大帅息怒。黄三哥带人去会打草惊蛇,弄不好桑九花把金印毁坏,你去那里讨,这事声张出来让朝廷知道了那还了得。”

彭朋一听,吓得出了一声冷汗,忙问:“依你的主意,此事如何处置?”

屠灿说:“两全之策是:我愿讨一支令箭,单枪匹马去鸡鸣山,她能偷印,我就不能用智夺回金印!”

彭朋说:“此计甚妙,就派你去。”

桑九花偷回金印后,知道彭朋不肯善罢甘休,便仿造了一颗铜印,在狮子头里面安装了一支毒针。她把真印匿藏,假印扔进了矿山深不见底的落水滩。

屠灿奉彭朋之命,马不停蹄,两天功夫来到下花园地界。当他听到金印被桑九花扔进落水滩,心中暗喜。这屠灿的水里功失神了,能在水里睁开双目,潜伏七天七夜,吃生鱼,吞虾米,人称“水里蛟龙”。

他来到矿山落水滩一看,好家伙,水绿茵茵,水草如天罗地网,深不见底。他穿上水靠,一个猛子扎下去,一顿饭功夫,托着金印上了岸。他用黄绸把印包好,星夜赶回保定。

黄三太一见屠灿回来了,非要看看金印不可。屠灿把印递给他,他拿狮子头,往上一翻,只听“吱”地一声,毒针从狮子口射出,正中黄三大的要塞咽喉,他大叫一声,中毒身亡。

黄三太的死在历史上是一个谜,官方说是病死的,实际上是中了九花娘娘的毒针死的。

桑九花拿着金印和处斩陷空山首领吴天龙的紧急文书。心中大喜,因为吴天龙和她师兄窦尔墩有八拜之交。吴天龙率人在九江口劫了皇纲,震惊朝廷。

康熙帝颁诏:首辅大臣鳌拜亲自挂帅,缉拿吴天龙。吴天龙劫持了皇纲,在大同府分赃时,被黄三太和蛮子欧阳德的刺探得知,他们调动了捕快五百余人,出其不意将吴天龙等二十余人悉数抓获,被关押在宣化府死囚牢。

吴天龙等人被拿,窦尔墩和桑九花心急如焚,本想率人劫牢狱,怎奈宣化府城高壑深易守难攻,防范甚严,一时无从下手。

真是天赐良机,桑九花不费吹灰之力把封疆大吏彭朋的印章弄到手,吴天龙他们获救有了希望。

桑九花找来窦尔墩与桑代,共同商议对策。

桑九花说:“狗官彭朋丢了金印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想必近日不敢声张。我们利用这个空子,拿总督的大印从狱中把吴天龙兄弟救出。”

窦尔墩沉吟片刻:“师妹此计甚妙,不过宣化知府李煜精细过人,恐怕……”

桑代说:“窦大哥不必过虑,我深知小妹智勇双全,此去非她不可。”

窦尔墩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师妹去劫牢,我和桑代率人接应。”

翌日凌晨,天刚麻麻亮,宣化守备章克俭正在南关巡城,隐隐约约看见一队人马向南关逼近。

章克俭大惊,急令守军准备好火炮、火铳弓箭和檑木滚石,准备应战。

人马渐渐地看清楚了,章克俭大喝:“呔!干什么的,再要靠近开炮啦!”

城下有人搭话:“禀告你们将爷,我们是彭朋彭大帅派来的人。现有大帅府秘书丞黄礼黄大人在此,快开城门。”

章克俭闻听是彭大帅派的人,吓了一跳,陪着礼说:“屈驾黄大人城前搭话。”

只听一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一骑来到城前。桑九花女扮男装,头戴红色的顶子,上插孔雀翎,颈下挂佛珠,身穿红马褂,足蹬粉底朝靴,好一个威武英俊的命官。

她用马鞭梢一指城头:“奉彭大帅之令,我等前来传紧急文书,快让李大人出城迎接。若耽误了大事,尔等吃罪不起。”

章克俭见这官儿口气硬,知道来头不小,命令军官:“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他匆匆整理一身衣冠,迎了出来。

来到桑九花马前躬身施礼:“宣化守备章克俭参见黄大人。卑职多有冒犯,乞望大人恕罪,”

桑九花端坐在马鞍桥上,鼻子里哼了声:“罢了,本官公务在身,请守备大人前面带路,速见李知府。”

章克俭受宠若惊:“是,请黄大人走好。”

宣化知府李煜五十开外,清瘦的脸庞,三络髯须。尤其是那对眼睛一天眯瞪着,只要把眼睁大,能看穿人的五脏六腑,城府极深。这时他早已起床,在书房阅评《平寇记》。

突然,章克俭一头撞进来说:“李大人,彭大帅派人来了,现已抵府门。”

李煜放下书,看着章克俭,心里嘀咕:“彭朋彭大人刚到直隶,脚跟未站稳,为什么突然派人来,莫非里面有诈。”

他满腹狐疑地穿上官服迎了出来

桑九花见四品大员出来了,忙翻身下马,施礼道:“李大人别来无恙。”

李煜眼皮一拾:“这位大人是……”

桑九花不卑不亢地说:“本人是彭大帅麾下秘书丞黄礼是也。”

官大奴大。秘书丞官阶没有知府大,但李煜不敢惹,忙一拱手:“黄大人请。”

桑九花顺水推舟:“李大人请。”

来到书房,分宾主落座后,桑九花欠欠身从怀里掏出文书递给李煜。

李煜扯掉锡封,抽出文书展开,只见上面写道:宣化知府李煜大人亲鉴:

滋派秘书丞黄礼前往贵府提软犯吴天龙等二十余人,押往保定府核审。核审后奉旨斩讫。望贵府派人押送,不得延误。切切此令。

直隶总督,领大子大保衔,节制冀、鲁、豫军政事,正二品彭朋(印鉴)。

康十二年五月六日

李煜反复看了几遍,验证印鉴无误,便问:“黄大人,钦犯今天就押走吗?”

桑九花说:“此事十分火急,今日就走。”

李煜沉吟一会儿说:“请问,彭大帅宝乡何处?”

桑九花从容地说:“彭大帅是东北奉天人,”

李煜把眼睛睁得似铜铃,两道阴森森目光扫说了桑九花好大功夫,突然问:“咱们好像见过面。”

这个李煜果然厉害,桑九花也不是等闲之辈。她面有愠色,转守为攻:“李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去年数九隆冬,我和黄三太、欧阳德押送吴天龙不是到过贵府吗?”

李煜一笑:“黄大人快人快语,老朽自亏不如呀!”

桑九花腾地站起身,把茶碗一墩,说:“李大人,我可是奉彭大帅之命前来提钦犯的。你反复盘问,难道有怀疑吗?告辞了。”她扭身便往外走。

李煜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他见桑九花动了真格的就害怕了。假如这个黄礼向彭朋告上一状,他这个四品知府能当好吗?想到这里李煜满脸堆笑拦住说:“黄大人息怒。不是本知府查问,而是近日来连环套,鸡鸣山的强人在我府活动猖獗,尤其是九花娘娘女魔头更是厉害,不能不防呀!”

桑九花止住步,转怒为喜:“李大人真是治世的能臣,黄礼望尘莫及。”

李煜吆喝一声:“来人!”

只见一个家员托着个大盘进了书房。李煜揭开盘上的红布,黄灿灿一座观世音的金像展现眼前。

李煜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不乞笑纳。还望黄大人在彭大帅面前美言几句哟。”

桑九花看着纯金铸造的观音菩萨,笑道:“多谢李大人的一番美意,礼物我收下了,彭大帅那儿好说。”

李煜命章克俭把吴天龙等人提出来过目。

不大功夫,吴天龙一干人被带上堂来。

吴天龙障开双目看见了堂中央坐着的年青俊俏的人,越看越面熟,忍不住大喊:“九妹快来救我!”

李煜吓得“滋溜”钻进桌子底下。

桑九花拍案大喝:“放肆!这狗强盗八成疯了,一派胡言乱语,章守备,快派人把他嘴堵上。”

一块破布塞住了吴天龙的嘴,他不吱声了。

桑九花命令章克俭把吴天龙等人解押出城,章克俭应喏一声:“得令。”率人把软犯押上了囚车。

桑九花把李煜从桌子底下拉出来说:“大人受惊了,我告辞了。”

李煜面如土色:“可吓死人啦!我还以为九花娘娘来劫牢狱呢!黄大人,我已派章守备率一百军兵护送,望大人过鸡鸣山时多加小心。”

桑九花谢过李煜,押着木笼囚车浩浩荡荡出了宣化城。出城后,桑九花杀了章克俭,放出吴天龙等人,一同上了鸡鸣山。

因为彭朋丢了金印,使桑九花劫了牢狱,康熙知道后,把彭朋全家抄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