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智盜金印巧劫牢獄

作者:青雲講故事

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宣化府下花園的雞鳴山上,來了一夥響馬,領頭的姓桑名代,綽号“白面閻羅”,直隸河間府人氏。他有個妹妹名叫桑九花,綽号“九花娘娘”,是大明朝名将石健羽的徒弟,和赫赫有名的虎頭雙鈎将窦爾墩是師兄妹。

桑代和桑九花占據雞鳴山,和占據連環套的窦爾墩遙相呼應。他們嘯聚山林,打家劫舍,殺富濟貧,威名大振。官府曾派兵圍剿,怎奈桑九花身懷絕技,武功蓋世,那兩把潑風刀誰也招架不了,直殺得官兵丢盔卸甲,抱頭鼠竄,大敗而歸。當人們提起“九花娘娘”的名字,連三歲小孩也不敢啼哭。

民間故事:智盜金印巧劫牢獄

綠林英雄黃三太是南北六十三省總镖頭勝英的得意弟子,背叛綠林,投靠了蘇州知府彭朋,充當了朝廷的鷹犬。因為他先後剿滅了幾處綠林山頭,用江湖好漢的鮮血染紅了頂戴花翎,康熙皇帝賜的黃馬褂。

黃三太小人得志,更加猖狂。自诩“綠林王”,“镖打天下好漢無敵手”。他的主子彭朋因得罪了朝廷首輔大臣鳌拜,被革去知府之職。真是樹倒猢狲散,昔日威風凜凜的彭知府好似拉了秧的茄子蔫巴啦。黃三太為了保主子東山再起,決定籌措白銀二萬兩為彭朋買一個官。

黃三太既不是腰纏萬貫的大賈富商,又不是風高放火,天黑殺人的江洋大盜,這二萬兩白銀可難住了他。一天,黃三太悶悶不樂地在街上轉悠,碰見了磕頭弟兄醜八怪賈明。

賈明甕聲甕氣地問:“三哥,何事發愁?”

黃三太斜了這位鼻涕流到嘴邊也不擦的盟弟,歎了一口氣:“唉,彭公的官是當不成了,這二萬兩白銀……”

賈明把鼻涕往回一吸溜:“三哥,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你的金镖可比這二萬兩白銀還珍貴呀!”

賈明指點迷津,黃三太這才想起了挾天子令諸侯的金镖。原來他在綠林時,天南地北的綠林好漢敬仰他是勝英的大弟子,推他為盟主,并立下一條綠林的規矩:統一綠林各山頭的号令是黃三太的金镖,誰也不得違抗。這時,黃三太要用金镖向南北各路好漢為彭公借銀子了。

翌日,他派“草上飛”朱光祖拿着金镖去綠林各山頭借銀。朱光祖來到直隸省,想到了連環套寨主窦爾墩,雞鳴山寨主桑代,便策馬前往。

連環套聚義廳上,窦爾墩、桑代和桑九花圍坐一席,正開懷暢飲,共慶狗官彭朋罷官下台。尤其是桑九花更為高興,她的父親原是明朝兵部尚書洪承滿手下一名總兵,因抵抗清兵被彭朋部抓獲,枭首示衆。桑代和桑九花跟彭朋有不共戴天之仇。桑九花在雞鳴山代蟒溝裡豎了一塊石碑,上寫“碑倒、橋翻、古城顯,代蟒溝裡出好漢”,以示她反清複明的決心。

他們三人正喝得痛快,突然喽啰來報:“禀寨主,黃三太手下的朱光祖要闖山門。”

窦爾墩聽聞朱光祖到了,按照江湖上的慣例把朱光祖迎上山。

朱光祖長得三分像人,七分似鬼,小眼綠臉,尖嘴猴腮,瘦得皮包骨。

這小子到了聚義廳見了窦爾墩雙手一拱:“哈哈,窦寨主久仰,哎呀!桑寨主和九妹也在,俺朱光祖一并施禮了。”

桑代沒說什麼,桑九花冷笑道:“朱大哥,聽說你在彭公左右,溜須拍馬,立下了汗馬功勞,康熙小兒沒賞你一個黃馬褂,白馬褂什麼的?”

這一片刀子嘴,噎的朱光祖直翻白眼,吭哧吭哧地半響道不出一句話來。

窦爾墩見朱光祖狼狽不堪,哈哈大笑:“難得朱老弟千裡迢迢而來,九妹就少說兩句吧!”

朱光祖這才幹咳兩聲,給桑九花重新施禮:“九妹息怒,為兄言語有不周之處,還望九妹海涵。咱是兩國交兵,各為其主哇!”

桑九花反唇相譏:“請問朱老兄是哪國人,我們又是哪國人?”

朱光祖一時語塞,抓耳撓腮:“這……這個……”

窦爾墩問:“朱老弟此番登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吧!”

朱光祖不善言辭,索性口袋裡倒西瓜,不藏不掖,全說了出來。

他“噌”地從懷裡掏出金镖一亮:“俺朱光祖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奉黃三爺之命,以金镖為證,向窦寨主,桑寨主各借紋銀五千兩,限三日湊齊,不得有誤。”

他們三人見聖旨般的金镖全愣住了。

桑九花忍不住問:“這批紋銀是黃三爺用,還是其他人用。”

朱光祖嘿嘿一笑:“黃三爺不缺銀兩,這銀子嘛,是為了給彭公捐官。”

窦爾墩聞聽大怒,一腳把桌子踢翻,哇哇大叫:“黃三太老匹夫欺人太基,這金镖信它是個柳蘑菇,不信它就是個狗尿苔,頂個屁用!”

桑九花“蹭”地竄上前拽住朱光祖的前襟,像拎小雞一般将他提起,厲聲說:“朱光祖,你這舔腚溜溝子貨,拿着雞毛當令箭,欺負到姑奶奶頭上,我先把你的老二割了。”她拔出腰刀在朱光祖的下部一晃。

朱光祖吓得面如土色,渾身似篩糠,雙手一捂羞部哀求道:“九妹刀下超生,俺朱光祖也是磨道的驢——聽喝的,身不由己呀,九妹……”

窦爾墩說:“九妹,且饒他一次。朱老弟要借銀子好說,就是我這一對虎頭雙鈎不答應。好吧,我給你一個面子,回去告訴黃三太老匹夫,三日之後在李家店比武,他若赢了這對虎頭雙鈎,别說是五千兩,就是五萬兩也借給。”

朱光祖說:“此話當真嗎?”

窦爾墩大吼:“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朱光祖說:“一言為定。”便告辭下山。

三日後,窦爾墩身背虎頭雙鈎,獨自一人下了山。來到李家店,黃三太率賈明、楊香武、歐陽德、朱光祖、屠燦等已在路口等候,數百名百姓圍觀瞧紅火。

窦爾墩翻身下馬,把馬拴在一棵大柳樹上,然後拱拱手:“黃三太老匹夫請了。”

黃三太滿臉殺氣,興師問罪:“窦爾墩,你好不識擡舉,敬酒不吃吃罰酒,今天三爺好好教訓教訓你小子。”

窦爾墩哈哈一笑:“老匹夫休出狂言,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咱們一個對一個,你赢了我賠銀二萬兩,你若輸了趴在地上學狗叫。”

黃三太說:“好,亮家夥上來。”

窦爾墩拔出虎頭雙鈎,來一個白鶴亮翅直取黃三太。

黃三太抽出七星寶刀,來一個蘇秦背劍接駕相迎。虎頭雙鈎帶動風聲,陰風慘慘,七星寶刀寒霜閃爍,直攝人的魂魄。倆人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黃三太見不能取勝,賣一個破綻,落荒而走。

窦爾墩不知是計,大喝一聲:“黃三太往哪裡走!”緊追不舍。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黃三太來一個鹞子翻身,手一揚,一道紅光向窦爾墩心窩射來。

窦爾墩大驚,身子一斜,镖“哧溜”一聲正打中他的右肩,疼得大叫一聲,血似湧泉流了出來。黃三太大喜,呼哨一聲,朱光祖他們紛紛拔刀一擁而上,揚言要活捉窦爾墩。

窦爾墩捂着肩膀返身便跑。跑到大柳樹下縱身一躍上了馬背。那馬咴咴直叫,在原地打圈圈不走。原來窦爾墩忘了解缰繩。

窦爾墩絕望地兩眼一閉:“我命休矣!”

隻聽樹上一陣銀鈴般的大笑:“嘻嘻,窦師兄休要驚慌,莫要害怕,桑九花來也!”

隻見一朵紅雲從天而降。桑九花身披猩紅色英雄氅,從樹上飄然而落。

她先用刀砍斷缰繩,說了句:“窦師兄快走!”馬馱着窦爾墩飛奔而去。

民間故事:智盜金印巧劫牢獄

煮熟的鴨子飛了,直氣得黃三太七竅冒煙,八處點火。他們用簸箕陣把桑九花團團圍住。

賈明是個色鬼,大喊大叫:“兄弟們逮住桑九花,咱們痛痛快快玩玩她。”衆人哄然大笑。

桑九花氣憤至極,舉刀向賈明砍去。賈明用水火棍擋住,黃三太、朱光祖等人抄了過來。

桑九花雖然武藝高強,怎能敵得住這一夥武林高手。她寡不敵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一包白灰,旋身一轉,把灰扔了出去。

好家夥,隻見白煙滾滾,彌漫四散。黃三太他們發出一陣咳嗽聲,顧不得提拿桑九花了,一個個扔下兵器揉眼睛。

桑九花一個箭步,踩着賈明的頭跳出圓外,騰空而走。

白灰散盡,黃三太大呼上當,率人追趕桑九花。

桑九花的輕功好生了得,她像旋風般跑出李家店,呼嘯一聲,一匹棗紅馬應聲而來。

桑九花跨上棗紅馬,拱拱手:“兒子們,姑奶奶告辭了,後會有期!”

棗紅馬奮蹄,轉眼功夫不見了人影。黃三太望着滾滾塵埃,氣得大叫一聲,口吐鮮血,癱在地上。

窦爾墩死裡逃生,回寨後怒火難平,為了報這一镖之仇,窦爾墩在沽源、白旗一帶,盜走了内蒙德王進貢康熙大帝的日行千裡,夜行八百赤兔馬。窦爾墩盜禦馬的消息傳遍了朝野上下。

康熙曾多次責令刑部明察暗訪,但毫無音訊。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決定重新啟用彭朋和黃三太。康熙頒诏封彭朋為直隸總督,節制冀、魯、豫軍政事務;黃三太為四品禦前帶刀護衛、中央捕快總監。限期三個月把禦馬找回,把盜馬賊獻于阙下。如三月期滿仍結不了案,彭朋、黃三太丢官罷職,抄斬滿門。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下花園雞鳴山寨,桑九花為師兄不懼刀斧,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感到快意。當她聽到仇人彭朋從知府又爬到總督高位時,氣得牙關緊咬,怒氣填胸,一天也沒有吃飯。

晚上,一輪明月俏悄爬上了東山頂,桑九花望着晶瑩潔白的明月和血一樣的山丹花,歎了一口氣。心中思忖:彭朋老賊官運亨通,老父親的仇何時能報,反清複明的大業何時能成?老天爺你為什麼這樣的不公平。真是“好人無長壽,禍害一千年。”想着想着不覺傷心,眼淚嘩嘩流下。

一陣山風吹來,她心裡豁然開朗。常言道:“私憑文書,官憑印。”對,假若我偷了狗官的金印,哼哼,師兄盜禦馬我偷總督的金印,這兩下子夠彭朋、黃三太受的。康熙帝不剝他們一層皮,算他長得結實!

主意一定,破涕為笑。她回到屋匆匆穿上夜行衣,挎上百寶囊,裝上黑香,背一把柳葉彎刀,悄無聲息下了山,乘着月色向保定府疾行。

桑九花腳下功夫好生了得,如騰雲駕霧一般,四更天到了保定城外。保定城門緊閉,她從百寶囊掏出九鈎神爪,城垛上一擲,那真是張飛賣酒,拿手好戲,神爪深深地嵌在城垛上。她用手拽拽繩,然後像猿猴一般,“噌、噌、噌”攀上了城牆。

總督衙門的一對石獅子呲牙咧嘴,兵勇成雙成對,戒備森嚴,兩步一崗,四步一哨,吆喝聲,梆子聲,聲聲入耳。桑九花摸到後花園,潛身入府。

總督正堂上二十四對巨燭齊點,照如白晝。總督的貼身保镖二十四名關西大漢,各挎一把厚背腰刀,列隊堂下。黃三太、歐陽德、朱光祖等不離左右。桑九花潛伏在房上,來了一個金鈎倒挂,窺探屋内。

隻見彭朋正伏案寫什麼,一會兒,他又撂下筆,吩咐書吏把掌印官找來。不大功夫,一個三十來歲的人來到彭朋面前。

彭朋說:“這是處斬陷空山匪首吳天龍等二十餘名江洋大盜的緊急文書,按上金印,火速派人送往京城軍機處。”

掌印官應喏一聲,捧着文書退了下去。他走進一所側房,點燃蠟燭,從玲珑透剔的盒子裡取出一顆獅子頭金印,在文書下款摁了一下。

桑九花在房頂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大喜,忙從百寶囊中取出一節竹簡,裡面裝有熏香。她把竹簡對準門縫呼呼一吹,一股濃香飄了進去。

掌印官打了兩個噴嚏,嘴一張兩手一伸,身子像面條一樣稀軟,倒了下去。

桑九花閃身入内,把文書和金印收羅進囊内,然後提筆在牆上寫了四句話:

我家住在頭一聲,

绫羅綢緞是我姓。

金印暫且借姑用,

要讨請往大西行。

她寫完,不驚不響,騰空而去。

民間故事:智盜金印巧劫牢獄

彭朋見官印丢失,吓得六神無主,馬上找來黃三太,商議應變對策。

黃三太戰戰兢兢,渾身發抖,焦急得直跺腳:“這…這…這如何是好?”

彭朋哭喪着臉把四句藏頭詩指給黃三太看,黃三太看了半天,也弄不出子醜寅卯來,便找“賽子房”屠燦猜猜。

“賽子房”屠燦看了一遍,對彭朋說:“大帥,這頭一句:我家住在頭一聲,頭一聲顧名思義是公雞打鳴,偷印賊住在雞鳴山;第二句:绫羅綢緞是我姓,蠶吐絲做绫羅綢緞,蠶吃桑葉,此人姓桑;第三句:那個“姑”字,肯定是個女子;第四句:住大西行,不在宣化府,便在大同府。”

黃三太一拍腦瓜門:“對,對,是九花娘這個婊子!”

彭朋大怒,令黃三太帶三百名捕快掃平雞鳴山,緝拿桑九花。

屠燦說:“大帥息怒。黃三哥帶人去會打草驚蛇,弄不好桑九花把金印毀壞,你去那裡讨,這事聲張出來讓朝廷知道了那還了得。”

彭朋一聽,吓得出了一聲冷汗,忙問:“依你的主意,此事如何處置?”

屠燦說:“兩全之策是:我願讨一支令箭,單槍匹馬去雞鳴山,她能偷印,我就不能用智奪回金印!”

彭朋說:“此計甚妙,就派你去。”

桑九花偷回金印後,知道彭朋不肯善罷甘休,便仿造了一顆銅印,在獅子頭裡面安裝了一支毒針。她把真印匿藏,假印扔進了礦山深不見底的落水灘。

屠燦奉彭朋之命,馬不停蹄,兩天功夫來到下花園地界。當他聽到金印被桑九花扔進落水灘,心中暗喜。這屠燦的水裡功失神了,能在水裡睜開雙目,潛伏七天七夜,吃生魚,吞蝦米,人稱“水裡蛟龍”。

他來到礦山落水灘一看,好家夥,水綠茵茵,水草如天羅地網,深不見底。他穿上水靠,一個猛子紮下去,一頓飯功夫,托着金印上了岸。他用黃綢把印包好,星夜趕回保定。

黃三太一見屠燦回來了,非要看看金印不可。屠燦把印遞給他,他拿獅子頭,往上一翻,隻聽“吱”地一聲,毒針從獅子口射出,正中黃三大的要塞咽喉,他大叫一聲,中毒身亡。

黃三太的死在曆史上是一個謎,官方說是病死的,實際上是中了九花娘娘的毒針死的。

桑九花拿着金印和處斬陷空山首領吳天龍的緊急文書。心中大喜,因為吳天龍和她師兄窦爾墩有八拜之交。吳天龍率人在九江口劫了皇綱,震驚朝廷。

康熙帝頒诏:首輔大臣鳌拜親自挂帥,緝拿吳天龍。吳天龍劫持了皇綱,在大同府分贓時,被黃三太和蠻子歐陽德的刺探得知,他們調動了捕快五百餘人,出其不意将吳天龍等二十餘人悉數抓獲,被關押在宣化府死囚牢。

吳天龍等人被拿,窦爾墩和桑九花心急如焚,本想率人劫牢獄,怎奈宣化府城高壑深易守難攻,防範甚嚴,一時無從下手。

真是天賜良機,桑九花不費吹灰之力把封疆大吏彭朋的印章弄到手,吳天龍他們獲救有了希望。

桑九花找來窦爾墩與桑代,共同商議對策。

桑九花說:“狗官彭朋丢了金印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想必近日不敢聲張。我們利用這個空子,拿總督的大印從獄中把吳天龍兄弟救出。”

窦爾墩沉吟片刻:“師妹此計甚妙,不過宣化知府李煜精細過人,恐怕……”

桑代說:“窦大哥不必過慮,我深知小妹智勇雙全,此去非她不可。”

窦爾墩一拍大腿:“就這麼定了!師妹去劫牢,我和桑代率人接應。”

翌日淩晨,天剛麻麻亮,宣化守備章克儉正在南關巡城,隐隐約約看見一隊人馬向南關逼近。

章克儉大驚,急令守軍準備好火炮、火铳弓箭和檑木滾石,準備應戰。

人馬漸漸地看清楚了,章克儉大喝:“呔!幹什麼的,再要靠近開炮啦!”

城下有人搭話:“禀告你們将爺,我們是彭朋彭大帥派來的人。現有大帥府秘書丞黃禮黃大人在此,快開城門。”

章克儉聞聽是彭大帥派的人,吓了一跳,陪着禮說:“屈駕黃大人城前搭話。”

隻聽一陣清脆悅耳的馬鈴聲,一騎來到城前。桑九花女扮男裝,頭戴紅色的頂子,上插孔雀翎,頸下挂佛珠,身穿紅馬褂,足蹬粉底朝靴,好一個威武英俊的命官。

她用馬鞭梢一指城頭:“奉彭大帥之令,我等前來傳緊急文書,快讓李大人出城迎接。若耽誤了大事,爾等吃罪不起。”

章克儉見這官兒口氣硬,知道來頭不小,指令軍官:“放下吊橋,打開城門。”

他匆匆整理一身衣冠,迎了出來。

來到桑九花馬前躬身施禮:“宣化守備章克儉參見黃大人。卑職多有冒犯,乞望大人恕罪,”

桑九花端坐在馬鞍橋上,鼻子裡哼了聲:“罷了,本官公務在身,請守備大人前面帶路,速見李知府。”

章克儉受寵若驚:“是,請黃大人走好。”

宣化知府李煜五十開外,清瘦的臉龐,三絡髯須。尤其是那對眼睛一天眯瞪着,隻要把眼睜大,能看穿人的五髒六腑,城府極深。這時他早已起床,在書房閱評《平寇記》。

突然,章克儉一頭撞進來說:“李大人,彭大帥派人來了,現已抵府門。”

李煜放下書,看着章克儉,心裡嘀咕:“彭朋彭大人剛到直隸,腳跟未站穩,為什麼突然派人來,莫非裡面有詐。”

他滿腹狐疑地穿上官服迎了出來

桑九花見四品大員出來了,忙翻身下馬,施禮道:“李大人别來無恙。”

李煜眼皮一拾:“這位大人是……”

桑九花不卑不亢地說:“本人是彭大帥麾下秘書丞黃禮是也。”

官大奴大。秘書丞官階沒有知府大,但李煜不敢惹,忙一拱手:“黃大人請。”

桑九花順水推舟:“李大人請。”

來到書房,分賓主落座後,桑九花欠欠身從懷裡掏出文書遞給李煜。

李煜扯掉錫封,抽出文書展開,隻見上面寫道:宣化知府李煜大人親鑒:

滋派秘書丞黃禮前往貴府提軟犯吳天龍等二十餘人,押往保定府核審。核審後奉旨斬訖。望貴府派人押送,不得延誤。切切此令。

直隸總督,領大子大保銜,節制冀、魯、豫軍政事,正二品彭朋(印鑒)。

康十二年五月六日

李煜反複看了幾遍,驗證印鑒無誤,便問:“黃大人,欽犯今天就押走嗎?”

桑九花說:“此事十分火急,今日就走。”

李煜沉吟一會兒說:“請問,彭大帥寶鄉何處?”

桑九花從容地說:“彭大帥是東北奉天人,”

李煜把眼睛睜得似銅鈴,兩道陰森森目光掃說了桑九花好大功夫,突然問:“咱們好像見過面。”

這個李煜果然厲害,桑九花也不是等閑之輩。她面有愠色,轉守為攻:“李大人真是貴人多忘事。去年數九隆冬,我和黃三太、歐陽德押送吳天龍不是到過貴府嗎?”

李煜一笑:“黃大人快人快語,老朽自虧不如呀!”

桑九花騰地站起身,把茶碗一墩,說:“李大人,我可是奉彭大帥之命前來提欽犯的。你反複盤問,難道有懷疑嗎?告辭了。”她扭身便往外走。

李煜是個欺軟怕硬的家夥,他見桑九花動了真格的就害怕了。假如這個黃禮向彭朋告上一狀,他這個四品知府能當好嗎?想到這裡李煜滿臉堆笑攔住說:“黃大人息怒。不是本知府查問,而是近日來連環套,雞鳴山的強人在我府活動猖獗,尤其是九花娘娘女魔頭更是厲害,不能不防呀!”

桑九花止住步,轉怒為喜:“李大人真是治世的能臣,黃禮望塵莫及。”

李煜吆喝一聲:“來人!”

隻見一個家員托着個大盤進了書房。李煜揭開盤上的紅布,黃燦燦一座觀世音的金像展現眼前。

李煜說:“區區薄禮,不成敬意,不乞笑納。還望黃大人在彭大帥面前美言幾句喲。”

桑九花看着純金鑄造的觀音菩薩,笑道:“多謝李大人的一番美意,禮物我收下了,彭大帥那兒好說。”

李煜命章克儉把吳天龍等人提出來過目。

不大功夫,吳天龍一幹人被帶上堂來。

吳天龍障開雙目看見了堂中央坐着的年青俊俏的人,越看越面熟,忍不住大喊:“九妹快來救我!”

李煜吓得“滋溜”鑽進桌子底下。

桑九花拍案大喝:“放肆!這狗強盜八成瘋了,一派胡言亂語,章守備,快派人把他嘴堵上。”

一塊破布塞住了吳天龍的嘴,他不吱聲了。

桑九花指令章克儉把吳天龍等人解押出城,章克儉應喏一聲:“得令。”率人把軟犯押上了囚車。

桑九花把李煜從桌子底下拉出來說:“大人受驚了,我告辭了。”

李煜面如土色:“可吓死人啦!我還以為九花娘娘來劫牢獄呢!黃大人,我已派章守備率一百軍兵護送,望大人過雞鳴山時多加小心。”

桑九花謝過李煜,押着木籠囚車浩浩蕩蕩出了宣化城。出城後,桑九花殺了章克儉,放出吳天龍等人,一同上了雞鳴山。

因為彭朋丢了金印,使桑九花劫了牢獄,康熙知道後,把彭朋全家抄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