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郎朗书声|李剑:我与书城的不解之缘

编者按:清茶一杯,书卷在手。耳畔鸟啼虫鸣,眼前大千世界浓缩在字里行间。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摘录部分临沂籍文学大咖分享他们与书的不解之缘。

郎朗书声|李剑:我与书城的不解之缘
郎朗书声|李剑:我与书城的不解之缘

初识临沂书城缘于女儿。那是2004年的寒假,当时我在老家工作,女儿读初二。为了购买一本课外辅导书《走向清华北大.语文同步导读》,我转遍了临沭县城的大小书店都没得。有朋友告诉我,市里新建的新华书店开业不久,幸许能有。望着女儿渴求知识的眼神,想想女儿小升初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我打算无论如何也要满足她的愿望。那个周末,我驱车来到了位于沂蒙路和解放路交汇处东南角的临沂书城。

远远望去,位于市区中心地段的书城外观设计精美大气,紧贴历史文化名城的主旋律,北依东方红广场,室内以“静雅”为主要基调,整齐而高耸的书架上,排列着各类琳琅满目的图书典籍,让人目不暇接。那时许多人是买不起书的,特别是学生族,但喜欢读书的又特别多,书城很包容,无论买与不买,都可以免费阅读,还免费提供茶水。于是,倚在墙角的、坐在台阶上的,还有席地而坐的读者摩肩接踵,音乐轻柔,和明亮的灯光设计相呼应,更显出空气中流动着的书香的魅力。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在楼上楼下翻阅目录,苦苦寻觅的场景,最终还是在导购员的热心帮助下,找到了希扬先生编著的那本《同步导读》,热爱文学的我还同时选购了几本朱自清、汪国真、沈从文、余秋雨的文集和一本《2003年度获奖散文集》。

拿到书后,女儿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自学不辍,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语文课的青睐。一本好书能够启迪人生,催人奋进,给人动力。2008年高考,女儿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大一的时候,还出版了一部童话集《大森林里的童话》。现在想来,这本书对她成长的影响功不可没。

二十年来,临沂书城与临沂城一样,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市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时常想,能把书城做成"三A"旅游景区的经营者,一定是位高瞻远瞩,有思想,有情怀,敢创新,接地气的开拓者。工作上的交流,让我认识了临沂新华书店公司的总经理赵学莉。在我眼里,她既有知识女性的温文尔雅,又有女汉子的豁达开朗,工作雷厉风行,而又不泛细腻柔和。尤其是2017年以来,她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书城内外在的品位,营业面积扩大到9000平方米,经销各类图书15万种。经营理念方面,她更加注重了与需求的匹配、与体验的交融、与创意的联动,实现了书与非书的互动融合,让读者尽享休闲与读书的快乐。经过五年的努力,书城已成为以图书经营为核心,研学、文创、休闲书吧、特色餐饮、手工创作、智慧娱乐、夜间文化等为一体的全国最美新华书店。

后来家住临沂,闲暇之余,我经常去书城体验那种动中求静的感觉,这里可以漫步,可以思考;可以忘记代沟和参加研学的青少年交流研讨;可以动手参加“非遗手作课堂”、“书·影沙龙”、“美学课堂”等;可以聆听“空中花园音乐会”、“琅琊书声”,一边听曲赏影,一边和朋友们闲聊。我更喜欢坐在临窗的咖啡桌边,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查找所需的资料,偶尔看一眼窗外的车水马龙,感觉这样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知识的营养,是惬意唯美的享受。我喜欢通过读书不断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字水平。常与书城相伴,在书的海洋里徜徉,也养成了我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的习惯,目前,也有百多篇文学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刋刋发并获奖。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如今,各类电子刋物层出不穷,所以少了许多纸质的阅读。但每次走过临沂书城,我依然喜欢慢下脚步,喜欢翻看摆在柜架上的那一排排散发着油墨香味、设计精美、门类齐全的纸质书,载沧桑,显厚重。遇到喜欢的,我还是毫不犹豫的购买收藏。明年,我的散文集即将面世,很想第一时间在临沂书城看到,与书城再续前缘。

作者简介:李剑,笔名苍劲,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临沂市文学院副院长,临沂市作协副秘书长。喜爱文学,擅长散文和现代诗,曾在《中国文学》、巜山东文学》、《飞天》、《青海湖》、《时代文学》、《齐鲁晚报》等多家报刋发表作品百余篇,多篇作品在国家、省级征文比赛中获奖。

郎朗书声|李剑:我与书城的不解之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