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得那年在伊朗

作者:铁巴见闻

伊朗在大多数国人的眼中是一个神秘的国家,也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倚天屠龙记中的拜火教,古波斯,丝绸之路~在以前看过一个大片,“逃出德黑兰”那是我对伊朗这个国家仅有的印象。

16年的时候,葛洲坝集团承建了伊朗鲁德巴水电站工程,我们公司作为主厂房屋面的材料供应商也参与了其中。鲁德巴水电站主厂房屋面为螺栓球网架结构,公司负责设计和供货,也负责提供安装技术支持。所以也有了我的伊朗之旅。

接到通知的时候我还在广东梅州粤电集团施工,时间还比较急,中间只有一礼拜的时间准备。公司还特别交代现场条件比较艰苦,去的时候带点辣酱,咸菜什么的。我想条件艰苦也没什么,毕竟时间很短。我们持的是旅游签证,时间只有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问了一下行程,公司告诉我伊朗也是落地签,需要交一个健康费大概是七十美金就可以出关了 ,没有其他要求。我也没有细问,毕竟也是出过几次远门的人了。就是因为我没细问,公司没细讲差点让我滞留机场,遣返回国。

这次去伊朗我和一个姓沙的同事一同前往。我俩乘高铁到了北京,中午去我弟弟那里吃了个饭,一瓶五粮液三人喝光,晕晕乎乎到了首都机场。行程单上显示是北京到乌鲁木齐再到德黑兰。在乌鲁木齐出关。

飞机上人很少,一觉睡到乌鲁木齐机场,在机场等待了几个小时,然后出关上了南航飞德黑兰的飞机。飞机到达德黑兰的时间是第二天临晨二点半。随着人流办理出关手续,交了七十美金然后在护照上给盖了个章,然后就到了办落地签的地方。我和同事排在后面,等轮到我们办理的时候,我把护照透过窗户交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是一个老头,留着长胡子,把我俩护照翻来覆去翻了几遍,叽里咕噜的说了半天就把护照给我们递了出来,没有贴签证纸。语言不通我俩一句没听懂,这个时候我们这一班的乘客都办完手续去取行李了,只剩我们两人傻狗似的在出镜处呆着。怎么办呢,我给老沙说你在这儿等着,我找个明白人问问。找了半天有个中国导游给我们说到伊朗出关必须要有当地人的联系方式,海关还要打电话核实。原来如此,没人给我说啊。没开国际漫游的手机就是个砖头,没法联系公司。。我和老沙急的满头大汗。我给老沙说只能等了,看有没有中国人和我们一样办落地签,咱们和他用同一个联系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有两个小伙子也来办落地签,我急忙凑上前去问:老乡,你们也是办落地签的吗?小伙子说是,我有问能不能把我俩的一块给办了,我们没有当地的联系方式。我告诉他们我们的情况。两个好心人把我俩的护照也一起递了过去,终于老头在我们的护照上盖上了章。我现在还记得两个小伙子是中兴通讯的工作人员来伊朗出差的。告别了两个小伙子,我俩几乎是跑着去拿行李,已经过了快两个小时,行李还不知道丢了没有。还好,行李已经被工作人员给放到了一边。出了机场,葛洲坝公司德黑兰办事处的接机人员举着牌子正在东张西望,我过去给他打了招呼,他说你俩怎么回事?怎么这么长时间。我说,路上再给你说吧。

记得那年在伊朗

办事处是在德黑兰富人区租的一间别墅,装修的很漂亮。地板全是当地的大理石,有专门的厨师。我俩要在这里呆上几天,等工地的车子到德黑兰办事再跟车去工地。

记得那年在伊朗

葛洲坝集团驻德黑兰办事处

记得那年在伊朗

内景

等车的几天,我和老沙在德黑兰的街头逛了一圈,当地人见了我们就喊“秦”,可能在他们语言中秦就代表中国吧。品尝了新鲜的开心果,也喝了难以下咽的薄荷味酸奶,终于工地的车到了,一个很帅的伊朗小伙子开着崭新的三菱皮卡載着我俩往德鲁巴奔去。

记得那年在伊朗

大街上跑的吉利SUV

出了德黑兰市区,上了高速公路感觉到了中国新疆一样,也是人烟稀少,植被很少,荒漠化的感觉。大概开了三四个小时,车子停在了一个很大的服务区,我们要在这解决午餐,然后继续赶路。那是一家快餐店和肯德基差不多,也是售卖烤鸡汉堡之类的,生意特别火爆。但是口味不太让人恭维。傍晚的时候到达了工地,项目部已经安排好了住的地方,奔波了一天,我俩很快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开始我们在伊朗的工作。

记得那年在伊朗

老沙和伊朗工人

记得那年在伊朗

成了亿万富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