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作者:映画轨迹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的咖啡吧,卢米埃尔兄弟拉开了世界电影的序幕,当时的人们还无法用肉眼辨别《火车进站》中的火车是否真的开进了咖啡吧的放映室,以至于所有人都惊慌失措跑出了放映室。

当然这只是一个影史上茶余饭后的奇闻轶事,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电影的两个属性:消费性与复制性。

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存在极大的不同,所有电影只能通过观众的最后观看方可完成电影的最终使命,否则单纯的录影资料都称不上为电影。

复制性是大多数艺术所共有的特征之一,但是电影的复制性又总能让人沉浸其中,小小的黑屋子中承载着观众无限的梦想。电影的平面空间为我们打造了三维的现实空间,物质现实复原与想象的代入沉浸感给观众打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三维空间。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率先刮起了新浪潮的风暴,虽然香港电影新浪潮远不如法国电影新浪潮那样来的汹涌,但是对于华语电影的发展却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自此之后的两岸三地相继涌现了徐克、侯孝贤、张艺谋等等名导,他们背后所代表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台湾新电影运动和大陆第五代共同撑起了华语电影这片天空。

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发展抛弃了曾经的电影四头:“噱头、拳头、枕头、鬼头”,伴随着香港独立电影机构的发展与繁荣,越来越多的香港导演力图拍出一些更多新颖又创造力的影片。

严浩导演在1978年拍摄电影《咖喱啡》,自此打响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第一枪。徐克于1979年推出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蝶变》,这部电影将科幻与武侠合二为一,号称香港的“未来主义武侠片”。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疯劫》杂糅了悬疑和推理两种风格,将一起真实的凶杀案件改编成电影;章国明导演的电影《点指兵兵》更是将警探与罪犯搏杀的场景用逼真自然的光影展现出来。

三位导演的三部创新之作标志着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正式诞生。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然而此时一直以商业喜剧片著称,号称香港电影教父王天林之子的王晶却未在新浪潮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位。

1981年的《千王斗千霸》才正式拉开了王晶导演生涯的序幕。无厘头搞笑似乎是大多数香港电影共同的特征,当然这对于王晶也不例外。

正如电影学者大卫波德莱尔评价香港电影“尽是过火,尽是癫狂”一般,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短暂的激情过后,好莱坞大片席卷东南亚电影市场,香港本土电影市场陷入了枯萎,其中原因在此暂时按下不表。

王晶导演再次出山救市,拍摄了大量的商业电影拯救了香港行将式微的电影市场,当然自此也被人扣上了烂片王的帽子。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王晶自己也曾扬言到:“色情与搞笑是电影的一个环节,不喜欢可以不要看。”香港电影是众多影迷中的重要一笔,它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种电影形态的概念。

香港,一个被称之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的弹丸之地,在电影的历史上创造了太多的奇迹,衍生了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故事。

纵观香港电影的百年历史,建国后的香港电影开始产生了三地的概念,在此之前的内地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巨大,直到六七十年代后,香港电影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本土特色。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回望港影历史,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

武侠电影是香港走向世界的一大法宝,在香港电影走向成熟之后,胡金铨、张彻、楚原、李小龙、徐克,袁和平等人的努力开创了香港武侠电影的高峰,新式的电影奇观一方面书写了港人内心的忧愁和迷茫。

同时拓宽了香港电影的广度个和深度,同时也为接下来成龙等人所开创的功夫喜剧打下基础。

暴力美学的集大成者吴宇森开拓了香港电影不一样的兄弟情谊,在暴力这层外衣之下更多是去探讨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这个社会的迷茫困惑。

前有张彻,后有刘伟强,暴力武侠片在香港被发扬光大,一方面书写着香港人的豪情仗义,另一方面也让人领略到混乱时期下的香港人是如何乐观顽强地生活。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家庭喜剧片亦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这也展现了港影的主要特点——乐观自信、自我娱乐,前期主要以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的许氏幽默打开了香港电影喜剧片的大门,之后走进90年代更多是以星爷为主的无厘头搞笑喜剧独霸香港电影荧屏。

香港97回归大限前后也迎来香港电影艺术创作的高峰,一大波青年电影艺术人才开始学会反思社会,在娱乐为主的商业电影浪潮中找寻艺术电影发展的新途径,包括陈果、许鞍华、徐克、严浩,方育平等人。

这些导演多数不在香港本地出生长大,有着极为复杂的迁徙成长经历,所以总能用更加敏锐的眼光去看待香港社会的变迁。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的商业娱乐模式打开了香港电影走向世界的大门,港影更多是香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谈政治、不谈人生、不谈社会悲惨、只谈娱乐。

香港电影人将这些社会的种种不堪了化作一种顽强乐观的精神融入到他们的电影中去,娱乐的内核,散发着社会阅读的模式。

美国电影学家大卫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用“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八个字来评价香港电影,顽强乐观是香港人的精神,也是香港电影所贯穿的主题,即使遭遇再多的失望,希望仍是隐隐若若的浮现着......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无下限复制卖座电影让王晶在21世纪终于迎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500万票房的《雀圣》和300万票房的《未来警察》,与15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让所有人都开始感慨王晶到底是否还能拍出好片子。

果然不负众望的王晶在17年拍出了电影《追龙》,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让王晶再次出现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正如《追龙》中提到的:在这世间,生我不能掌握,死我也不能掌握,但生死之间的路,我可以选择。万般带不走,唯有孽随身。

这两句台词出自2017年王晶导演的新片《追龙》,电影制作诚意满满,形式上仍旧是港式传统动作片的套路,精神上仍是港式英雄片的兄弟情谊,中间穿插的长镜头段落更是具有强烈的美感。

拥有强烈的观赏性和感染力,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振奋感,这也是王晶北上拍片后最值得尊重的一部影片,也是王晶对昔日峥嵘岁月发出的激越回响和深刻缅怀。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追龙,在粤语中是一句俚语,意思是形容将毒品放在锡纸上,在下面点上火加热,毒品形成的一股青烟,就像是一条龙。

而这条龙,让瘾君子争先恐后去追逐,所以追龙因此而得名。香港反吸毒运动中曾有标语:“生龙活虎莫追龙”,可知“追龙”一词,应用相当普遍。

《追龙》的上映,让枭雄片再次回归到大众的面前。枭雄片是香港电影黑帮片下警匪片的一个亚分支,枭雄片专指在1990年代初出现的,以香港六七十年代之交几位大探长和黑社会头目为原型的准人物传记片。

但是在本片中,主人公既不是鼎鼎有名的大毒枭跛豪,也不是叱咤香港的总华探长雷洛,影片在极力渲染当时的情感氛围和时代背景环境,从而把两人的发家归结于时代,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通过描写两人成长的艰辛来展现一个时代的动荡不堪。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所以说“成也时代,败也时代”,影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跛豪和雷洛如何涉黑发家,一步步变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那个特殊的时代。

代表影片主要为《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四大探长》,这些影片大多以真实人物真实故事为原型,描写在廉政公署成立前这些黑帮大佬的犯罪行为和早期警队的贪污情况,更有自传性质的色彩。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追龙》用两个小时的时长去描写香港历史上的两位传奇性人物是远远不够的,加上时间跨度较长,所以在展现两位传奇性人物的时候,仅是通过几个简简单单的金钱画面镜头来展现两个人的发家史,所以略小单调。

但是影片的内容重点显然不在于此,所以来讲影片的头绪线索还是有些凌乱,大环境下的复杂社会背景,黑白两道大佬的发家奋斗史,香港人与管理者之间的斗争。

同时又渗透了跛豪的家庭情感,所以总的来说导演内心想展现的格局挺大,但是受制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最终呈现出的版本更多在内容上有些割裂。

上个世纪的香港人民生活环境混乱,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后的香港黑社会横行,警队贪污又比较严重,所以黑帮与警队之间沆瀣一气,造就了香港后期的黑暗生活。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追龙》将历史上的雷洛探长和大毒贩跛豪结合在一起,题材类型属于枭雄片,枭雄片属于黑帮片的一个亚类型,以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为故事原型。

加之历史环境的影响,影片在内容上仍是有较多成份的自传意义,但是终究归尘于大历史环境。

枭雄片的三大气质在这部电影中尽情显现。首先是史诗气概,电影时间跨度较大,从人物的发家到走向巅峰到最终衰败,具有壮阔的历史观,格局宏大。

其次就是历史演绎:香港人对于历史的挂念似乎没有大陆那么严苛,历史就是拿来演绎的,所以说港影的历史片没有那么的枯燥。

最重要的就是犯罪心理:这是枭雄片大火的最重要因素,观众喜欢看的是这些人对于金钱以及政治权利一步步地夺取。

对于个人贪婪心理的无限度放大。更多也是屌丝逆袭的一步步社会化过程,从而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快感,犯罪心理人人都有,只看自己敢不敢做。

在枭雄片中可以看到别人做大做强的感觉是什么,所以说独特的犯罪心理机制导致枭雄片大火。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当然枭雄片一度创造了港影的一种新类型,可惜枭雄片毕竟可挖掘的题材较为稀缺,所以说这股热潮仅持续了两年时间,到1993年之后便改弦易辙了。时过境迁,《追龙》的上映又再度燃起了青年人对于武侠兄弟情谊闯天下的向往。

如果说王晶导演的《追龙》属于诚意之作,那么03年的《黑白森林》与09年的《金钱帝国》更是王晶对于枭雄电影的试水之作,也是非常成功的两部转型之作。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电影《黑白森林》是王晶导演电影的“怪胎”,没有喜剧,不胡闹,虽有点戏仿《无间道》的味道,但是也充满了悲剧的崇高感,讲述了一个黑帮仇杀的宿命江湖,谢贤、吴镇宇、陈小春等老一辈古惑仔式的演员加盟更是增添了不少的悲剧感,这在王晶导演的作品中十分少见。

此后的王晶开始在电影黑帮故事中发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三部《澳门风雨》虽然口碑平平,但是25亿的电影票房更是为王晶的电影打上了深刻的商业标签。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金钱帝国》的出现更是为接下来《追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旁观者的讲述口吻,为观众拉开了香港警界黑吃黑的大幕。

观众可能都会有些好奇,曾经的搞笑王胖子不见了,更多的是严肃与冷酷,金钱与美色,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尺度之大,令观众震惊。

极度写实的镜头将总华探长乐哥的起伏人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从最初的不可一世到结尾的仓皇出逃,人生如戏,不禁令人唏嘘。

枭雄一生的乐哥最终还是逃出了香港,但是在《追龙2》中的枭雄悍匪龙志强最终还是未能逃出法网,在香港与大陆警方的联合追捕,不能不束手就擒。

王晶《追龙2》,隐藏了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史

曾经的钞票满天飞,美女豪车加香槟,以及夏威夷只能成为泡影。龙哥的失败也给王晶枭雄电影画上了圆满句号。

《追龙2》之后的王晶是否还能再分天下,成为真正的电影枭雄,我们仍旧在期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