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营收13亿,净利润亏损3亿,IT设备租赁小巨人冲入IPO

近日,国内DaaS头部企业小熊U租的运营主体凌雄科技递交港股招股书。IPO之前,小熊U租三年八轮的融资速度与规模领先整个行业,身后更是有腾讯、京东以及联想等一众科技巨头加持。不过,纵使“背靠大树好乘凉”,IT设备租赁行业“重资产运营”的模式也让小熊U租面临着成本高、毛利低以及盈利困难等挑战。

营收13亿,净利润亏损3亿,IT设备租赁小巨人冲入IPO

辞掉铁饭碗,创始人出身华强北

公开资料显示,小熊U租专注于满足企业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的需求及提高企业的业务运营效率,提供一揽子数字化DaaS解决方案,包括设备订阅服务、IT技术订阅服务、基于SaaS的设备管理服务及设备回收服务。

2001年,小熊U租创始人胡祚雄的从国企辞职南下深圳,在华强北的柜台中当起了二手电脑销售,在那个普通人月收入普遍在千元的年代,一台6000元的二手电脑的利润便能抵得上普遍人一个月的工资。

2004年,胡祚雄开始在华强北自立门户后,便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在武汉、成都、南京等主要城市跑马圈地,扩张版图。

3C电商迅猛的发展趋势,大大冲击了胡祚雄依靠信息差盈利的线下分销模式。

于是,胡祚雄一边开始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并成为京东的头部POP商家;另一则小熊U租在顺利完成其短租业务的第一个大项目“美特斯邦威的订购会”后,逐渐将服务群体从个人用户转向企业群体,并在2012年短租做到市场第一后,又将注意力放在付费单价更高、租赁数量更多且市场潜力更好的长租业务。

根据灼识咨询,截至2021年,业内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占总市场份额的约7.2%。同年,小熊U租DaaS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3亿元,佔总市场份额的约3.9%,使得小熊U租成为按收入计中国最大的DaaS提供商。

外界更加关注小熊U租背后的股东阵容。

从2018年5月获得A股融资开始,凌雄科技曾获得3年8轮融资的成绩,其投资方既有京东、腾讯、联想等巨头,也有国家级到地方的5支政府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明星”股东不仅为小熊U租带来资金的支持,还在业务提供了许多助力,充分展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

胡祚雄曾表示,三次加持小熊U租的京东带来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整体业务上的协助,可为小熊U租提供仓储管理、物流和配送服务,降低运营成本;利用京东在3C方面的供应链优势降低设备采购成本,以及协助洽谈IT设备品牌厂商的翻新服务、翻新授权及原厂售后服务资源。

公开信息显示,获得腾讯的融资后,腾讯向小熊U租开放了更多资源,比如,将腾讯云的客户导给小熊U租,加入腾讯云SAAS加速器、SAAS技术联盟等。又比如,在获得联想投资后,小熊U租不仅得到了IT办公设备采购上的支持,还得到了联想原厂设备+量身定制的尊享服务及针对性的通用SaaS软件,共享联想全国5000+的服务商资源。

业绩“冰火两重天”

不过,“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小熊U租在财务报表上却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小熊U租营收分别为5.00亿元、10.22亿元以及13.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1%;其中,设备回收服务是其收入贡献占比最大的业务,分别于上述年度为公司贡献了60.5%、74.8%、69.4%的收入。

招股书还显示,2019年到2021年小熊U租订阅设备数分别为23.15万、34.79万和45.53万,复合年增长率为40.2%;

长期设备订阅客户数分别为5068名、6671名和10030名,年复合增长率为40.7%。每名长期设备订阅服务大客户平均贡献收入8.24万元、11.71万元、15.33万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6.4%。

不过,相比之下,小熊U租的盈利能力则逊色不少。2019-2021年期间,小熊U租分别录得亏损6030万元、1.8亿元及4.5亿元,账面亏损逐年扩大。

对于亏损原因,小熊U租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是由于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动亏损。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受公司估值上升影响,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动分别为亏损1010万元、1.9亿元及4.3亿元。

招股书显示,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分别为0.37亿元、1.65亿元以及2.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0%。

由于占据较高规模设备回收服务的毛利率水平较低,加之销售成本较高,使得小熊U租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并不太高。

2019-2021年,销售成本分别为4.2亿元、8.8亿元和11.4亿元,录得毛利率分别是16.0%、14.4%、14.5%。

作为重资产运营的IT办公租赁,小熊U租在资金压力的压力也直接体现在其招股书中,2019年-2021年小熊U租流动及非流动借款结余分别为1.8亿元、3亿元和5.4亿元。截止2021年末小熊U租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合计11.8亿元,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累计18.1亿元。

对此,小熊U租在招股书表示:“主要是由于业务扩张导致融资活动增加,用以支付采购的IT设备。”

与此同时,小熊U租在营收端也面临坏账、设备损毁、无法收回所提供设备的风险。

小熊U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面临着来自客户的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所带来的信用风险。报告期内,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分别约为4740万元、3710万元及5340万元,减值亏损拨备分别占贸易应收款项的5.2%、9%及9.6%。

此前,胡祚雄曾在回答“如何解决重资产危机的危机”时表示,小熊U租的运营模式可以归结为“不做融资租赁,只做经营性租赁;不做个人客户,只做企业客户”,并通过优秀的运营能力、持续提高的运营效率来构建核心能力体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前景很广大,但现实“骨感”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与传统做法相比,DaaS可帮助企业在三年期间内将运营成本降低约10%至30%。中国设备订阅服务的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经历大幅增长,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币52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17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0%。预计2026年收入将达到约人民币731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2.8%。

前景看似很广阔,但现实非常“骨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以2020年收入计,基于用量付费分部的市场规模仅占中国企业办公IT服务市场的2.9%,低于美国市场的53%。另一方面,以2020年设备数量计,基于用量付费的办公IT市场的渗透率为2.1%,而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则高达60%。

“目前而言,国内许多企业还难以放下对物品所有权的‘执念’,IT租赁行业想要发展壮大,用户观念的引导与培育仍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分析,而且小熊U租、易点云等IT租赁企业还涉足租赁、回收、技术服务、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后期的设备管理与维护、资金压力也必定会抬高其成本,其成本最终也会传导至市场。

此外,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或将对IT租赁行业的行情进行冲击。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2109.5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可突破3000亿元。

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云计算本质上也是一种租赁服务,也是通过“按需所取、按需付费的模式”,其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大规模数据管理技术、分布式资源管理等技术,可以降低日常工作对于硬件配置与性能的依赖,在技术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后,其规模化成本远低于实体算力,其也比重资产运营的IT租赁模式要更有发展空间和行业回报。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培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