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长行原创丨我的那些呆言呆语(散文)

周长行原创丨我的那些呆言呆语(散文)

我的那些呆言呆语

文/周长行

回望宅家呆着的日子,断断续续已经三年了。因为疫情,为了疫情,我和许多人一样,几乎随时都要做好老老实实宅家呆着的准备。

说“老实呆着”也不尽然,难免技痒,总想记录下“呆着”的所见所闻。有些现实版的素材,绝对的第一手资料,稍纵即逝,不留下来实在可惜。因而,笔者果真记录下了各种状况下的“呆着”,值得反复把玩回味。

一个“呆”字碰到一个“写”字,居然能让我的生活成为这个样子:写作抗疫。据有关部门披露:一个人健康地呆在家里,就等于为国家节约医疗费少则20万元多到40万元,传染和被传染所带来的损失还没计算在内。如此看来,我的宅家写作,既不用出家门,也不会受传染或传染;既能为国家节约钱财,又能为读者奉献读物,岂不真的是“写作抗疫”!

当然不是天天都在写,至少是“宅家呆着”的时候写得尤其带劲。有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天天都在写,每天都是千把字或几千字不等。写来写去,竟然写了三十多万字了,大都是边写边在网络上发表。耐人寻味的是,其中带“呆”字头,或者不带“呆”字头,却完全是有关“呆”的内容的,总计有三十多篇六万多字呢。因此,我说这些东西是“呆言呆语”比较妥帖。

也可以冠名为“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想想也是,一个人被关在屋里写出来的东西,太像“自言自语”的结晶。也可以叫“喃喃自语”,本人喜欢打腹稿,不少篇什大都是“喃喃自语”着记录下来的。还可以叫“梦中呓语”,不信,你可以试试,独自一人呆在屋里,尤其是写作进入状态时,真的是恍然若梦,如梦如影,日子过得飞快,句句话都够“梦中呓语”的料了。甚至个别章节也有点“窃窃私语”的味道。

兴许还有读者记得,鼠年前夕(2020年1月21日)笔者曾在公众号上发文《人算不如天算,呆在自家过年》,这是笔者关于“宅家呆着”的第一篇文字。其中说到:这安排,那安排,都拗不过老天爷的安排。次日还是公众号上,我又写了第二篇“呆”:《“不测”,是愿望粉碎机》,其中说到: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时我们正准备去武夷山过春节,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击碎了我们的美梦。

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我写了第三篇“呆”:《这个让人喜忧参半的春节啊》,面对武汉封城的严峻现实,我仰天长叹:不是“一个都不能少”啊,而是少了一个大城市,少了几千万人的“春节快乐”呐!

紧接着我又写出第四篇“呆”:《鼠年春节怕热闹》。堪称奇闻,春节不是要热闹,而是怕热闹!很多城市“禁放”,街上静得怕人。文中写道:整个中国都在收敛奢望,力戒放纵,拒绝握手与拥抱,劝退往来和聚会……似有一种千家万户闭门“躲起来”的状态。

哪知,这种“状态”却激发出我不可思议的写作状态。从此咬定“呆”字不放松,“呆、呆、呆”地写了下去。

2020年1月27日,发表了第五篇“呆”,《宅家呆着的日子》,其中写道:呆不住啊,静不下神来呀!思维比任何时候都活跃,精神比任何时候都精神,感叹比任何时候都感叹,忧心忡忡比任何时候都忧心忡忡……接不完的短信,啰嗦不尽的感叹,林林总总的各路消息、各种段子,激荡着百感交集、悲欣交集的情绪和情怀。

新闻舆论也在引导人们呆在家里。我也是跟着感觉走,1月31日又来了第六篇“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是我“躲”在家里的第21天了。几乎是平生第一次憋了那么久。于是便有了关于“呆”字的新表述:庚子鼠年是从“呆”在家里开始的,那么多人的“呆”,那么长时间的 “呆”,那么大规模的“呆”,堪称“举国之‘呆’”的“呆”,不知还要呆多久的“呆”!

说不上有什么预期,也不敢有什么奢望,呆到哪一天算哪一天。2020年2月4日,立春这天发表了第七篇“呆”:《慢生活,快生活,呆生活》,其中披露了一条发现:我们的生活形态正在被病毒逼出另一种“生活”,它相对于人们所经历过的慢生活、快生活,可称之为“呆生活”。我还大胆预测道:“呆生活”迟早会变成人类生活的“常态”,这个世界不知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又有灾难来袭,大概首选的应对之策仍然是先“呆”着或先“躲开”再说……

按说一个人“呆”在家里,一切都可以由个人支配的,然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当我写到第八篇“呆”,即《悲哉壮哉,鼠年之“呆”》的时候,一个网名为@313老兵的朋友(也可能是战友)给我留了个帖子,他对我的每一篇“呆”都大加赞赏,连称“妙妙妙”!我顺手做了统计,8篇“呆”的阅读总量已经过万,跟帖已达80多条。这确实让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几乎是从此之后,我的“呆”不再孤独,有那么多“呆友”天天盼读我的“呆字文”。有些“呆友”主动请缨充当我的啦啦队,提了好多条建议。我写得越发来劲了。

周长行原创丨我的那些呆言呆语(散文)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