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新众泰”仍未面世,“旧众泰”已几近被“肢解”。

最近,有媒体爆出,汉腾汽车即将在4月25日之前完成破产重组,同时其位于江西上饶的一期工厂或将出售给长城汽车。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去年长城汽车已经接盘了汉腾汽车的二期工厂,若此次把一期也拿下,相当于长城汽车完全吞下汉腾汽车的产能。

对于众泰汽车旗下的工厂,长城汽车似乎“情有独钟”。

2020年,长城汽车之前也收购了同属“众泰系”——汉龙汽车位于湖北大治的工厂,进一步开拓了公司在中部地区的产能布局。

事实上,除了长城汽车之外,今年以来,牛创汽车和比亚迪也先后“瓜分”了大乘汽车两座分别位于常州及抚州的生产基地。

而大乘汽车这家由原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之子吴潇成立的公司,事实上也是“众泰系”车企之一。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至此,原本众泰汽车在全国拥有的9大生产基地,可以说已被卖出了近一半。同时,我们也可能看到如今包括大乘、汉腾、汉龙、君马以及众泰汽车在内这5家“众泰系”车企,都已或破产、或亟待重整。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去年10月,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深商”)斥资20亿元成为了众泰汽车的重整投资人。这让众泰重获生机的同时,也让江苏深商背后掌舵人黄继宏的造车野心逐步浮出了水面。

(1)“旧众泰”卖厂求生,回笼资金数十亿?

4月19日,有媒体报道,长城汽车将低价接手“众泰系”汉腾汽车的一期工厂。

若此事为真,这不仅是长城汽车在去年接手汉腾二期工厂之后,再一次出手拿下汉腾汽车的生产基地,还是继众泰汽车临沂生产基地、汉龙汽车大治生产基地之后,长城“吞下”的第四个“众泰系”生产基地。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四个工厂规划的产能分别为:汉龙工厂10万辆、汉腾工厂两期达产为35万辆、众泰临沂40万辆。换言之,长城汽车通过对“众泰系”生产基地一番的“买买买”,扩产了约共计85万辆的新增产能。

虽然长城汽车这几笔交易都做得非常“低调”,没有公开交易的详情,但从目前公开的有限资料中,我们仍能看到这些都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例如今年3月就有媒体曾报道,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3亿资产因无人出价而惨遭流拍,当中包括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周转材料等。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此外,像去年年底,牛创汽车与比亚迪也先后“瓜分”的大乘汽车的常州、抚州的生产基地,价格据媒体报道也就在15亿元左右。要知道,这两座都是彼时大乘汽车意欲投入百亿打造的采用工业4.0标准的汽车科技产业园。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众泰这条“贱卖”资产的路其实走得也不是很畅顺,这当中似乎还有一定变数。

功夫汽车在某司法拍卖平台上看到,湖北大治汉龙汽车公司的相关土地使用权、工厂设备等资产已经流拍了一次,如今即将在4月底和5月初开始二拍,但还是“0人报名”。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公开消息显示,早在2021年10月,长城汽车就与大冶市政府签署了“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根据协议,长城汽车将以原汉龙汽车厂区为基地,整合现有资源,盘活现有资产,预计2022年1月份重装投产,5月份第一台整车正式下线。

如今看来,这则合作或许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大致猜算,众泰在此轮对外贩售生产基地的过程中,回笼的资金保守估计应该有50亿元以上。这对于其去年乃至今年的财务状况,将有着较大的“增色”作用。

据今年年初*ST众泰(000980)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2021年归母净利亏损4亿元-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亿元,已实现同比减亏。

同时,众泰还表示公司在2021年度已完成重整,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预计产生重整收益20亿元-24亿元。

(2)“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熟悉”的造车味道?

重整后的“新众泰”将以怎样的面目迎战市场还未知道,但从目前公开的计划来看,黄继宏在甩卖一大部分资产之后,或将会让众泰“换壳重生”。

对于众泰这位“白衣骑士”,有债权人形容他“在平衡企业、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上极富经验”。

黄继宏在汽车行业最受瞩目的努力,无疑是其拯救了当年濒临退市边缘的庞大集团。彼时在黄继宏的重组计划下,庞大集团终于成功“脱星摘帽”。

从庞大到众泰,黄继宏的造车野心事实上也逐步浮出了水面。因为他如今已经打通了“生产+销售”这汽车产业链中关键的两环。

接下来,黄继宏将计划带领众泰向新能源车实现全面转型。

今年2月11日,众泰汽车买下了君趣汽车,由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00%控股。随后该公司便开始在上海进行大规模的招聘,职位并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相关技术研发岗位,还涵盖政策、制造、人事、品牌传播、项目经理等,而且开出的薪酬还具备一定竞争力。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在功夫汽车看到,这一系列的举措虽然在对外频频展示众泰力推“复工复产”的决心,但在如今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甚至已多少有“产能过剩”的迹象之下,黄继宏能成功复活众泰的几率甚微。

就拿黄继宏成功重组庞大为例。虽然黄继宏同样以出售资产的方式成功把庞大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但庞大这几年的主营业务能力实则不进则退。如今,庞大在经销商界的地位已经由2018年的排名第五滑至2020年的第十九。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目前距离重整完成已四月有余,面对投资者频繁问起的“复工复产”问题,近日,众泰汽车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一直在做复工复产的准备工作,但暂无具体的时间披露。

事实上,对于当下众泰的处境,黄继宏仅是将其拉出亏损泥潭的人,要成功实现自身造血,这公司显然还需要一支有经验的管理团队,而这也恰是行业目前最缺的东西。

毕竟像小米、集度等新造车势力都在疯狂挖人,相比“声名狼藉”的众泰,纵有生产资质以及基地等条件,显然也难以吸纳人才。

再加上重整后的众泰汽车仍是一个“烂摊子”,其虽然2021年重整预计产生收益20亿-24亿元,但最终却还是预亏4亿-6亿元。而且在2019年-2020年已累计亏损达220亿元。

“旧众泰”被贱卖,“新众泰”前途未卜,黄继宏真的能救众泰?

当然,我们也能期待黄继宏能为众泰带来什么“奇迹”,但对于商业版图如此庞大的深商系来说,汽车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目前除了其带来的20亿元,还未看到有什么大手笔的投入

(3)功夫拍案

从被各大车企“肢解”的众泰汽车身上,我们可以窥见当下中国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一个侧面。

“众泰系”的破产,留下的一地鸡毛固然狼藉,但给中国汽车产业留下的反思无疑是深刻的。尤其在当下燃油车销量不断萎缩,新能源车高速发展之下,众泰“由死向生”的挣扎也似乎具备一定意义。

在新操盘手之下的“新众泰”虽然前途未卜,但可以确定的是,“众泰”这一品牌已卒于燃油车时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