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苗族古歌
动感欢快的苗族舞蹈
一支支独特的课间操
在珙县这些学校上演

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的
苗族蜡染之花
在珙县这些学校绽放
接下来
和小编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珙县玉和苗族乡中心小学校
清甜的苗语歌声
回荡在校园里
操场上孩子们
跟随着动感的音乐
欢快地跳着课间操《芦笙舞》
视频加载中...
《芦笙舞》课间操是由该校大队辅导员杨丽娟和另外两位老师创编,他们对苗族传统舞蹈进行深入研究,仔细分解健身操后,根据舞蹈动作剪辑苗族音乐编排而成。
玉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杨丽娟
结合少先队实践活动的育人要求,我校积极开展苗汉双语主持、苗族古歌、绘画等特色活动,推进苗汉融合少先队工作体系,拓展少先队活动空间,在苗汉共育中实现协同共补,互相促进。
珙县王武寨民族小学校
参差六竹管
长芦黄钟涛
短声清微散
舞来随节施
吹去别促缓
王武寨民族小学的孩子们
奏起芦笙迎宾曲
通红的小脸上洋溢明媚的笑容
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民族小学学生 熊飞
我是一名苗族学生,我们学校开展了社团活动,教我们吹芦笙、唱古歌,我们学习得都非常认真且开心,我愿意继续把这份苗族文化传承下去。
珙县罗渡苗族乡中心小学校
要传承好苗族文化
从娃娃抓起是关键
罗渡小学的蜡染工作坊里
孩子们正一手执蜡,一手握刀
在一条白色的棉布上勾画点刻
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
不一会儿就跃然布上
视频加载中...
近年来
珙县在少数民族乡镇学校
创新推进苗汉融合工作
依托社区少工委、学校少年宫
组建蜡染、竹竿舞等苗族活动社团
为孩子们提供了
学习与传承苗族文化的平台
玉和小学老师 苗族文化传承人 陶兴艳
作为苗族文化传承人,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是我的责任。传承苗族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学校通过少年宫活动还有社团活动开设了苗族文化特色课程,通过这些活动把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下去。
珙县是少数民族待遇县
有2000多名苗族学生
苗族同胞2.7万余人
苗族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如今孩子们在学校
有专业的老师为他们授课
通过更系统性的学习
把苗族特色文化创新发扬传承下去
共青团珙县县委书记 李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邀请苗族学生的家长共同参与到少先队活动中来,传承和发扬好苗族文化,让大家在活动中互相理解、互相融合,形成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少先队工作模式,让少先队员从小树立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的意识。
在苗族文化弘扬传承工作中
珙县依托校园少年宫等阵地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
有力促进苗汉文化融合发展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本文首发于珙县发布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来 源丨珙县发布微信
审 核丨郭艳
责 编丨张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