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声音|春来正是读书天,可你知道怎么读?

声音|春来正是读书天,可你知道怎么读?

(图据人民日报)

翁贝托·埃科讲过:“不读书的人,他所经历的只有属于自己的那一辈子,而读书的人,他将经历五千年的光阴。”从甲骨文到简帛,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手工雕刻、抄写到印刷,再到现在的“复制粘贴”,阅读的介质在发生变化,但它却始终是我们了解世界,理解世界的通路。明天,是世界读书日,本期《声音》栏目,三位评论员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与大家一起聊一聊读书的方法。

A 评论员张舟:阅读就是一次云游

无论哪一个时代,阅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纵然是在如今这样一个由突发的、即时的信息所建构的世界中,阅读仍然是人们保持思想敏锐、通向内心自由的最好途径。对于我个人来说,阅读就像是一次漫无目的的云游,每一个阅读的人,都可以被视为即将远行的旅人。尽管开启这段旅程的动机,或是为了兴趣,或是为了成长,又或是迫于现实。但阅读却始终给予我们拥有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和世界的机会,让你我得以脱离日常生活的乏味,探索未知,收获全然不同的体验。

所以,与其将阅读作为一种工具,倒不如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毛姆曾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我们的生活与环境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仅仅在自己的专业中达到精通,远不足以应付瞬息变化的世界。因此,一方面,我们不必要拒绝碎片化的阅读,因为这能够不断拓展我们的思想领地;而另一方面,我们仍然有必要在阅读中注入思考,让思想更具深度。如此,才能让我们察觉周遭那些细微却重要的变化,拥有直面现实的智慧与勇气。

言及于此,我想起了作家托尔金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云游的人并非都迷失方向。”那么,只要你在阅读,就绝非是在虚度光阴。因为阅读是一个不用刻意追问意义和探寻目的的事。无聊时可以阅读,喜悦时可以阅读,悲伤时也可以阅读。只要你开始阅读,人的思绪就会被置于一个无穷大的空间中肆意驰骋,而俯仰之间皆是珍宝。无论我们在阅读中的收获究竟有多少,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距思想和内心的自由又进了一步。

声音|春来正是读书天,可你知道怎么读?

(图据人民日报)

B 评论员马玉宝:书,用来“听”还是用来“看”?

当大家在谈论读书时,其实也不再限于自己读,形形色色的听书类APP,让“有声书”成为很多人的选择。通勤路上、临睡之前,打开一本小说听一听,不耽误做事,还能有效利用碎片时间。

但是不是真的有效?或许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因为对于这一类“读书”,很多人的反馈是,听的时候挺好,但就是有个问题——记不住。

原因有很多,比如,“听书”往往是伴随性的,也许手边正在干着别的事情,大脑正在“后台运行”,一来二去,也就成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再比如,“听书”是线性的,你必须一个字一个字,从开始听到最后,才能知道这一段的大意是什么,而如果错过了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又没法及时倒回去听,心里就会想之前讲的是什么意思,也就成了“顾到头顾不到尾”。

相比之下,文字就有优势了。看书的时候,人是更专注的,毕竟,你没有办法一边做家务,一边看书;而文字,又是非线性的,对于一本书,可以翻阅、浏览,可以精读、标注,也可以跳着读,来回读,文字打破了线性,也真正提高了效率——同样的信息,视频或者音频也许需要一分钟讲完,放到文字上,可能就是用眼睛扫一下就明白了。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人更多的感官需求。以前看文字,现在听声音,看视频,是大势所趋。但要知道,声音、图像还是文字,各有优点,也各有短板,彼此之间应该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压倒一方,一方替代一方。正如有了电视,广播还在,有了广播,报纸还在,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发展。

所以,书用来听,还是用来看,你有答案了吗?

声音|春来正是读书天,可你知道怎么读?

(图据人民日报)

C 评论员陈仕印:好读书,要求甚解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读书是一件很个人化和私密性的事,喜欢读什么、读法是什么、读出了什么,基本上是由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和专业背景决定的。

真正的读书,不是照单全收,也不是盲目采用别人的读书方法,更不是只在世界读书日这天才会重视阅读。真正的读书,是尽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日拱一卒地去实现思维升级、性情涵养和知识拓展的阅读目的。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一种读书方式。但在信息泛滥、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时代,浮光掠影的碎片式阅读,可能汲取不到真正的营养,还白白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尤其对成年人来说,在干扰项较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去粗取精,把有限的精力倾注在最有价值的书上,这些书所搭建的逻辑框架和底层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工具。

作为新闻评论工作者,我们每天会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热点新闻看似眼花缭乱,其实绝大部分都可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的理论,去分析、解释和点评。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些领域最经典的那一两本书找出来,以“求甚解”的阅读方式啃掉。

比如,萨缪尔森是西方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将众家学派融会贯通,在《经济学》一书中对生产、消费、垄断、歧视等常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了通俗又专业的论证。与其泛泛而读十本书,不如精读一本触类旁通的经典书,两相比较,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是差不多的,但精读的收获或许更大。社会学、政治学领域也有这类必读书。

读书要有量,但更要有质。对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书,都是精读过的书。在这个娱乐化、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时代,读书求甚解,显得不合时宜,但我还是认为,读书不能太浮躁,不能贪多求快,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评论员 马玉宝 张舟 陈仕印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