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作者:鹿楠

2014年10月,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5周年,王昆一身素雅的装扮坐在大会堂的一侧。

老艺术家们和学生将她簇拥在中间,一群人合唱了慷慨激昂的《农友歌》。

这时候的王昆已经是89岁的高龄了,拒绝了导演让她对口型的好意,坚持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这次献礼。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照片中的王昆嘴角微微带着笑意,让人想不到她现在的心中埋藏的痛苦。

当时距离她老伴的去世不到一个月,而她也将在两个月后追随老伴而去。

王昆被学生怨恨过,也被两个儿子埋怨过,在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几十年的心结。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是大陆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1925年出生于河北唐县。

那个年代有很多的陋习,很多女性连选择的自由都没有,就如一片叶子顺流而下一般过完一生。

好在王昆有个开明的母亲,不让她裹脚也不给她打耳洞。

“女孩子也能撑起一片天,凭本事吃饭。”

母亲的这句话给她幼小的心灵拨开了一片迷雾,也埋下了一颗种子。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那时候只有极少数或者不愁吃喝的家庭才会让女孩子去读书,她的母亲偏偏从牙缝里省下了钱将她也送到了学堂。

王昆珍惜着课堂上学到的一切,她对知识求贤若渴。

最喜欢的就是音乐课和语文课,老师也夸她有一副好嗓音。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二十年代风雨飘摇,不知道哪一天就会遭遇危险。

1935年河北被占据,在三叔王鹤寿的影响下,10岁的王昆已经有了要为国家做一份贡献的觉悟。

12岁的时候就加入了自卫队,然后又加入妇救会。

虽然年龄没有说服力,但是她有一副好嗓音,每次她站在一片空地上开始唱歌,周围的人会渐渐被吸引着停下脚步。

其他同事就趁机做宣传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13岁的王昆正式成为宣传部长,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小歌手。

她的任务就是凭借自己的好嗓音,用歌声激发人们不放弃的精神。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1939年4月,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河北唐县,带队的人叫周巍峙。

刚来到唐县就有人告诉他,这里有个女干部唱歌很好听。

他本来也是个喜爱音乐的人,听到这话顿时很感兴趣,找了个时间就去听这位小歌手唱歌。

当听完这个比自己小了9岁的小女孩唱的《松花江》立即起了惜才的心。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1939年,王昆又加入到了西北战地服务团里,周巍峙成了她的“师傅”。

加入团里之后就意味着要跟着团到处跑,也就是要离开家乡。

王昆毫不犹豫地穿上了军装不畏惧任何艰难,小个子里倒是有一股子的拼劲,她们一群人走遍了各地去慰问演出,给当地的武装部队打气加油。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王昆和周巍峙相处得越来越好。一个倾心对方的才华和温柔性格,一个喜爱对方一股子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1943年,俩人结为了夫妻,也入了党。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为了向“七大”献礼,创作了以“白毛仙姑”为原型的《白毛女》。

其中女主角喜儿是个出身贫寒但喜爱唱歌的人,原本安排的演员是林白。

结果在排演节目前这位女演员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演出肯定是不能去了。

还能谁来担任这个喜儿?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一群人商量了半天,突然想到正在鲁迅艺术学院进修的王昆。

这时候人们胜利了,服务团自然也回到了延安,她也被安排去进修增强见识和技巧。

得到这个角色之后王昆没有一丝怯懦,抓紧时间钻研角色的性格和细节。

在演出这一天台下坐的都是领导,平时再大大咧咧都会有点紧张,周巍峙站在她身边鼓励她:“你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不要怕你一定能够成功的!”

她在丈夫的鼓励下平复了激动的心情,随着一声高亢的歌声拉开了演出的帷幕。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这一场演出她获得了全体领导的一致好评,观众的泪洒现场的同时掌声也经久不息。

为了这场演出首长还特许王昆能够吃两个鸡蛋,听到这话的领导感叹道:“你们太辛苦了,等我们将来有条件了一定改善大家的生活。”

得到领导们的好评和观众的掌声,从此白毛女开始在全国各地公演,王昆凭借着“喜儿”的歌声传遍了千家万户。

1949年,周巍峙担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央歌舞团团长等职位。

王昆也先后加入了中央实验歌剧院和东方歌舞团,成为了团里的台柱子。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196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一群艺术家们又创作了《东方红》。

其中的《农友歌》由王昆担任主唱。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当然中间也有过动荡,十年的来临让王昆夫妻俩还有长子周七月被关到监狱里。

等到领导三次质问为什么将艺术人才关起来,夫妻俩和孩子才在1976年重见天日。

这段时间没有凉了他们的心,反而更积极的创作作品。

王昆也在这段时间思考了很多关于音乐的未来发展,她觉得不能只局限于红歌。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开始鼓励音乐多元化,摇滚界的崔健,就是她挖掘到的其中一匹千里马。

她亲手将摇滚歌曲送上了舞台之上,任凭台下多少人斥责靡靡之音愤怒离席,她仍然鼓励崔健:“不要理会质疑,继续唱下去。”

摇滚从此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年轻人最爱的音乐类型。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崔健的《一无所有》她就公开赞扬:“我是把这首歌当成爱情歌曲来听的,里面的歌词不是很好嘛!”

一个刚经历过黑暗10年的人还能如此直言不讳,崔健也为自己找到伯乐高兴。

一次在台上表演得兴起,崔健提起这件事,这个大男人忍不住激动地说了句:“我恨不得管王昆叫妈妈。”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一生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帮助过的新人更是多如牛毛。

对于程琳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陌生,但是她唱的《小螺号》、《酒干倘卖无》让人记忆犹新。

而原本她是二胡演奏员,是王昆发现了她歌唱的天赋和嗓音良好的条件。

王昆对她耐心地指导,程琳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国内第一批流行乐歌手之一。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除了学生之外,还有许多被她“随手”帮助过的人。

费翔登上春晚的那一年,观众只看到了他后来的火爆,却不知道他差点就上不了台。

那段时间国内对于资产阶级作风很抵触,费翔一副混血的脸蛋,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贵公子。

是王昆力排众议,让费翔成为了全年龄段的全民偶像。

我们现在看到的龚琳娜自信大方地开创了新的歌唱方式,但是她也曾迷茫过。

《忐忑》这首歌刚听到的人都会觉得奇怪,甚至皱起眉头。

王昆是第一个给龚琳娜鼓励的人,让她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随大流。

她的眼光是超前的,也是包容的。

她不在乎你的出身,也不在乎你是否不能被这个时代所接受,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她的学生,接受她的指导。

有教无类就是这样的吧?

她对待学生像子女一样,但是也有人怨恨她,恨得吃不下饭睡不了觉,而且将这颗种子埋了20年。

这段20年的恩怨又是怎么一回事?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李玲玉被誉为“甜歌皇后”,她还是《西游记》中风情万种的玉兔精。

作为东方歌舞团的一员,也是王昆的学生,李玲玉对于老师的感受和所有人都有所不同。

她擅长的每首歌都是甜蜜的曲子,当然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她是由国家颁发的金唱片奖获得人,磁带销量实打实地超过了几千万盘。

但是团长王昆却对她说:“不要只局限于甜歌这个领域,要多方面发展。”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轻易探索未知的区域让李玲玉很无措,时间久了甚至开始怨恨自己的老师。

她觉得自己在当前这个领域发展得很好,没有必要转型,风险太大。

到了后面,李玲玉因为个人问题想要辞职,王昆惜才想要挽留她。

当时劝她转型走出安逸圈,现在又不让她走,种种事情夹杂在一起俩人起了争执闹得不欢而散。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20年后,在李玲玉的生日会上听到恩师给她的留言,已经五旬的她当场落泪。

也说清楚了当年的心态:“王琨老师,过去在东方歌舞团的那个日子里,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的怨恨你,以至于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难受了很长很长时间。”

时光转眼二十载,李玲玉才明白老师早就看透了最本质的问题,她确实需要转型。

虽然甜歌火了很长一阵子,但是后来人们也就听腻了,这时候再转型也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接受。

兜兜转转又唱回了甜歌,但是总被人说吃老本。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如果当年她听老师的话,可能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的风光,可能也是德高望重的歌唱艺术家了。

李玲玉开始向老师道歉,说自己这么多年从国内到国外,无论走到哪心里都是把自己当做东方歌舞团的一个演员。

这份相隔了20个春秋的“怨恨”终于吐露了出来,不过相信王昆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

对待学生她都是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哪里有母亲怨恨自己的孩子的呢?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这一生桃李满天下。

事业上问心无愧,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家人。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和周巍峙有两个儿子,取名叫周七月和周八月。

从出生开始,这对兄弟就看着父母忙碌的工作。

年长的周七月早早就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从小就会学着照顾弟弟。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只是有时候也会羡慕母亲的那些学生。

在他们看来,母亲会给学生做好吃的,给他们零花钱。

郭蓉去他们家住的时候,母亲还将自己一条最喜欢的皮裤送给她御寒。

他们羡慕的眼光时常留在母亲和那群学生身上。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1998年,王昆从艺60周年演唱会上,周七月准备了一篇题为《从侧幕看妈妈》文章。

“妈妈不称职,家庭观念不强,事业心太重,在工作上不甘落后。”

短短几句话让王昆泪如雨下,丈夫周巍峙站在一边苦恼妻子和儿子的关系。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他们的工作确实很忙,孩子年龄还小不太能理解,他们有时候也想抽空多陪陪孩子。

只是当事情轮到自己手上的时候,他们总是忍不住把自己的小家排到后面。

两个孩子就是这样互相帮助着长大的。

没有母亲给他们开家长会给他们做饭,也很少来接他们上下学。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这种情况,到了儿子们结婚成家之后才有所缓解。

年事已高的王昆放缓了工作的脚步,时常打电话给孩子们叫来家里聚一聚,两个儿子也一直都很孝顺。

他们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也知道他们是在忙更伟大的事情,母子三人的感情在晚年开始变得温馨起来。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2014年9月,周巍峙因病住院,对于丈夫她也是心怀愧疚的。

年长她9岁的周巍峙一直很支持她的决定:“你要是看到有什么好苗子就收下来,不要在乎钱方面的问题。”

他总是这样默默陪在王昆的身边,没有一句怨言。

结婚之后两个人工作都很忙,虽然感情没有淡,但是温馨的时刻总是比普通人少了许多。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周巍峙住院的那段时间,学生郭蓉来看望两人。

坚强开朗的王昆也忍不住紧紧地抱着学生落了泪,她后悔没有多陪陪丈夫。

9月12日,相濡以沫了70年的夫妻终究天各一方了。

享年98岁的周巍峙临终前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他想看到他们消解心中的埋怨那一刻。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王昆曾半开玩笑的说:“将来一定要走在老伴前头,哪怕提前一天也好。”

她无法面对老伴离去后的生活,可是她还有未完成的事。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2014年10月,王昆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5年献礼,完成了最后一次精彩演出。

11月21日,她突然头部剧烈疼痛,被家人送入协和医院抢救。

孩子都围绕在她身边,两个儿子在母亲耳边诉说:“我爱您。”

一滴泪从她眼角划过,这份有过裂痕的母子情修复圆满。

当天晚上一代艺术家王昆阖然离世。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更相信她是追随自己丈夫而去的。

俩人相伴了一生,在天上一定还紧紧将手牵在一起。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200位亲友学生前来吊唁。

在灵堂前,学生们唱起《白毛女》、《北风吹》等王昆的代表作。

用歌声送这位伟大的音乐艺术家一程。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给了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简朴但是给学生们从不吝啬。

2018年,王昆寒门学子助学基金发放,她的肉体离去了但是精神长存。

她的精神将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王昆:被李玲玉怨恨20年,与丈夫同年去世,弥留之际终于解开心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