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作者:心海一隅(爸妈精读作者)

进化妈:养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选择生下孩子,就会倾尽所有把孩子养大,那是一份甜蜜的负担,更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今年纽约大学的学费是56500美金,儿子开学前我们一次性缴纳好了,但我已经接到通知接下来要涨到80878美金,相当于涨了40%多。”

“儿子住在曼哈顿片区一室一厅的公寓里,每月的房租是5000美金,加上租房需要缴纳的中介费和各类保险费,一年下来住房支出就超过40万元人民币。”

这两段话来自杭州的方女士,她的儿子小梁14岁时就被她送到美国读初中,6年后的小梁已经是纽约大学的大一学生。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虽然方女士的家庭在杭州算是收入中上的家庭,让儿子从初中就出国留学,在观念上是超前的,但经济上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从学费到住宿费再到生活费,小梁每年的花费至少在百万以上,方女士算起这些年的经济账,心里有懊悔、庆幸、感叹,可谓五味杂陈。

逐渐长大的小梁, 能够体谅父母供自己读书的不容易,为了节省开支,慢慢学会自己做饭,还打算与同学合租来省住宿费。

从采访中我们也看得到,由于年龄小,没有任何独立生活的经验,小梁刚到国外时倍感孤独,也让方女士十分担心。

但是方女士坚定地说:“不考虑值不值得,海外教育和国际视野,对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是一辈子的财富。”

当了父母以后,我们都知道要养大一个孩子,需要付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付出,那么应不应该考虑这些付出是否值得呢?

其实,大部分父母都明白的是,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养孩子,尤其是金钱方面要量力而为,才能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养孩子要考虑经济实力,否则伤害的是两代人

去年,网络上一段留学生因为生活费不足辱骂父亲的微信截图,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慨。

发帖的女生在西班牙留学,她爸爸每个月的工资是1.3万元,要给女生1.1万元做生活费。

父女俩发生争吵的时候,是因为女生没有钱吃饭了,就用爸爸的信用卡消费了几十欧元,爸爸却误以为女生在额外花钱。

女生因此很是生气,就把聊天截图发到好友群里,还用“死妈的”这个词加上爸爸的名字来辱骂爸爸是“恶心玩意”。

父母费尽全部的钱财供女儿上学,换来的却是如此丧失良心的辱骂吗?父母的心一定被伤得透透的了。

事情发酵后,在网络一边倒的批评下,女生终于承认自己做错了,表示会反思自己的言行。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其实这件事更应该给父母们警醒,如果家庭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孩子出国留学,当初为什么不选择更匹配的学习方式呢?

在前一段时间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以及各种物价来估算各种育儿费用。

总体来说,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其中城镇家庭为63.1万元,农村家庭为30.0万元。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处于一线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为96.9万元和102.6万元。

这些数据实在是太惊人了,想一想我们每个家庭的年收入状况,真的需要警醒一下,养孩子不能倾其所有,不仅累坏了父母,更容易养坏了孩子。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养孩子花钱的正确姿势应该是这样的

想起前几日,跟好朋友们一起聚餐。

谈到响应国家号召生三胎的话题,我们才发现,在座的五个中年女人都没有资格,因为我们连二胎还没有落实。

曾有一位朋友,前两年动过生二胎的念头,但是一想到每年花在儿子身上的各种兴趣班、吃穿用度的费用,立马就熄灭了蠢蠢欲动的小火苗。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身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养育,这样想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掌握花钱的正确姿势,才能养得起、养得好孩子。

首先,根据家庭收入,规划每年养孩子的费用。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经济数据,其中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为47412元,农村居民为18931元。

以我生活在东部沿海小县城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家庭的年收入在十来万左右,与全国的人均数据还是相匹配的。

每个家庭都要做详细的财务规划,根据一年的总收入来确定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范围,一般不要超过家庭总收入的一半。

每年12月底,还要及时汇总孩子这一年的所有费用,评估是否超出预算,及时调整下一年的费用总额范围,确保不影响家庭的和谐相处。

其次,根据孩子年龄,调整养孩子的费用内容。

孩子在一天一天长大,需要花钱的内容也在不断改变,比如学龄前以吃喝拉撒的费用为主,学龄后以学习教育的费用为主。

我闺蜜曾跟我吐槽,她儿子刚进入高中,学费、住宿费开学就交了不少,各科教辅资料费用 又是一大笔钱,吓得她赶紧看看家里的存款,生怕供不起儿子这三年高中。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指出,0-2岁孩子平均每年养育成本是2.2万,3-5岁孩子是3.4万,6-14岁孩子是2.2万,15-17岁孩子是2.6万。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很明显看得出来,孩子的年龄越大,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逐渐增加学习教育的费用,为培养出色的孩子奠定基础。

第三,根据经济实力,合理选择孩子的消费档次。

看到一位微博博主写道:“据不完全统计,蛋壳在各种商场大概有20+会员卡了,今天又多了两张。”配图上的孩子看上去也就3岁左右吧。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很多父母秉持着“只要孩子喜欢就买”的消费理念,甚至给孩子办一大堆各种游乐场的会员卡,还有买一大堆高档的娃娃、汽车等玩具。

冲动消费要不得,更不能因为孩子“想要”就掏钱,父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选择适当的消费档次,不能为此拖累了家庭经济。

只有懂得量入而出的道理,并且经得住孩子的闹腾,父母才能守得住给孩子花钱的底线,确保每年养孩子的费用不超标,逐渐积累家庭财富。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一位名叫“蘑菇的第二个故事”的微博博主记录说,她最近太忙,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一早起来帮孩子清理书包检查作业,然后亲亲孩子的小脸小脚。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养孩子的意义,“就是哪怕生活再苦再累,但有这个小东西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又充满希望!”

致家长:养孩子不止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心思

真的是这样,养孩子不是只给孩子花钱,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花心思陪孩子一起长大,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安全感。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已经是一个12岁的小小少年了,这12年来我跟老公亲力亲为,从吃喝拉撒和学习教育,每一步都尽力而为。

我们给孩子买普通的奶粉、平价的衣服,给孩子报书法和钢琴的兴趣班,该花的钱从不吝啬,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每天下班后和每个周末,我们带孩子一起阅读、运动、游戏,在亲密陪伴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良好性格。

曾经看过一句话说:“生孩子是一种责任,养孩子是一种义务。”

养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选择生下孩子,就会倾尽所有把孩子养大,那是一份甜蜜的负担,更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作者简介:心海一隅,富书专栏作者,文章: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