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作者:飞纳电镜

最近上海的朋友都收到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而乐观的上海市民“自嘲”的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全家捅”。

上海“新三件套”朋友圈刷屏!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同事群里都问:你“全家捅”了吗?

而,“我是小队长我骄傲” 刷爆抖音!

当飞纳小编收到试剂盒的时候,好奇心上头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这玩意儿,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吗?真的可以测出病毒吗?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等等...包装纸上写了...胶体金...

胶体金是什么意思?这里面有金子?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好奇心是最不能忍的,马上搬出我万能的飞纳电镜看一看,“抗原试剂,胶体金,到底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拆开试剂,嘿嘿,顺利找到“胶体金”,这个颜色也不是“金黄”的嘛?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先不管了,1-2-3 上飞纳电镜!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1 分钟后...咦,原来长这个样子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胶体金垫:放大倍数:200X

不是说是金子吗?怎么是纤维状的?… 不死心,继续放大看看,放大倍数到了 5千 倍,哇!这些密密麻麻的是不是金子啊?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胶体金垫:放大倍数:5,000X

继续放大,放大,到了 5万 倍,终于看清你的庐山真面目了,一打能谱,还真是金。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胶体金颗粒,放大倍数:50,000X

只是这个金子尺寸是不是有点小?

不死心,搬出来我们的颗粒统计分析测量系统,我要统计统计。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对胶体金颗粒进行统计分析

这下死心了,原来胶体金的“身材”只有 20-40 纳米,掐指一算,一个试剂带的金子还没有你支付宝领的多。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我是小队长我骄傲,我要拆个“小队长”来看一看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再次使用飞纳电镜进行观察,这里红色的 C 线,在镜头下,是由一颗颗纳米金沉积而成。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至此,小编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了抗原试剂盒的工作原理: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我们在扫描电镜低倍下看到的纤维状的胶体金垫呢,这块垫子上固定着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金标抗体(我们观察到的金颗粒是金标抗体的一部分),用以显示抗体在测试条上的位置。

抗体检测时发生了什么神奇的过程呢?

  • 全家捅:两个鼻孔各捅 15 秒,获得样本
  • 混均匀:将棉签与缓冲液充分混合,静置 1 分钟
  • 盖上盖,滴三滴:缓冲液通过毛细作用流过胶体金垫,带走胶体金垫上的金标抗体。

如果样本中存在病毒,就会与金标抗体结合,形成金标-病毒复合体。继续流过 T 线时,会遇到 T 线处“埋伏”的第二组抗体,称为 T 线抗体,T 线抗体也会与病毒结合,形成金标-病毒- T 线抗体复合体,在 T 线位置沉淀并显色,测试结果呈阳性。

如果样本中不存在病毒,金标抗体不会与 T 线的第二抗体发生结合,也就是说不会在 T 线处沉积,T 线不显色,代表结果是阴性。

而 C 线有第三组抗体,称为 C 线抗体,它们不是用来检测新冠病毒的,是用来捕获剩余的游离金标抗体的,出现横线代表结果有效。

大家也不用这么复杂的记住 T 线 C 线,只要记住:抗原检测结果一条杠是阴性,如果出现两条杠“中队长”,就是阳性。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了“中队长”,千万不要拿着找人去解读!谁见了谁就是密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并立即电话居委上报!

请“宝宝”们把这篇文章传播出去吧:

如果你是父母,可以耐心地跟孩子讲讲抗原试剂的奥秘,告诉他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神奇的材料让病毒现形的,说不准会为孩子种下一颗向往科学的“好奇心”种子。

欢迎转发给你中学时期的生物老师,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抗体,抗原的区别。

如果你是个科学家,欢迎把文字传播给你的同行,飞纳电镜确实是纳米材料表征的好工具哦。

但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你的传播,可以让看到这篇帖子的所有人,在收到抗原检测试剂的时候,更好地,按部就班地把检测工作做好,可以让我们更早地把病毒消灭掉!

全民抗疫!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上海加油!中国加油!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最后附上抗原自测流程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家捅”|抗原试剂盒里还有金

引用文献

  1. 《抗原检测出现两条杠怎么办?一文解读抗原和核酸检测的差异》--“一节生姜”
  2. 《揭秘!抗原检测中使用的“胶金体试纸条”是什么?》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