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留下遗言,原来家人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作者:蜀地小青年

于娟的前半生确实是励志的代表,她在30岁的年纪就已经拿到了复旦博士学位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生。

2011年,这位一直被光环笼罩的女神被死神拉下神坛。于娟因为乳腺癌晚期在上海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所有的不舍和反思都跟亲情有关。

她说:“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买房的钱给父母买一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爱的人在一起,就算是蜗居也很温暖。”

她曾经对母亲说挪威的森林很漂亮,想把漂亮的森林搬回国内。

于娟去世之后,她的母亲舒平继承了女儿的遗志。余生都在九仙山植树造林,这是女儿的愿望,这个愿望我来帮她实现。

如今已经到了2022年,当年九仙山光秃秃的石头上已经郁郁葱葱,周围长满了茂密的树木。

舒平把这片森林取名叫做“挪威的森林”,这片森林的每一颗树木都寄托着母亲对女儿的思念。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留下遗言,原来家人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于娟生前照片

今天作者就带大家回顾于娟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乳腺癌这个病一般都是40多岁才是高发期,于娟年纪轻轻怎么会患癌?其实这跟自己的生活有着离不开的关系。

于娟1978年出生,是个漂亮的山东女孩。家境殷实,父亲是当地酒店的一星级厨师,母亲则是外贸公司的职员。

父亲是个大厨,于娟从小就没缺过好吃的。于娟也是个十足的吃货,面对美食总是抵挡不住诱惑,吃到自己满意为止。

普通人家或许一辈子也吃不到的海鸥,五步蛇,驯鹿,熊胆等,于娟全部都尝试过。

这样的家庭自然少不了家庭的培养,于娟考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就是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给了于娟美好的回忆,因为她在这里遇到了比自己大六岁的丈夫赵斌元。于娟性格比较活泼,平时追她的男孩子可能都是排着队的。

于娟这样心高气傲的女孩子又怎么会看上资质平平的男生的,她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学长赵斌元。赵斌元当时还是单身,很快也被于娟活泼开朗的气质所吸引。

两人相识半年之后赵斌元主动表白于娟,于娟当时也答应了赵斌元的追求。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留下遗言,原来家人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着梦想,一起规划着未来。每当两人想起一起构想的蓝图,都会浑身充满着干劲,一起向着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2000年,赵斌元和于娟登记结婚。

毕业之后赵斌元选择留校任教,于娟则找了一份软件公司编写文案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于娟并不满足,这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实在是相差太大。

其实自己一直有一个复旦梦,于是心里盘算着报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丈夫赵斌元其实并不想妻子这么累,但是看着于娟期待的小眼神。他并不想打破于娟的梦想,还是支持于娟考研。

于娟参加考研明显比以前忙了很多,每天忙着学习准备考研。但是第一次她失败了,面对失败于娟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二战。

她把房子租在了复旦旁边,每天还是专心致志的学习。终于在第二次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同年9月开始学习。

于娟终于圆了自己的复旦梦想,每上升到一个高度,就会想着更上一个台阶。于娟就是这样的人,她为了硕博连读每天找课题,学习,经常加班到大半夜。

在此期间,夫妻两个总是离多聚少,但是丈夫赵斌元从来没有过抱怨。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留下遗言,原来家人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2004年,于娟得到一个前往挪威留学的机会。于娟跟丈夫商量到底是去国外留学还是在国内工作,丈夫为了不让妻子留下遗憾,支持她去挪威求学。

2007年,于娟回国之后积极投身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当时上海的房价疯涨,朋友建议入手一套房子。于娟跟丈夫也想有自己一个温馨的小窝,于是首付8万元在上海按揭了一套房子,每个月是房贷是2000多元。

回国之后不久,于娟发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但是即便是怀孕,于娟还是片刻不敢休息。她积极投身到复旦的教学当中,每天都是忙到半夜才睡觉。

她很焦急,每个月的房贷,还有今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都被于娟考虑到了。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留下遗言,原来家人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于娟的前半生一直在忙碌中度过,完全没有意识到身体透支这个问题。她本来还想生一个女儿,这样自己的家庭就是儿女双全,生活也算是圆满了。

但是这一切都在2009年的一次腰痛戛然而止,那天于娟突感身体疼痛。

出于对身体的考虑,于娟到医院进行了检查,但是一直没有检查出具体的病因。于娟也没想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距离自己腰痛过去两个月,于娟的身体终于发出了“最后通牒”,她被推进了医院的急救室抢救了三天三夜。

医生虽然把她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但是另一个噩耗再一次降临,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身体里面的每一根骨头都已经变黑,癌细胞已经到了无法阻挡的地步。

医生只在死神手里争取到了两年的时间!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留下遗言,原来家人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每天忙忙碌碌的于娟终于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停下了自己手中的工作,也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医生现在只能进行保守治疗,根本没有了手术的机会。

于娟每天配合着治疗,她知道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多留几日。

为了治病,丈夫卖掉了两人一起买的房子,父母也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一大家人重新在复旦旁边租了一间房子,一起陪着女儿艰难的对抗着病魔。

一天两次的骨髓穿刺让于娟痛苦不堪,即使每天呕吐十几次,于娟也开始乐观的面对生活。

母亲对丈夫赵斌元说:“拖累你太多了,你随时可以去找你想要的生活,完全没必要为了娟儿耗费自己的青春。”

丈夫赵斌元一刻也没有放弃于娟,他要陪着妻子走完这生命的最后一刻。

于娟在跟病魔抗争经常更新自己的微博,但是微博上不是宣泄自己的消沉意志,反而是自己抗击病魔很多正能量的话语。

每次做完骨穿,于娟都会上微博更新一段动态。

还有就是跟病友在一起发生的小故事,比如有个阿姨把气球打气塞进衣服里,当自己的义胸。有一次在电梯里这个气球漏气了,阿姨跑到病房给于娟说。

于博士,于博士,我的奶奶漏气了。

把整个病房的人都逗得开怀大笑。

2001年,于娟走完了自己短暂而又精彩的 一生。她的微博 也再也没有更新过。

她辞世前对记者说了自己的三个愿望:只想儿子有妈妈,父母有女儿,丈夫有妻子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留下遗言,原来家人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

于娟在抗击病魔的两年时间里写下了长达10万字的笔录,这些被朋友张雪松整理出版了《此生未完成》一书,这本书一经出版风靡一时。

丈夫赵斌元至今未娶,有的只有对于娟无尽的哀思。

现在跟岳母一起构建于娟心目中挪威的森林。

没事的时候多陪陪家人吧,把买房子的钱 多给父母买几双鞋子,几身衣服。多给另一半更多的关心和爱,多给孩子一份陪伴。意外不知道哪一天会来临,现在疫情不减,咱们可以做的只有好好活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