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作者:十点读书图书旗舰店

近日,各地孩子们激情演唱歌曲《孤勇者》的视频纷纷登上了热搜: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这首歌原本是游戏《英雄联盟》的主题曲,却被加入小学生的流行歌单,不少网友还调侃它成了名副其实的“儿歌”。

它大气催泪的歌词句句戳中人心,层层递进的感情让人热血沸腾,再加上喊出了每一个平凡人的心声,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大火特火了。

众所周知,这首歌的原唱是陈奕迅。

在20多年前,陈奕迅算得上天王级别的人物。没有英俊的相貌,没有出众的身材,他却给乐迷们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不过,很久以来,新歌榜上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他已淡出了大众视野。

从大红大紫到无人问津,其中的原由众说纷纭。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堪称“战歌”的《孤勇者》虽励志超燃,却也阻挡不了一代“歌神”的渐行渐远。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前行的孤勇者

陈奕迅出生于香港,他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师,希望子承父业。

12岁时,他被父亲送往英国的一所学校做插班生。

一开始,他英文不太熟练,人也很敏感。为了不被同学嘲笑,他宁愿憋一晚上也不去上厕所。

他不善交际,没什么朋友,好在音乐陪他度过一个个孤寂的夜晚。慢慢地,他萌生了学习乐器的念头。

当他把想法告诉父亲时,开明的父亲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因为喜欢,所以专注,他学得很认真,也很出色。

陌生的学习环境、独立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陈奕迅也不例外。

有一次,他在外面吃饭,隔壁桌上的人拿了薯条蘸着番茄酱竟展开了食物大战,一个人不偏不倚地扔到了他刚刚换上的新衬衫上。

他气不打一处来,正要上前理论,没想到对方突然冲他做了个鬼脸。见此情形,他再也绷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处处留心皆学问。事后,他反复琢磨这个事情,想明白一个道理:与人相处,难免会遭遇碰撞、阻碍,但幽默对待却是个好办法。

很多年以后,他在央视节目《开讲啦》中提及这段经历,言语之间没有惋惜,只有感激。也正是这些感触,让他在之后从事音乐事业时有了旺盛的幽默感和通透的人生观。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牢记父亲嘱托的他升入大学后,攻读建筑专业,但音乐的梦想还在潜滋暗长着。为了圆梦,他悄悄地报了音乐双学位。

追梦的路并不轻松,心有所向,才能乘风破浪。

因为对音乐无比热爱,他一次次克服种种困难,孤独地前行着。

在学校里,他勤奋刻苦。别人聚会时,他在心无旁骛地练琴;别人谈笑时,他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他不仅学会了七八种乐器,还拿下最高级别的声乐证书。

1995年暑假,陈奕迅瞒着家人回国,参加了香港无线卫视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并凭借过硬的唱功一举夺冠。唱片公司争相与他签约,他正式走上了乐坛。

这番“一意孤行”的做派惹恼了他的父亲,父子二人为此冷战了很长时间。

此外,刚出道的他不温不火,还常备受排挤,新唱片反响平平。

不被家人理解,不被乐坛看重,但他始终坚定地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

有人说,“你所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脚下的路。”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孤勇者,陈奕迅曾“孤身走暗巷”,曾“对峙过绝望”,却不曾放弃奔赴内心的热爱,直至梦想照进现实。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真正的K歌之王

陈奕迅对音乐一向虔诚,唱歌时又非常投入。在一首首歌里,他用沙哑的嗓音唱出独一无二的感情,因此获赞无数。

2000年,一张粤语专辑发行,主打歌《K歌之王》让他一炮走红。

紧接着,一首《十年》又成为街头巷尾众人传唱的歌曲,他也成为华语乐团的一线唱将。

陈奕迅本以为自己已拨开云雾见天日,不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又让一切成功和荣耀戛然而止。

他的父亲被指控受贿入狱且被要求交还“赃款”,他的个人发展一度陷入低迷期,同时还要忍受着旁人的唾骂和签约公司的诟病。一时间,他堕入无边的黑暗。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灿灿亦漫漫。若是能冲破每一个关卡,便能看到灿烂的阳光。

他没有自暴自弃,沉淀一年后,推出了名振乐坛的《浮夸》。

邪式的唱腔和华丽的歌词,加上结尾骇人的尖叫,更是喊出了小人物的委屈和愤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首神曲,让他拿奖拿到手软。

他也重登事业巅峰,成为叱咤乐坛的风云人物。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十年的坚持,十年的努力,他开创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成为当之无愧的K歌之王。

而后,《富士山下》《红玫瑰》《好久不见》等经典歌曲更是为粉丝们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惊喜与感动。在音乐的道路上,他越走越远,越走越阔。

除了迷人的声线让观众们为之着迷,他还有着广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唱歌时,他毫不掩饰自己跳脱的个性,时而静时而动,时而唱时而舞,时而笑时而哭。

演唱会上,他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留着稀奇古怪的发型。

在节目现场,他故意唱跑调,让观众以为是出了事故,冷不丁地又用高水平嗓音惊艳全场。

他一本正经地搞笑,自嘲“神经病研究所所长”,用神经的表演吐露着心酸,用疯癫的方式表达面对世事的无措。

文艺学家巴赫金曾说,“喜剧里的笑,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

陈奕迅的“浮夸”表现也是如此。他的初衷便是通过音乐传达正向的力量,教人们看懂人生、对过往释怀。

所以说,他有多么不正经,就有多么深情。

香港的一位作词人曾经这样评价,“陈奕迅最动人的不仅仅是那独特的歌喉,更是他唱作时所运用的感情,总是恰到好处。”

事实也是如此,在他的演唱会现场,台上的歌者喜乐无常,台下的观众男默女泪。

这个深情和鬼马的天才,一开口就唱出了人生,唱出了岁月,唱出了蹉跎,也唱出了深浅无解的情字。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永远的陪伴者

2014年后,他很少露面。

他喜欢安静地待在家里,有规律地运动,不再关注外在的嘈杂,而是希望如他歌里所唱的——“跨出的步履如作画,沿途静听山海清雅”。

可是,人生无坦途,坎坷是常态。

当他准备复出时,疫情爆发了,音乐会不得不改为线上举行。

晨光熹微时,他在冷清寂寞的街头深情抒发;

晚霞辉映时,他在空无一人的红馆认真演绎。

他的走心演唱,不止是为观众,也是为自己。

舒展、炙热的歌声里,有观众们的苦乐难言,也有他的悲喜难平。

他用温柔的歌声疗愈世间伤痕,也希望所有人能用音乐和爱守望美好生活。

纵然至情至性至此,和大多数人一样,他还是逃不出命运的安排。

因为阿迪达斯停用新疆棉花事件,陈奕迅主动与其解约。

作为品牌全球代言人、设计师,他要担负至少6000万的违约金。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更早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很久没有收入了。

自然,于他而言,赔付巨款无异于雪上加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连陈奕迅也未能幸免。

他很快牵手抖音,搞怪的入住方式引来无数“抖友”的围观和追捧。

但是,直播时,恶评层出不穷。有人吐槽他胖了,有人调侃他裤子穿得不好,有人抱怨他忘词了,还有人指责他的声音不及往日动情了。

面对这轮番的诘问,他不发一言,依然笑对着观众侃侃而谈。

或许是因为,一路走来,他早就对各种否定习以为常。也或许是因为,经年岁月后,他已变得从容淡然。

他曾在一首歌中唱,“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陪你把独自孤单变成了勇敢。”

听他又甜又伤又勇气十足的歌,很多人在嬉笑间窥见曾经的自己,也尽力渡过人生的疾苦。

陈奕迅在风云榜上早已沉寂多年,却在不知不觉间,已陪伴着一代代人走了很长的路。

朴树说,“唱哭你的不是声音,不是歌词,不是舞台,不是音响,不是人潮涌动,是那些回不去的尘布时光。”

每一个听者,都有着自己的情意结。

所以,对于那些歌,一听,就是多年;一爱,也是多年。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无论是青涩张扬的少年,还是惶惑纠结的中年,在他的歌里,总能感受到陪伴的温暖。

不管何时,对于很多人,他都是漫长岁月的陪伴者。

一首《孤勇者》,救不了陈奕迅

一首歌,是一个故事,也是一种心情。

一个歌手的愿望,多半是用音乐让每一种情怀落地,每一个日子都有期盼。

陈奕迅做到了。

他的歌,有的是沉稳内敛,可直击心灵;有的是慷慨激昂,可鼓舞斗志;有的是温情脉脉,可戳中泪点。

沉浮迟数,温凉寒暖,一切俱在其中。

也许,每代人的青春里,都有一首陈奕迅。

席慕容曾说过,“筵席已散,众人已走远,而你在众人之中,暮色深浓,无法再辨认,不会再相逢。”

英雄亦有迟暮时,属于陈奕迅的时代已然远去。

纵是如此,他曾给过我们笑声,也给过我们眼泪,还有释怀。

不管他是被称之为“疯癫的天才”,还是被冠以“香港的末代歌神”之名号,他给予我们的陪伴和感动一直都在。

潮起潮落,终有定数。

在时代的浪潮里,他曾辉煌过,却渐归黯淡。

如今,震撼的《孤勇者》再次爆火,也终究改变不了大局。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得,曾有一位歌手用歌声治愈了无数人在时光中受的伤。

他,就是陈奕迅。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