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孩子們激情演唱歌曲《孤勇者》的視訊紛紛登上了熱搜:
去嗎?配嗎?這褴褛的披風;
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緻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這首歌原本是遊戲《英雄聯盟》的主題曲,卻被加入國小生的流行歌單,不少網友還調侃它成了名副其實的“兒歌”。
它大氣催淚的歌詞句句戳中人心,層層遞進的感情讓人熱血沸騰,再加上喊出了每一個平凡人的心聲,是以也就順理成章地大火特火了。
衆所周知,這首歌的原唱是陳奕迅。
在20多年前,陳奕迅算得上天王級别的人物。沒有英俊的相貌,沒有出衆的身材,他卻給樂迷們帶來了深深的觸動。
不過,很久以來,新歌榜上沒有出現過他的名字,他已淡出了大衆視野。
從大紅大紫到無人問津,其中的原由衆說紛纭。
但一個不争的事實是,堪稱“戰歌”的《孤勇者》雖勵志超燃,卻也阻擋不了一代“歌神”的漸行漸遠。

前行的孤勇者
陳奕迅出生于香港,他的父親是一名建築師,希望子承父業。
12歲時,他被父親送往英國的一所學校做插班生。
一開始,他英文不太熟練,人也很敏感。為了不被同學嘲笑,他甯願憋一晚上也不去上廁所。
他不善交際,沒什麼朋友,好在音樂陪他度過一個個孤寂的夜晚。慢慢地,他萌生了學習樂器的念頭。
當他把想法告訴父親時,開明的父親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因為喜歡,是以專注,他學得很認真,也很出色。
陌生的學習環境、獨立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性格。陳奕迅也不例外。
有一次,他在外面吃飯,隔壁桌上的人拿了薯條蘸着番茄醬竟展開了食物大戰,一個人不偏不倚地扔到了他剛剛換上的新襯衫上。
他氣不打一處來,正要上前理論,沒想到對方突然沖他做了個鬼臉。見此情形,他再也繃不住了,“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處處留心皆學問。事後,他反複琢磨這個事情,想明白一個道理:與人相處,難免會遭遇碰撞、阻礙,但幽默對待卻是個好辦法。
很多年以後,他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提及這段經曆,言語之間沒有惋惜,隻有感激。也正是這些感觸,讓他在之後從事音樂事業時有了旺盛的幽默感和通透的人生觀。
牢記父親囑托的他升入大學後,攻讀建築專業,但音樂的夢想還在潛滋暗長着。為了圓夢,他悄悄地報了音樂雙學位。
追夢的路并不輕松,心有所向,才能乘風破浪。
因為對音樂無比熱愛,他一次次克服種種困難,孤獨地前行着。
在學校裡,他勤奮刻苦。别人聚會時,他在心無旁骛地練琴;别人談笑時,他在全神貫注地看書。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他不僅學會了七八種樂器,還拿下最進階别的聲樂證書。
1995年暑假,陳奕迅瞞着家人回國,參加了香港無線衛視舉辦的新秀歌唱大賽,并憑借過硬的唱功一舉奪冠。唱片公司争相與他簽約,他正式走上了樂壇。
這番“一意孤行”的做派惹惱了他的父親,父子二人為此冷戰了很長時間。
此外,剛出道的他不溫不火,還常備受排擠,新唱片反響平平。
不被家人了解,不被樂壇看重,但他始終堅定地追逐着自己的音樂夢。
有人說,“你所吃過的苦,受過的累,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腳下的路。”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孤勇者,陳奕迅曾“孤身走暗巷”,曾“對峙過絕望”,卻不曾放棄奔赴内心的熱愛,直至夢想照進現實。
真正的K歌之王
陳奕迅對音樂一向虔誠,唱歌時又非常投入。在一首首歌裡,他用沙啞的嗓音唱出獨一無二的感情,是以獲贊無數。
2000年,一張粵語專輯發行,主打歌《K歌之王》讓他一炮走紅。
緊接着,一首《十年》又成為街頭巷尾衆人傳唱的歌曲,他也成為華語樂團的一線唱将。
陳奕迅本以為自己已撥開雲霧見天日,不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又讓一切成功和榮耀戛然而止。
他的父親被指控受賄入獄且被要求交還“贓款”,他的個人發展一度陷入低迷期,同時還要忍受着旁人的唾罵和簽約公司的诟病。一時間,他堕入無邊的黑暗。
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燦燦亦漫漫。若是能沖破每一個關卡,便能看到燦爛的陽光。
他沒有自暴自棄,沉澱一年後,推出了名振樂壇的《浮誇》。
邪式的唱腔和華麗的歌詞,加上結尾駭人的尖叫,更是喊出了小人物的委屈和憤恨。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首神曲,讓他拿獎拿到手軟。
他也重登事業巅峰,成為叱咤樂壇的風雲人物。
十年的堅持,十年的努力,他開創了自己的黃金時代,成為當之無愧的K歌之王。
而後,《富士山下》《紅玫瑰》《好久不見》等經典歌曲更是為粉絲們帶來一波又一波的驚喜與感動。在音樂的道路上,他越走越遠,越走越闊。
除了迷人的聲線讓觀衆們為之着迷,他還有着廣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唱歌時,他毫不掩飾自己跳脫的個性,時而靜時而動,時而唱時而舞,時而笑時而哭。
演唱會上,他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留着稀奇古怪的發型。
在節目現場,他故意唱跑調,讓觀衆以為是出了事故,冷不丁地又用高水準嗓音驚豔全場。
他一本正經地搞笑,自嘲“神經病研究所所長”,用神經的表演吐露着心酸,用瘋癫的方式表達面對世事的無措。
文藝學家巴赫金曾說,“喜劇裡的笑,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
陳奕迅的“浮誇”表現也是如此。他的初衷便是通過音樂傳達正向的力量,教人們看懂人生、對過往釋懷。
是以說,他有多麼不正經,就有多麼深情。
香港的一位作詞人曾經這樣評價,“陳奕迅最動人的不僅僅是那獨特的歌喉,更是他唱作時所運用的感情,總是恰到好處。”
事實也是如此,在他的演唱會現場,台上的歌者喜樂無常,台下的觀衆男默女淚。
這個深情和鬼馬的天才,一開口就唱出了人生,唱出了歲月,唱出了蹉跎,也唱出了深淺無解的情字。
永遠的陪伴者
2014年後,他很少露面。
他喜歡安靜地待在家裡,有規律地運動,不再關注外在的嘈雜,而是希望如他歌裡所唱的——“跨出的步履如作畫,沿途靜聽山海清雅”。
可是,人生無坦途,坎坷是常态。
當他準備複出時,疫情爆發了,音樂會不得不改為線上舉行。
晨光熹微時,他在冷清寂寞的街頭深情抒發;
晚霞輝映時,他在空無一人的紅館認真演繹。
他的走心演唱,不止是為觀衆,也是為自己。
舒展、炙熱的歌聲裡,有觀衆們的苦樂難言,也有他的悲喜難平。
他用溫柔的歌聲療愈世間傷痕,也希望所有人能用音樂和愛守望美好生活。
縱然至情至性至此,和大多數人一樣,他還是逃不出命運的安排。
因為阿迪達斯停用新疆棉花事件,陳奕迅主動與其解約。
作為品牌全球代言人、設計師,他要擔負至少6000萬的違約金。
更早以前,他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很久沒有收入了。
自然,于他而言,賠付巨款無異于雪上加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連陳奕迅也未能幸免。
他很快牽手抖音,搞怪的入住方式引來無數“抖友”的圍觀和追捧。
但是,直播時,惡評層出不窮。有人吐槽他胖了,有人調侃他褲子穿得不好,有人抱怨他忘詞了,還有人指責他的聲音不及往日動情了。
面對這輪番的诘問,他不發一言,依然笑對着觀衆侃侃而談。
或許是因為,一路走來,他早就對各種否定習以為常。也或許是因為,經年歲月後,他已變得從容淡然。
他曾在一首歌中唱,“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陪你把獨自孤單變成了勇敢。”
聽他又甜又傷又勇氣十足的歌,很多人在嬉笑間窺見曾經的自己,也盡力渡過人生的疾苦。
陳奕迅在風雲榜上早已沉寂多年,卻在不知不覺間,已陪伴着一代代人走了很長的路。
樸樹說,“唱哭你的不是聲音,不是歌詞,不是舞台,不是音響,不是人潮湧動,是那些回不去的塵布時光。”
每一個聽者,都有着自己的情意結。
是以,對于那些歌,一聽,就是多年;一愛,也是多年。
無論是青澀張揚的少年,還是惶惑糾結的中年,在他的歌裡,總能感受到陪伴的溫暖。
不管何時,對于很多人,他都是漫長歲月的陪伴者。
一首歌,是一個故事,也是一種心情。
一個歌手的願望,多半是用音樂讓每一種情懷落地,每一個日子都有期盼。
陳奕迅做到了。
他的歌,有的是沉穩内斂,可直擊心靈;有的是慷慨激昂,可鼓舞鬥志;有的是溫情脈脈,可戳中淚點。
沉浮遲數,溫涼寒暖,一切俱在其中。
也許,每代人的青春裡,都有一首陳奕迅。
席慕容曾說過,“筵席已散,衆人已走遠,而你在衆人之中,暮色深濃,無法再辨認,不會再相逢。”
英雄亦有遲暮時,屬于陳奕迅的時代已然遠去。
縱是如此,他曾給過我們笑聲,也給過我們眼淚,還有釋懷。
不管他是被稱之為“瘋癫的天才”,還是被冠以“香港的末代歌神”之名号,他給予我們的陪伴和感動一直都在。
潮起潮落,終有定數。
在時代的浪潮裡,他曾輝煌過,卻漸歸黯淡。
如今,震撼的《孤勇者》再次爆火,也終究改變不了大局。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記得,曾有一位歌手用歌聲治愈了無數人在時光中受的傷。
他,就是陳奕迅。
作者 | 蔔一,漫遊雲水間,閑記紅塵事。
圖檔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