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桃花依旧笑春风(散文)

桃花依旧笑春风(散文)

作者:晨曦

桃花依旧笑春风(散文)

漫步于园林、山野,对于花木果树也许并不感到新鲜,久居闹市,置身耸立的高楼大厦之间,很难像生活在乡下的人们一样,会时时被田野泥土的芬芳所包围,从向阳坡拱出地面的花草丛中感悟到什么是春得气息。幸运的是在我家楼前生长着一棵桃树,和它做邻居的还有几棵参天的白扬。这越发显的它是那样与众不同,也更显出它的珍贵,它待放的苞,含露的蕾、盛开的花都在告诉我春天来了。

桃树正对着我的书房,桃花争春的日子,那花开的感人至深,这时我更像一个不谐世故的玩童独立于阳台,享受着太阳光芒的热烈,翘首读天,我骄傲地生活在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树栽于什么年代,是自生还是人为我无从知晓,但自我几年前搬进这里,窗外的桃树变成了我心中永住的风景。它似乎专为我这常年摆弄文字的人送来的一个氧气瓶,已成为我放松神经的清新剂。粉红色的花朵,圆圆的花瓣,迷人的摇拽绿色的枝叶间,飘散着诱人的芳菲。清晨起床,打开窗子,伸手便可拽过它的枝条,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每一滴都是清香的,清香中还能闻出淡淡的桃仁味儿。这时呼一口新鲜的空气也会的一股清爽的香味。再有几只好看的蜜蜂在花间戏闹,更有几分的情趣。望一眼艳丽的花儿,就有了诗情。吸一口花的馨香,就会放声歌唱。这时,我轻抚着凝着露珠的枝叶,看着枝头上绿叶和花的相互偎依,似乎能听到它们的耳语,窗外桃花,已在我心中怒放。

我曾仔细地留意过,每年的二月二,桃树便开始含苞绽蕾,春分过后,它已是满树银花,花园锦簇了。桃源广阔,我却无暇寻觅,而只想在我独自的天地里,享受它独自争春。心中充满了敬仰,俗话说:“独木难成林,百花才争春。”而我却从心中感到。虽为孤木一棵,唯它独领风骚,就像我们这些远离父母的军人。

忽然有一天,我看到楼前的白杨树,被连跟拔起,横卧在地上。听说是要在此修花坛,造假山。桃树也将被刨掉,我忽然感到,这桃树瞬间老了,但花香依旧。那天,天空飘下丝丝的春雨,在细长茸茸的春雨里,伸挺的树叉上,分不清那是花蕾,那是花瓣。我知道,今天,陪伴我几年的桃树,将从此在我的眼前消失。桃树将被无情的刨掉变成朽木,那绽放的花儿还未来的及炫耀她的美丽。在电锯刺耳的噪声中轰然倒下,而窗外只留下让我怅然若失的丑陋的一座土坑,我知道这也意味着它再也没有了那艳苞绿红的一天,也从此永远失去与春天相拥的惬意。一直于很长的日子里每当我再次立于窗前,我便会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桃树曾经生长的地方,而每一次凝望,我冥冥中似乎还能看到阵阵桃花雨在风中飞舞着,也能看到桃子在阳光下泛出的红白相间的光亮,而真正让我内心感悟的则是一个生命化为泥土时的安详。因为,在我忧伤痛苦的思想里,一切都将回归为平静。尽管我知道桃树在离去的时候是孤独的,就像人在弥留之际的孤寂一样,终将无法与生命抗争,而桃树被人为造成的噩运,忽然间让我懂得直面人间沧桑,更懂得珍惜眼前美好。我明白,今日之起,窗外再也没有是属于我的朵朵桃花分解我的烦恼,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今天即便是沿途看到花团锦簇的桃林,却无法对我产生一丝的诱惑。因为那棵陪我一起码字的桃树,早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鲜花满地。尽管它已化为泥土,却无时不鲜活在我的脑海里。我清楚的记得,当安分生长的桃树被被无情砍伐的那一刻,尽管我心在流血但却无力阻止,但我还是在桃枝被运走时,捡拾了一条它的枝桠,然后打磨成一只用于压纸的镇纸,让它成为我书桌永久的饰品。人说桃木为五木之精,亦称仙木,有镇宅辟邪之神功,我却从未有想象过民间说说的神奇和美好,只是让它成为我人生中一次曾经愉快的记忆。那天我临立于含泪的桃花前,把灿烂的花连同它的根收入镜头。《桃花依旧》是我给这幅照片起的题目。我小心地将一片片花瓣拾撷起,精心地把它夹入我的书中,让它尽情地溢放馨香。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常想起那碧绿的叶,粉红的花,多姿的枝条,香甜的桃子,以及它陪伴我一起走过的所有岁月。

虽然桃树终难逃脱被砍伐的扼运。但,留存的照片总会使我想起它成长的日子,再我的心中它依然生机勃勃,因为它绿色的生命属于大自然的恩赐。因此,再它被无情地剥夺了生的权利时,已取得了永生。我知道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咀嚼失去的过程。生活中每一次的失去中疼痛都会让我在疼痛中慢慢体会人生的哲理。也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学会珍惜。今天,那桃树的枝,红的花,绿的叶,已成为我的一种寄托,引出满腔的遐想,萌生出一片希冀……

未来的日子里,在我的书房我永远的感觉,一年四季、桃花正红。

作者:晨曦、军旅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编辑。1981年入伍,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学系。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经济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等出版发表文学及影视作品二百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文艺报、青年文学、当代、收获、江南、山东文学、北京文学、星星、诗刊、人民武警报、中国作家等报刊,并多次被《读者》《青年文摘》等转载;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青年文学》《星星》奖、徐志摩诗歌奖、全军及山东省优秀报告文学奖;长江文学奖、全国诗歌“金杯”奖,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季优秀作品奖等全国、省市优秀作品奖30多次。山东省作家协会、省报告文学会特聘作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