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又没装到,巴特勒装到了

热火跟老鹰的G2打到了最后,比G1更有悬念,比赛形态也更像针锋相对的季后赛了。老鹰在G1明显准备不足,以杨为发起点的进攻基本不成系统,而G2老鹰的确拿出了点东西,攻防都还可以,奈何遇上了巴特勒这么一场逆天的表演,最后输得有点遗憾。

杨又没装到,巴特勒装到了

老鹰基本8人轮换,没有卡佩拉,科林斯打首发中锋配加里纳利,三个替补是奥孔古、博格丹、赖特。杨的防守确实差,加里纳利脚步相对慢,但全队整体的机动性不错,亨特、赖特这场的防守尤其顶,科林斯、奥孔古也不白给,老鹰造了不少失误,保护了篮板,把热火的传切压住了。没防住的部分是巴特勒的个人能力,这也没办法,球星爆发的夜晚对手只配吃屎。老鹰要是能把这场的防守延续下去,他们回主场确实还是能再抵抗一下。

对老鹰来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他们防守还算能顶住的一个理由是,阿德巴约带伤出战,坑得不行,这让老鹰目前空虚的内线压力减轻了不少。目前尚不清楚卡佩拉的回归时间,如果热巴在卡佩拉回来前恢复正常,那老鹰就更难办。

杨又没装到,巴特勒装到了

虽然巴特勒G2三分7中4不是容易维持的数据——常规赛三分命中率23.3%——但撕开老鹰防线的其他方式,确实是他的技术特点。他几乎单吃过老鹰的所有防守人,并在决定比赛胜负的阶段点名了特雷·杨,而类似的选择越是到系列赛的焦灼时段,越可能拿出来。

巴特勒到底厉害在哪呢?

由于强项“散装”,厉害得不够直观,这是很多人在问的问题。

其实看过20年季后赛,特别是总决赛G5的球迷,对巴特勒的“点名”功力应该印象深刻。巴特勒不是这个联盟一打一最顶级的球员,也不是球商最高的那几个,但要从这两个项目的集合中找公约数,巴特勒肯定是数值较大的之一。“点名”很需要这两种能力的结合,这样才能在对手破点名的防守中,抓到撕开防线的时机。比如这个回合,巴特勒看起来要找杨,但在洛瑞背掩护到位后,他走了没有杨的底线一侧。

杨又没装到,巴特勒装到了

点名并不一定要抓到错位,只要能在点名过程中找到防守破绽,点名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方面,巴特勒的理解确实深刻。这场比赛,老鹰对杨的保护其实已经不错了,但杨要对位洛瑞,后者参与战术能力极强,能配合巴特勒搞出不少花样。这些回合还会在系列赛里不断出现。

全场比赛,热火进攻效率117.3,看起来不错,但在全队三分命中率40%+巴特勒大爆发的情况下,这个数字老鹰还算能接受。老鹰的防守有一些效果,球场另一端还是更大程度的决定了比赛。

杨的G2依然不好,虽然没有G1那么离谱,10次失误依然扎眼。但老鹰应对热火换防的姿势作对了,他们的比赛策略大概是这样的:

杨在一开始没有纠结于一对一单打,而是当起了发牌员,让其他球员得分。老鹰进攻强,绝不强在杨一个人,他们是一支被忽视的侧翼、锋线进攻强队,目前的轮换模式下,几乎人人都有自主进攻能力。所以杨可以给胡尔特的无球掩护上球,给科林斯、加里纳利、亨特的假掩护上球,靠其他人去打开局面,而这些抓换防瞬间的错位进攻,本就是打换防的惯用套路。另外,博格丹第四节持球主导的三分爆发,也给老鹰续了命。

杨甚至打了一点无球。不过,因为本就没有太好的无球跑动习惯,除了简单的外切接球投和定点,杨的无球威胁还是不够。从这点也能看出,杨并不是下一个库里,两人打法区别很大,杨是妥妥的持球大核心。

杨又没装到,巴特勒装到了

老鹰让内线、锋线的掩护人,侧翼的主攻手替代杨打持球,这些办法都有一点效果。毕竟,不管热火换防能力多强,多点协防有多变态,形成错位都不可能完全按住老鹰这些有自主进攻能力的副攻手。但老鹰的定点回应和终结把握度依然不够好,亨特错失的机会太多。杨单挑或者抓换防瞬间出手的持球投三分也完全不准,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杨在某些时段的急躁,做出了错误的进攻选择,10次失误里有一些能避免。

回到主场,老鹰还是能抵抗一下。杨两场比赛三分命中率11.8%,肯定有回暖空间,老鹰G2一些有效的攻防布置,也能在G3延续下去,而热火的手感不见得场场在线。

但话又说回来,只要热火手握巴特勒点名杨这一招,就始终有一把剑悬在老鹰头顶。系列赛想出现结果上的悬念依然困难,杨首先要做的,还是一场挽尊的比赛。

杨又没装到,巴特勒装到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