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每个孩子都以此为基础向上成长

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每个孩子都以此为基础向上成长

育邻梦

网友提问:你认为家庭和教育哪个更重要?

回复: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每个孩子都以此为基础向上成长。

地平线,地面与天空的分界线。人类肉眼可见的事物都在地平线以上,地平线以下人类仅凭肉眼看不见。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生命群体都必须被动适应适应生存环境、主动索取物质养料,譬如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利用抽象符号+发音记录生产劳动经验......人类在“自然生态食物链”基础之上搭建起了相对自主可控的生产劳动分工协作体制。那么,为什么说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呢?

一、家庭是现代人类生命旅程的“起点站”

歌唱:“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现代人类社会最小的细胞组织,是每个现代人类生命的降生之地,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进步的起点。

出生在原始森林的人类祖先能以采摘植物果实+捕猎其它动物维持生存、出生在农耕时期的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播种植物+圈养动物、出生在中国的孩子学会了讲汉语+写方块字+使用筷子、出生在英国的孩子学会了讲英语+写ABC+使用刀叉......人类生理遗传基因从原始祖先那里继承,基本生理特征并未有大的变化;黄种人、白种人、棕种人、黑种人之间的生理基因也几乎完全相同。但是,为什么人类原始祖先和现代人、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会存在巨大的综合生存差异呢?因为,不同年代出生的孩子,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出生在中国和外国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山村里,人们发现狼群里有两个人类的孩子,八岁的卡玛拉和6岁的阿玛拉。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怕光和怕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只吃生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使用人类语言+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学习成长的综合影响。因此,对于综合成长可塑性强、具备强大主动模仿能力的人类而言,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便从这个家庭起步成长。

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每个孩子都以此为基础向上成长

孩子成长旅程中的物质+精神养料均来自家庭

二、家庭为个人指引成长方向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老师,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传授道义、教授学业就是老师根据人类社会既有文明智慧要求,主动担负起对孩子学习成长的教化工作。食物、住房、被服、鞋帽......家庭为未成年之前的孩子提供一切生活物资保障。因此,没有理由,孩子的综合成长习性不被家庭生活环境塑形。

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孩子听到的以一声人类语言来自家庭、看到的第一个人类社会文明字符来自家庭、说出+认识+书写的第一个字是父母教的......家长是孩子成长旅程中的第一任和唯一的终身导师,家庭是孩子来到人类世界之后的第一和唯一的终身成长学习课堂。

三、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多由家庭决定

人们常以“入乡随俗”告诫同伴到一个新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风俗习惯。同样,孩子作为人类社会的新成员,他们出生之时不带任何独自生存能力、不带任何可供生存使用的钱粮、不带任何适应生活环境的综合行为智慧。因此,作为必须在被管护情况下成长的人,孩子们的一切言行都必须从100%被托管逐步获得独立行为能力【通常情况下行过冠礼(18岁左右)之后的孩子即获得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

去哪个幼儿园、选哪所小学、进哪个中学、上哪个大学、培养哪些校外兴趣......原生家庭的社会生活环境大概率决定着孩子可能接触到什么层级的成长培养,比如出生在古代贵族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文化教育、练习武艺,但出生在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孩子则只能学习耕种、畜牧以及研习工匠手艺;当前,虽然大陆基础义务教育已经普及数十年,但孩子出生时的家庭依然决定着孩子能接受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其中户籍和家庭条件便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无从调剂的先天差距。

有人出生时就在罗马,有人生来就是牛马。户籍决定孩子入学的第一站、家庭条件决定孩子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综合成长养料补给、家长决定孩子能够收获什么样的终身成长辅助......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每个孩子都以此为基础向上成长。

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每个孩子都以此为基础向上成长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家庭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地平线”,每个孩子都以此为基础向上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