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作者:玉阳至虚

几日前一时心起,给诽谤侮辱国学者下了战贴,立题二十,竟无一人可答一题!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既有始,便有终!那我就自问自答吧!

一:迷信和佛道之学的关系?

答:迷信,迷而信之,无特意所指,不加了解,未曾证明之信,谓之迷信,与佛道玄学无必然关系,换言之,迷信佛道是迷信,迷信科学同样也是迷信。

科学讲,实践出真知,佛道说,亲修实证!

他们用着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向,解释和认知事物,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圈,圈中人自然有着不同的知识。

用自己圈里的知识去否定不是自己圈里的知识,叫做:傲慢!

世界并不是只有你的圈那么大,任何有此心态之人,都是井底之蛙!

想要了解另一个圈的知识,首先你得要打开自己的圈!

打开自己的圈,叫做:开心!

多余不言。

二:中在哪里?

答:拿出一根筷子,掰断,有左边一段,有右边一段,中呢?中空!

三:当下在哪里?

答:时间有曾经,有未来,从来没有停歇,既然没有停歇,又哪有当下呢?

以上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

道家讲:抱元守中,佛家说:活在当下!而不管是中还是当下,其实都不存在,或者说,不管是中还是当下,都超越了人基于相对,基于阴阳,基于有无所认知的这个世界。

这个超越一切物质的“存在”还有很多其他名字:无极,混沌,虚无,真空……

中国!中间的国度!无极之国,真空之国,道之国!

道德仁义礼智信!道,乃万物之根,也是我们中华之根!

四:存在只有一面的纸吗?为什么?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不存在只有一面的纸!不明者,可以试试去找一找!你会发现,纸,有正面,必然有反面,正反相互支撑,才会存在。

正反,谓之阴阳!阴阳相生,相对,相依,相存!

不止是纸,这个世界,所有事物都是阴阳组成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五:克莱因瓶为何无知制造和想象?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想想为何克莱因瓶只有概念图却没有实物吧!而概念图只是人基于有对于超越有的定义,已经变了模样。

答:克莱因瓶的一个基本概念:内外相通,内就是外,外就是内,也就是,没有内外。

可以接上一个问题一起看,内外,乃一阴一阳,既然内就是外,也就无需分内外,内外不分,那就是内外统一!

好,闭着眼睛,试一下,你会发现,意识中根本无法构建内就是外的形象。

为何不能?因为基于阴阳的意识如何能构建一个超越阴阳的形象呢?

我们看到的克莱因瓶只是概念图,而这个概念图实际已经扭曲了其本来面目!可别以为这个图就是克莱因瓶了。

为何说意识是基于阴阳存在的?

结合上一个问题,你可以把“正反”从意识中去掉,然后让一张纸的形象出现在意识中吗?结果是,必然不能。

无法构建形象,又怎么可能制造呢?

六: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只能是无限的!为何?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请问,边界在哪里?

如果没有边界,自然就是无限的,如果有边界,那边界外是什么容纳了这个宇宙?必然只有另一个更大的边界才能容纳这个边界,而边界外还有边界,无穷无尽!自然也是无限了。

宇宙的定义: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难舍难分!

有人说,宇宙外面是虚无,那好,可以在脑袋里面试一试,能否构建“虚无”的形象?

答案是必然不能,就像无法构建克莱因瓶一样。

或者说,“虚无”本生就意味着无限。

具体的,之后的问题再回答。

七:奇点存在于在哪里?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奇点的基本概念:无限小中存在着无限大的能量,从中爆发出了时空和一切存在。

与此概念相同的还有道家的“无极。”和佛家的“真空。”

无极生万物,真空生妙有!

既然还没有时间和空间,必然就不会有确切的物理位置,所以奇点可以说是压根就“不存在。”

一个“不存在”的“存在”会“存在”于哪里呢?

不要误会!我不是故意绕弯,甚至我说的就是白话文,但必然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这,就是语言的狭隘,这就是佛道之学被很多人称为“玄学”的原因,关于语言的狭隘,之后白马非马的问题会细说。

所以这个问题必然不会有正确的答案!因为正确的答案是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如果我说了,便已经弯曲的其本来意义。

所以关于那几个存在我才打了几个引号。

如果非要说,那只能是,奇点存在于不可描述,不可理解之处。

八: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答:同时出现,无有先后。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九:这个世界存在同时吗?

答:存在,也不存在。

以上两个问题可以一起解释。

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分秒……毫秒……

时间,既然可以无限划分!所以,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同时?又怎么可能存在同时呢?

然而!拿一把十厘米的尺子,再拿一把二十厘米的尺子!放在一起,两相对比,你会发现,出现了高的同时出现了低,无有先后,一同发生!这就是阴阳相生。

所以,当我们定义了鸡的时候,鸡下的蛋自然就成了鸡蛋,又哪里有先后呢?

不止鸡蛋,万物莫不如此。

万物不离阴阳,当有了阴的同时便有了阳,而阴阳同出人之定义,而定义由心,心动的同时世界便成了,谓:相由心生。

这便超出了大多人的理解,要详细解释怕得要一本书才能解释完,并且依然会有大多人不懂。

十:枯木长新树,这棵树还是当初的那颗吗?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从来就没有新树和老树!只有“我”的循环。

一片树叶,它叫“树叶。”

树叶落地,化成养分,它叫“养分。”

养分再次被树吸收,再次分化万千树叶!

在这个循环之中,它不断转换着身份,到底哪一个才是“我”?

就像你想不通这颗新树还是那颗老树吗?

原来,“我”是如此狭隘,当你执着于“我”的时候,就叫做“自我。”

就像我之前说的,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答案,很多人必然会因这个问题陷入思维的死胡同,但更多人,甚至不知道怎么走进这个胡同!

十一:空间和时间的关系?

答:时空的根本,叫做“动!”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一件物体,绝对的静止,既然静止,便不会老去,不会被时间更改,自然就超越了时间。

时间,只是我们对于事物变化的一种定义,实际,它并不存在。

既然有动,自然存在动的过程,动的幅度,这个过程我们定义为“时间”,这个幅度我们定义为“空间。”

时空的本质:一步用了两秒时间迈出三尺的空间!如此而已。

当然,不同的“动”相互叠加影响,让时空得以扩大,但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时空!”

比如,同样是一百年,人便死亡,而大山依立,青松不老。

空间同理!足够我们用的空间,对大象来说便是狭窄。

十二:失恋了,为何物质的心脏会疼痛?

答:这一个问题主要是问自诩为“科学”而处处拿着“不科学”大棒说事的人的。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意识可以影响现实!

不止如此,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猜想,双缝干涉实验都在说着这一个事实:“心灵可以决定现实。”

而在佛经中,早有所言:相由心生。道家经典同样有说,却要隐晦一些。

如我之前说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知识认知世界,验证世界,得出了同一个结果。

总是不能因为不符合你的认知便强行打上一个“迷信”的标签吧?

不同人走了不同路而已,并非只有你的路才能通向罗马!

十三:时间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时间从来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时间存在就没有存在过,之前说过了,只有事物的变化,而没有时间。

但换个角度,变化是从哪里开始的?又会从哪里结束?

答:变化从心动时开始,从心静时停止!

为什么这么说?

嗨!佛道经典千万卷都在解释这个问题,要我三言两语说清楚是不可能的,就算我说清楚了,听的未必能清楚,只因以有言无,以实言虚,虽能言传,只能意会。过往文章中有说,有意者可以去看一看。

当然,想不通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实证到,自然心领神会。

非要在文字和言语上用逻辑理清楚,其实已经落了下乘,这也是为什么禅宗行“不言之教。”

就像我们强行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超出自己思维的事物一样,看似明白,其实已经弯曲了本来。

便不多言了。

十四: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区别?

答:没有区别!

关键不在大小,而在无限!

既然已经无限,又哪里来的大小呢?

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便指“真空。”

又言:须弥纳芥子!无限大装入无限小。

只因本无大小,哪有区别呢?

道家修行,有“金丹”一说,这个金丹,也是同样的概念,无大无小,容天纳地,也只有在无大无小的真空之态才能炼出此丹。

十五:熵理论,热寂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必要条件有两点。

一:有限的空间。

二:生而不死的存在。

十六:战争和灾难的本质是什么?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本质是自然的平衡,催生战争和灾难的是一切存在的“活动。”以及欲望。

以上两个问题可以一起解释。

拿一张白纸,而白纸必然是有限的。

然后往上涂抹,随便画什么。

很快,白纸被画满了,再无多余的空间可用了,所以,热寂了!

但是,宇宙是有限的吗?我之前的问题已经说过了。

以及,事物只会发展不会消亡吗?当然不是!

当我们发现纸上太过混乱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橡皮擦,擦掉,然后重新开始!

而现实中!是谁在用橡皮擦?

自然!

自然有生就有死,一切终究也是必然会重新找到平衡。

灾难,战争,都是自然在“动态平衡”着世界!

比如:一张网,四个人各执一角,然后一同抖动,最终,抖动的能量汇聚在一个点,然后爆发,然后撕裂了这个网,在这个网破裂的同时,汇聚的能量也就被消耗了。

这个列子同样适用于灾难和战争!

因为活着必然是动的,所以叫做“活动。”

而动必然产生动的能量,当四面八方动的能量累积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爆发,然后死亡。

有活有动所以有死!!!

这也就是为何佛道修行讲究清静的原因!

这个动的能量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风险。”

灯塔国为何总是发起战争?因为要释放累计的风险,若不释放,必然反受其秧!

现今世界就是一张连接无比紧密的网,我们都在其中,而我们,都动了很久很久!风险已经累积了很多很多……接着呢?会如何?

这张网上不止有人,目之所及,都在网内!

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

还好,总是有人能看到这一点的,是谁,不言而喻了!

能看到这一点,就能适当的引导风险,虽必然会爆发,却可以选择从哪里爆发!

取舍!

人,为何会动?

两个字:想要!

因为想要,付出行动,积累风险,风险爆发,死亡来临!

清静经言:欲要长久,遣其心,澄其欲!

所以,无欲则刚啊!

这,就是世界的本质。

想要长久,只有清静一途。

十七:白马非马的本质是什么?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马”未动,只是心在动!

终是,道常而人无常!

若要解释,必然长篇大论,简而言之——白马非马出于诸子百家中的,名家,而,名可名,非常名!

此一家所有言说皆从“名”而发,我们大多人不解其意,又无法辩说,便称诡辩。

实则:非是诡辩,其揭示的是言语和文字的狭隘,揭示的是,执着于“有名”之表象,执着于“名”是无法看到事物之根本。

表,名也!名是什么?定义也!

世间万物,不出于名,名,代表着事物存在的根基,又岂止是我们所了解的“名字”之名。

道德经言:有名,万物之母!而,名由何来?由心来,只因为定义由心。

此可通佛家之,相由心生。

然而,此名非常名,非常即多变,既多变,只因不同人,不同时,不同情景而各不同定义。

用着不同之言,说着相同之物,却难和解。

白马也好,马也好,都是言语定义,执着于定义,便是矛盾重重。

马从来未动,只是人心在动。

除了非常名,还有一名,此名乃“常名”,常名亘古长存,不可说,因此名超出了言语定义的范围,此名也称“无名。”

无名,天地之始!

如果能窥破马与白马的表象,便会发现:白马是名,马是名,动物是名,物质是名,凡有意识定义者,皆是名,都非本来。

当你忘记一切定义,忘记一切名,你会发现,无马,无白马。

心平则万事皆平!心清则天下尽清!

当你忘记白马与马,忘记名非常名,便证道之元神,佛之如来。

颜回曰:坐忘!

若不明,可以尝试,忘记“马”和“白马”的定义。

你会发现,从来都没有马!

所谓定义,只是心动,心不动,万物俱熄,心一动,万物皆生。

白马非马是希望我们能从有看到无,奈何世人心窄,执着于名,从而看不到本来。

诸子百家,不出于道,只因人,因情景不同而立不同之名罢了。

便如此了,能明白的自然也就明白了,不明白的,说再多也难明白。

十八:相对和阴阳有无异同?

答:无有异同。

此二者异的只有表面,内里实则无异,或者这么说,这是一个相对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存,高相对于矮,长相对于短,善相对于恶!

道德经里有很多章都说了相对,有意可以自行去看。

十九:自由是什么?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真正绝对的自由。

先说说多数人理解的自由是什么,举例:很多人都觉得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是的,自由得可以买枪,但这种自由会催生出什么呢?混乱,而混乱的对立面是什么呢?秩序!什么是秩序?遵从道的仁义礼智信……所制定出来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一旦被打破了,会面临什么呢?堕落!!

向往自由的人,总觉得有太多规则缠绕着自己,这些规则让自己不能随心所欲,不能随心所欲等于不自由,这也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自由。

并非你不够自由,而是你想要的太多!

其实,多数人追求的自由只是对自身渴求的支配程度,只是为自身欲望找的一个借口。

那什么是相对自由?

举例:一个公司老板比一个底层职员拥有更多可以支配的金钱,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以此来看,老板貌似更加自由,但底层职员却拥有更多的时间,下班回家看看漫画,看看电影,打打游戏,生活总是比桌上只有文件的老总惬意的,这么看,底层职员又好像更自由了。

这就是相对自由,这种相对不只是上与下的相对,更是不同角度的相对,这种角度的相对自由其实也无法分清楚谁更加自由。

我们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自由的标准,然后再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去达成,比如,我想买车,有车之后我就可以自由的出行了,但当你买下一辆车的时候,第二辆或者更好的一辆已经在前面像你招手了,当然,招手的也不一定是车,但前面一定还有你所渴求的事物在等着你,毕竟人生还没有结束,心总是得要向外寻求,只是……

我们脱离了一个圈,却又给自己画了一个更大的圈!

如果非要给自由下一个定义,快乐!这两个字应该是最合适的,因为,不自由的人必定是不快乐的,而自由的人往往又是快乐的。

但是,快乐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因为快乐同样是一个圈,因为快乐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快乐从来不会单独存在,悲伤总是接踵而来。

真的存在绝对自由吗?

有相对,自然存在绝对,只是这个绝对自由并不是相对自由向前延伸的尽头,而是回头!

当放下了一切相对的自由,才能拥有绝对的自由。

相对自由永远没有尽头,因为它是多变且无常的,不管你脱离多少圈,前面都还有个圈等着你,追逐了一辈子的自由,却发现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自由。

大多的人生都是越活越迷茫,因为他越来越发现自身的困境!物质越多,自由的范围却越来越小,不管背负了多少,他还在向前寻找,越来越慢,直至生命的尽头,自由还是遥遥无期。

我们都推崇着这种精神,给它加上各种赞誉,比如,上进心,不放弃,力争上游……等等。

这就是阻碍到达绝对自由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把他叫做:名。

你在意了周围的环境,那周围的环境就整个施加在你的肩头了,就算你累了,想要放下了,周围的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传来,你在意了,也就放不下了。不仅如此,慢慢的,就连哭笑都要在意周围环境,你越来越不自由,但你越来越成功了,周围的人告诉你,你比那些没有追求的人更自由,慢慢的,你将自由和拥有划上了等号。

最初的我本来只是需要一口空气一口水,一口食物,一件衣服,我就满足,我就可以笑出声,但渐渐的,玩具出现了……有玩具我就高兴,没有玩具我就不高兴,我的笑容变得复杂了些,我的自由也被玩具牵走了一点点,再大一些,就算有玩具我也不会高兴了,因为我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就算没有玩具,他们也会陪我玩,和他们一起我会笑,但有时候小伙伴不在,我会觉得无聊,笑容更少了些。再之后,就算没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我也不会不高兴了,因为我认识了钱,因为我知道,有钱可以买的不只是玩具,甚至还有朋友,而没有钱,我将什么也买不了,那我的人生将不再快乐,接下来我余下的所有自由将会被这个“钱”一点点全部牵走。有了钱我会快乐,但快乐总是不持久,心里为何总是空空的?

因为,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背负了太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钱”买来的,但随着我拥有了它们,我的快乐却因此而减少了,也因为我背了太多东西,因此我没办法奔跑了,我哪怕往前走一步都是万分小心,因为我怕背负的东西掉下来,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即使在沉重,我也舍不得放下,并且我内心之所以空虚,那是因为拥有的还不够多,我还得追逐。

这,就是阻碍绝对自由的另外一点,利!

名利代表了内外,但是,内外本是一体的。

当你握住世界的同时,你也被世界给握住了!

当你放过世界的同时,世界也放过了你!

论语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少数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开放的心却触及不到规矩的界限,就算是放开的心也不能触及规矩的界限,那还有界限吗?虽言放心,实则收心,无规无矩,全凭心意!清净经有言:上德不德,下德执德,一个压根不会触及德的界限的人,对他来说,德的存在与否有意义吗?只有一个目光总是越过德的界限的人才会时时在意德的界限,才会将德牢记心里,所谓德之一子,就是用来约束这样人的规则。

这就是收心清净,它可以最大程度的让自身渴求和自由并行,这可以算是绝对的相对自由,但并不是绝对的自由。

所谓绝对的自由就是:

管你纷乱无常,我不语,不言。

任尔变化无方,我不想,不见。

世间变换,沧海桑田。

我只守一颗本心,兀立山端。

尘事过隙,我自岿然。

天之大,不容我,我不容天。

天之大,融于我,我融于天。

人世轮转,非等闲。

与我无关。

绝对自由,不受任何物事牵绊,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自由,是恒定的自由,亦是真正的自由。

佛道修行追求的便是这种自由。

(自由的答案源于我之前专门写的一篇文章,现在只是复制黏贴。)

二十:绝对零度为什么无法存在?

道佛黄老庄之哲思二十问,有始有终!跟我一起来寻找世界的真相

答:因为绝对!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绝对,因为:世事无绝对!

先了解绝对零度。

为什么说绝对零度可以冻结时间?

因为时间的本质是动,而绝对零度的本质是停止物质的“动!”

停止了动,自然停止了时间。

如果没有了时间,自然没有了空间,时空都不存在了,绝对零度又能冻结住什么呢?

所以说:只要绝对零度还存在着,那便必然不是绝对零度,如果达到了绝对零度,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无绝对的意思换个说法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宇宙无限大,时间无限长,变化无限多,既然无限,那一切都有可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