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作者:玉陽至虛

幾日前一時心起,給诽謗侮辱國學者下了戰貼,立題二十,竟無一人可答一題!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既有始,便有終!那我就自問自答吧!

一:迷信和佛道之學的關系?

答:迷信,迷而信之,無特意所指,不加了解,未曾證明之信,謂之迷信,與佛道玄學無必然關系,換言之,迷信佛道是迷信,迷信科學同樣也是迷信。

科學講,實踐出真知,佛道說,親修實證!

他們用着不同的知識,不同的方向,解釋和認知事物,他們,是兩個不同的圈,圈中人自然有着不同的知識。

用自己圈裡的知識去否定不是自己圈裡的知識,叫做:傲慢!

世界并不是隻有你的圈那麼大,任何有此心态之人,都是井底之蛙!

想要了解另一個圈的知識,首先你得要打開自己的圈!

打開自己的圈,叫做:開心!

多餘不言。

二:中在哪裡?

答:拿出一根筷子,掰斷,有左邊一段,有右邊一段,中呢?中空!

三:當下在哪裡?

答:時間有曾經,有未來,從來沒有停歇,既然沒有停歇,又哪有當下呢?

以上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合并成一個問題。

道家講:抱元守中,佛家說:活在當下!而不管是中還是當下,其實都不存在,或者說,不管是中還是當下,都超越了人基于相對,基于陰陽,基于有無所認知的這個世界。

這個超越一切物質的“存在”還有很多其他名字:無極,混沌,虛無,真空……

中國!中間的國度!無極之國,真空之國,道之國!

道德仁義禮智信!道,乃萬物之根,也是我們中華之根!

四:存在隻有一面的紙嗎?為什麼?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不存在隻有一面的紙!不明者,可以試試去找一找!你會發現,紙,有正面,必然有反面,正反互相支撐,才會存在。

正反,謂之陰陽!陰陽相生,相對,相依,相存!

不止是紙,這個世界,所有事物都是陰陽組成的,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五:克萊因瓶為何無知制造和想象?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想想為何克萊因瓶隻有概念圖卻沒有實物吧!而概念圖隻是人基于有對于超越有的定義,已經變了模樣。

答:克萊因瓶的一個基本概念:内外相通,内就是外,外就是内,也就是,沒有内外。

可以接上一個問題一起看,内外,乃一陰一陽,既然内就是外,也就無需分内外,内外不分,那就是内外統一!

好,閉着眼睛,試一下,你會發現,意識中根本無法建構内就是外的形象。

為何不能?因為基于陰陽的意識如何能建構一個超越陰陽的形象呢?

我們看到的克萊因瓶隻是概念圖,而這個概念圖實際已經扭曲了其本來面目!可别以為這個圖就是克萊因瓶了。

為何說意識是基于陰陽存在的?

結合上一個問題,你可以把“正反”從意識中去掉,然後讓一張紙的形象出現在意識中嗎?結果是,必然不能。

無法建構形象,又怎麼可能制造呢?

六: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隻能是無限的!為何?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請問,邊界在哪裡?

如果沒有邊界,自然就是無限的,如果有邊界,那邊界外是什麼容納了這個宇宙?必然隻有另一個更大的邊界才能容納這個邊界,而邊界外還有邊界,無窮無盡!自然也是無限了。

宇宙的定義:上下四方,古往今來!二者互相支撐,互相依存,難舍難分!

有人說,宇宙外面是虛無,那好,可以在腦袋裡面試一試,能否建構“虛無”的形象?

答案是必然不能,就像無法建構克萊因瓶一樣。

或者說,“虛無”本生就意味着無限。

具體的,之後的問題再回答。

七:奇點存在于在哪裡?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奇點的基本概念:無限小中存在着無限大的能量,從中爆發出了時空和一切存在。

與此概念相同的還有道家的“無極。”和佛家的“真空。”

無極生萬物,真空生妙有!

既然還沒有時間和空間,必然就不會有确切的實體位置,是以奇點可以說是壓根就“不存在。”

一個“不存在”的“存在”會“存在”于哪裡呢?

不要誤會!我不是故意繞彎,甚至我說的就是白話文,但必然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這,就是語言的狹隘,這就是佛道之學被很多人稱為“玄學”的原因,關于語言的狹隘,之後白馬非馬的問題會細說。

是以這個問題必然不會有正确的答案!因為正确的答案是無法用語言來言說的,如果我說了,便已經彎曲的其本來意義。

是以關于那幾個存在我才打了幾個引号。

如果非要說,那隻能是,奇點存在于不可描述,不可了解之處。

八: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答:同時出現,無有先後。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九:這個世界存在同時嗎?

答:存在,也不存在。

以上兩個問題可以一起解釋。

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鐘,一分鐘六十秒……分秒……毫秒……

時間,既然可以無限劃分!是以,這個世界并不存在同時?又怎麼可能存在同時呢?

然而!拿一把十厘米的尺子,再拿一把二十厘米的尺子!放在一起,兩相對比,你會發現,出現了高的同時出現了低,無有先後,一同發生!這就是陰陽相生。

是以,當我們定義了雞的時候,雞下的蛋自然就成了雞蛋,又哪裡有先後呢?

不止雞蛋,萬物莫不如此。

萬物不離陰陽,當有了陰的同時便有了陽,而陰陽同出人之定義,而定義由心,心動的同時世界便成了,謂:相由心生。

這便超出了大多人的了解,要詳細解釋怕得要一本書才能解釋完,并且依然會有大多人不懂。

十:枯木長新樹,這棵樹還是當初的那顆嗎?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從來就沒有新樹和老樹!隻有“我”的循環。

一片樹葉,它叫“樹葉。”

樹葉落地,化成養分,它叫“養分。”

養分再次被樹吸收,再次分化萬千樹葉!

在這個循環之中,它不斷轉換着身份,到底哪一個才是“我”?

就像你想不通這顆新樹還是那顆老樹嗎?

原來,“我”是如此狹隘,當你執着于“我”的時候,就叫做“自我。”

就像我之前說的,不是所有問題都有答案,很多人必然會因這個問題陷入思維的死胡同,但更多人,甚至不知道怎麼走進這個胡同!

十一:空間和時間的關系?

答:時空的根本,叫做“動!”

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一件物體,絕對的靜止,既然靜止,便不會老去,不會被時間更改,自然就超越了時間。

時間,隻是我們對于事物變化的一種定義,實際,它并不存在。

既然有動,自然存在動的過程,動的幅度,這個過程我們定義為“時間”,這個幅度我們定義為“空間。”

時空的本質:一步用了兩秒時間邁出三尺的空間!如此而已。

當然,不同的“動”互相疊加影響,讓時空得以擴大,但同時,也造就了不同的“時空!”

比如,同樣是一百年,人便死亡,而大山依立,青松不老。

空間同理!足夠我們用的空間,對大象來說便是狹窄。

十二:失戀了,為何物質的心髒會疼痛?

答:這一個問題主要是問自诩為“科學”而處處拿着“不科學”大棒說事的人的。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意識可以影響現實!

不止如此,量子力學,薛定谔的貓猜想,雙縫幹涉實驗都在說着這一個事實:“心靈可以決定現實。”

而在佛經中,早有所言:相由心生。道家經典同樣有說,卻要隐晦一些。

如我之前說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知識認知世界,驗證世界,得出了同一個結果。

總是不能因為不符合你的認知便強行打上一個“迷信”的标簽吧?

不同人走了不同路而已,并非隻有你的路才能通向羅馬!

十三:時間從哪裡開始?又在哪裡結束?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時間從來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時間存在就沒有存在過,之前說過了,隻有事物的變化,而沒有時間。

但換個角度,變化是從哪裡開始的?又會從哪裡結束?

答:變化從心動時開始,從心靜時停止!

為什麼這麼說?

嗨!佛道經典千萬卷都在解釋這個問題,要我三言兩語說清楚是不可能的,就算我說清楚了,聽的未必能清楚,隻因以有言無,以實言虛,雖能言傳,隻能意會。過往文章中有說,有意者可以去看一看。

當然,想不通也沒關系,隻要你能實證到,自然心領神會。

非要在文字和言語上用邏輯理清楚,其實已經落了下乘,這也是為什麼禅宗行“不言之教。”

就像我們強行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超出自己思維的事物一樣,看似明白,其實已經彎曲了本來。

便不多言了。

十四: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差別?

答:沒有差別!

關鍵不在大小,而在無限!

既然已經無限,又哪裡來的大小呢?

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内!便指“真空。”

又言:須彌納芥子!無限大裝入無限小。

隻因本無大小,哪有差別呢?

道家修行,有“金丹”一說,這個金丹,也是同樣的概念,無大無小,容天納地,也隻有在無大無小的真空之态才能煉出此丹。

十五:熵理論,熱寂說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答:必要條件有兩點。

一:有限的空間。

二:生而不死的存在。

十六:戰争和災難的本質是什麼?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本質是自然的平衡,催生戰争和災難的是一切存在的“活動。”以及欲望。

以上兩個問題可以一起解釋。

拿一張白紙,而白紙必然是有限的。

然後往上塗抹,随便畫什麼。

很快,白紙被畫滿了,再無多餘的空間可用了,是以,熱寂了!

但是,宇宙是有限的嗎?我之前的問題已經說過了。

以及,事物隻會發展不會消亡嗎?當然不是!

當我們發現紙上太過混亂的時候,我們可以拿起橡皮擦,擦掉,然後重新開始!

而現實中!是誰在用橡皮擦?

自然!

自然有生就有死,一切終究也是必然會重新找到平衡。

災難,戰争,都是自然在“動态平衡”着世界!

比如:一張網,四個人各執一角,然後一同抖動,最終,抖動的能量彙聚在一個點,然後爆發,然後撕裂了這個網,在這個網破裂的同時,彙聚的能量也就被消耗了。

這個列子同樣适用于災難和戰争!

因為活着必然是動的,是以叫做“活動。”

而動必然産生動的能量,當四面八方動的能量累積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爆發,然後死亡。

有活有動是以有死!!!

這也就是為何佛道修行講究清靜的原因!

這個動的能量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風險。”

燈塔國為何總是發起戰争?因為要釋放累計的風險,若不釋放,必然反受其秧!

現今世界就是一張連接配接無比緊密的網,我們都在其中,而我們,都動了很久很久!風險已經累積了很多很多……接着呢?會如何?

這張網上不止有人,目之所及,都在網内!

人類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共同體!

還好,總是有人能看到這一點的,是誰,不言而喻了!

能看到這一點,就能适當的引導風險,雖必然會爆發,卻可以選擇從哪裡爆發!

取舍!

人,為何會動?

兩個字:想要!

因為想要,付出行動,積累風險,風險爆發,死亡來臨!

清靜經言:欲要長久,遣其心,澄其欲!

是以,無欲則剛啊!

這,就是世界的本質。

想要長久,隻有清靜一途。

十七:白馬非馬的本質是什麼?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馬”未動,隻是心在動!

終是,道常而人無常!

若要解釋,必然長篇大論,簡而言之——白馬非馬出于諸子百家中的,名家,而,名可名,非常名!

此一家所有言說皆從“名”而發,我們大多人不解其意,又無法辯說,便稱詭辯。

實則:非是詭辯,其揭示的是言語和文字的狹隘,揭示的是,執着于“有名”之表象,執着于“名”是無法看到事物之根本。

表,名也!名是什麼?定義也!

世間萬物,不出于名,名,代表着事物存在的根基,又豈止是我們所了解的“名字”之名。

道德經言:有名,萬物之母!而,名由何來?由心來,隻因為定義由心。

此可通佛家之,相由心生。

然而,此名非常名,非常即多變,既多變,隻因不同人,不同時,不同情景而各不同定義。

用着不同之言,說着相同之物,卻難和解。

白馬也好,馬也好,都是言語定義,執着于定義,便是沖突重重。

馬從來未動,隻是人心在動。

除了非常名,還有一名,此名乃“常名”,常名亘古長存,不可說,是以名超出了言語定義的範圍,此名也稱“無名。”

無名,天地之始!

如果能窺破馬與白馬的表象,便會發現:白馬是名,馬是名,動物是名,物質是名,凡有意識定義者,皆是名,都非本來。

當你忘記一切定義,忘記一切名,你會發現,無馬,無白馬。

心平則萬事皆平!心清則天下盡清!

當你忘記白馬與馬,忘記名非常名,便證道之元神,佛之如來。

顔回曰:坐忘!

若不明,可以嘗試,忘記“馬”和“白馬”的定義。

你會發現,從來都沒有馬!

所謂定義,隻是心動,心不動,萬物俱熄,心一動,萬物皆生。

白馬非馬是希望我們能從有看到無,奈何世人心窄,執着于名,進而看不到本來。

諸子百家,不出于道,隻因人,因情景不同而立不同之名罷了。

便如此了,能明白的自然也就明白了,不明白的,說再多也難明白。

十八:相對和陰陽有無異同?

答:無有異同。

此二者異的隻有表面,内裡實則無異,或者這麼說,這是一個相對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對而存,高相對于矮,長相對于短,善相對于惡!

道德經裡有很多章都說了相對,有意可以自行去看。

十九:自由是什麼?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這個世界從來不存在真正絕對的自由。

先說說多數人了解的自由是什麼,舉例:很多人都覺得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是的,自由得可以買槍,但這種自由會催生出什麼呢?混亂,而混亂的對立面是什麼呢?秩序!什麼是秩序?遵從道的仁義禮智信……所制定出來的規則,而這些規則一旦被打破了,會面臨什麼呢?堕落!!

向往自由的人,總覺得有太多規則纏繞着自己,這些規則讓自己不能随心所欲,不能随心所欲等于不自由,這也是大多數人所了解的自由。

并非你不夠自由,而是你想要的太多!

其實,多數人追求的自由隻是對自身渴求的支配程度,隻是為自身欲望找的一個借口。

那什麼是相對自由?

舉例:一個公司老闆比一個底層職員擁有更多可以支配的金錢,可以購買更多的東西,以此來看,老闆貌似更加自由,但底層職員卻擁有更多的時間,下班回家看看漫畫,看看電影,打打遊戲,生活總是比桌上隻有檔案的老總惬意的,這麼看,底層職員又好像更自由了。

這就是相對自由,這種相對不隻是上與下的相對,更是不同角度的相對,這種角度的相對自由其實也無法厘清楚誰更加自由。

我們先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自由的标準,然後再向着這個方向努力去達成,比如,我想買車,有車之後我就可以自由的出行了,但當你買下一輛車的時候,第二輛或者更好的一輛已經在前面像你招手了,當然,招手的也不一定是車,但前面一定還有你所渴求的事物在等着你,畢竟人生還沒有結束,心總是得要向外尋求,隻是……

我們脫離了一個圈,卻又給自己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如果非要給自由下一個定義,快樂!這兩個字應該是最合适的,因為,不自由的人必定是不快樂的,而自由的人往往又是快樂的。

但是,快樂并不是絕對的自由,因為快樂同樣是一個圈,因為快樂也沒有一個明确的定義,因為快樂從來不會單獨存在,悲傷總是接踵而來。

真的存在絕對自由嗎?

有相對,自然存在絕對,隻是這個絕對自由并不是相對自由向前延伸的盡頭,而是回頭!

當放下了一切相對的自由,才能擁有絕對的自由。

相對自由永遠沒有盡頭,因為它是多變且無常的,不管你脫離多少圈,前面都還有個圈等着你,追逐了一輩子的自由,卻發現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自由。

大多的人生都是越活越迷茫,因為他越來越發現自身的困境!物質越多,自由的範圍卻越來越小,不管背負了多少,他還在向前尋找,越來越慢,直至生命的盡頭,自由還是遙遙無期。

我們都推崇着這種精神,給它加上各種贊譽,比如,上進心,不放棄,力争上遊……等等。

這就是阻礙到達絕對自由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把他叫做:名。

你在意了周圍的環境,那周圍的環境就整個施加在你的肩頭了,就算你累了,想要放下了,周圍的閑言碎語,流言蜚語傳來,你在意了,也就放不下了。不僅如此,慢慢的,就連哭笑都要在意周圍環境,你越來越不自由,但你越來越成功了,周圍的人告訴你,你比那些沒有追求的人更自由,慢慢的,你将自由和擁有劃上了等号。

最初的我本來隻是需要一口空氣一口水,一口食物,一件衣服,我就滿足,我就可以笑出聲,但漸漸的,玩具出現了……有玩具我就高興,沒有玩具我就不高興,我的笑容變得複雜了些,我的自由也被玩具牽走了一點點,再大一些,就算有玩具我也不會高興了,因為我認識了很多小夥伴,就算沒有玩具,他們也會陪我玩,和他們一起我會笑,但有時候小夥伴不在,我會覺得無聊,笑容更少了些。再之後,就算沒有小夥伴和我一起玩我也不會不高興了,因為我認識了錢,因為我知道,有錢可以買的不隻是玩具,甚至還有朋友,而沒有錢,我将什麼也買不了,那我的人生将不再快樂,接下來我餘下的所有自由将會被這個“錢”一點點全部牽走。有了錢我會快樂,但快樂總是不持久,心裡為何總是空空的?

因為,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背負了太多東西,這些東西都是“錢”買來的,但随着我擁有了它們,我的快樂卻是以而減少了,也因為我背了太多東西,是以我沒辦法奔跑了,我哪怕往前走一步都是萬分小心,因為我怕背負的東西掉下來,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即使在沉重,我也舍不得放下,并且我内心之是以空虛,那是因為擁有的還不夠多,我還得追逐。

這,就是阻礙絕對自由的另外一點,利!

名利代表了内外,但是,内外本是一體的。

當你握住世界的同時,你也被世界給握住了!

當你放過世界的同時,世界也放過了你!

論語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是一種境界,也是少數人能夠達到的境界,開放的心卻觸及不到規矩的界限,就算是放開的心也不能觸及規矩的界限,那還有界限嗎?雖言放心,實則收心,無規無矩,全憑心意!清淨經有言:上德不德,下德執德,一個壓根不會觸及德的界限的人,對他來說,德的存在與否有意義嗎?隻有一個目光總是越過德的界限的人才會時時在意德的界限,才會将德牢記心裡,所謂德之一子,就是用來限制這樣人的規則。

這就是收心清淨,它可以最大程度的讓自身渴求和自由并行,這可以算是絕對的相對自由,但并不是絕對的自由。

所謂絕對的自由就是:

管你紛亂無常,我不語,不言。

任爾變化無方,我不想,不見。

世間變換,滄海桑田。

我隻守一顆本心,兀立山端。

塵事過隙,我自巋然。

天之大,不容我,我不容天。

天之大,融于我,我融于天。

人世輪轉,非等閑。

與我無關。

絕對自由,不受任何物事牽絆,是獨立于世界之外的自由,是恒定的自由,亦是真正的自由。

佛道修行追求的便是這種自由。

(自由的答案源于我之前專門寫的一篇文章,現在隻是複制黏貼。)

二十:絕對零度為什麼無法存在?

道佛黃老莊之哲思二十問,有始有終!跟我一起來尋找世界的真相

答:因為絕對!因為這個世界并不存在絕對,因為:世事無絕對!

先了解絕對零度。

為什麼說絕對零度可以當機時間?

因為時間的本質是動,而絕對零度的本質是停止物質的“動!”

停止了動,自然停止了時間。

如果沒有了時間,自然沒有了空間,時空都不存在了,絕對零度又能當機住什麼呢?

是以說:隻要絕對零度還存在着,那便必然不是絕對零度,如果達到了絕對零度,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無絕對的意思換個說法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因為宇宙無限大,時間無限長,變化無限多,既然無限,那一切都有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