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写于谷雨时节

写于谷雨时节

黎荔

写于谷雨时节

今日是谷雨。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如果我在南方,为百谷而生的雨水,会潮湿到四处淋漓。经过天空,从清晨开始,一直下到薄暮。千丝万线,密密斜织,就像牵绕的丝绸一般,连绵不断。潺潺雨水,滋润着辽阔的大地,肥沃的大地荡漾起植物生长的韵律。每下一场雨水,草木就长一些绿一些浓一些,直到蔓延无际地,铺展成盛夏的主色调。

作为以农立国、农业文明的民族,自古以来,在气温、气压、风、云、降水、能见度和空气湿度等各种气象要素中,祖先们最在意的还是降水吧?二十四节气中,“雨水”、“谷雨”、“小雪”、“大雪”都是表示降水现象的节气。甲骨文中的占卜和记录事项,约75%是预测降雨和记录降雨的实况。古人所谓占卜年景,其实就是基于降雨。作为农业国家来说,靠天吃饭的人们庄稼收成的好坏主要看降雨量,因此雨成为人们维持温饱生活的主要保障。当看到一场好雨滋润着大地,仿佛就看到了粮食大丰收的景象。

今日谷雨,谷雨有雨,雨生百谷,种下种子,收获果实。谷雨应该是农时农事与物候结合极为紧密的节气之一。在这个多雨而温暖的时节,正是农事活动最为繁忙重要的时间。在广阔的田野上,谷类农作物茁壮生长,在雨水的浇灌中逐渐饱满成熟。

写于谷雨时节

想起《诗经》中的一首农事诗——《小雅·甫田》了,这是其中一章:

以我齐明,与我牲羊,以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庄。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毂我士女。

这是暮春时节周王祭祀方(四方之神)社(土地神)田祖(农神)的祈年乐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打仗。靠天吃饭的人们,当然祭祀的就是天地。天地生则万物生。所以,祈雨成了最重要的祭祀仪式。当时的君臣民众何以祭祀?贡上五谷烹制的美食,献上纯白羔羊的牺牲,祭祀皇天后土感谢四方神,愿普天王土一派五谷丰登,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幸运。弹起琴弦敲起大鼓响天震,一起来迎接农事的始祖神。虔诚地祈求天降甘霖,保佑五谷杂粮大丰收,养活天下万千男女子民。

周人渴求农业丰收,所以会在耕种之始,用丰盛的谷物和纯色的羔羊来祭祀四方之神和土地之神,以表虔诚之心。到庄稼渐长之际,又用热烈繁复的音乐场面来祭祀求雨。如遇天大旱,他们会更加殷勤地祭祀,并且动用朝廷百官及平民百姓共同祈神求雨。从《小雅·甫田》这一章的描写中,可以想见远古时代的先民,对于土地是怀着怎样一种崇敬的心情;而那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也反映出当时民风的粗犷和热烈。我们从中读到的,分明是上古时代先民对于农业的重视,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对与农业相关的神灵的无限敬畏。

今天,在古都西安——三千年前周王祈年之地,在这个无雨的壬寅年谷雨,我真希望看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的祭祀求雨仪式。远方战事未息,国内疫情未平,春耕不能耽误,自然需要敬畏。唯愿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在交织的阳光和雨水里,插秧苗、种作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年复一年从广袤肥沃的农田中取得好收成。弹起琴瑟敲起鼓,迎来田祖表述愿望,祈求上苍普降甘霖,使百谷作物丰茂茁壮,让勤劳人民温饱永昌。

写于谷雨时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