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作者:叶落沼泽

一、现场情况

2004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

35名车臣分裂主义恐怖分子,驾驶货车闯入俄罗斯南部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劫持正在开学典礼的1200多名师生和家长,并将他们驱赶到学校体育馆作为人质。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1.敌情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此次绑架行动由车臣非法武装头目巴萨耶夫策划,战地指挥官穆罕默德叶夫洛耶夫直接实施,并得到了国际恐怖势力的资金、人员支持。

恐怖分子要求,俄从车臣撤军,停止车臣战争,提出与北奥塞梯和印古什共和国总统直接对话,释放当年6月21~22日印古什恐怖袭击事件中被逮捕的24名“战斗队员”,否则将杀死所有人质。

恐怖分子有35人,身穿北约制式迷彩服,装备自动步枪、枪榴弹、轻机枪、狙击步枪等武器。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根据事后调查,其中有多人是阿拉伯地区雇佣军。

巴萨耶夫声称共有35个恐怖分子参加此次事件,但是由于俄罗斯政府最后确认击毙和抓获的恐怖分子只有32人,所以官方承认的恐怖分子数量是32人。

其中2人为年轻女性,身穿炸弹背心。

带有2只防化犬应对俄军化学攻击。

处理人质危机的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安全局负责人安德烈耶夫承认,武装分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拥有非常强的战斗力。

他在采访中透露说:

“持续性的战斗以及在事发现场所发现的爆炸装置、弹药、地雷等等,都表明武装分子为这次行动做了精心的准备。”

2004年7月,恐怖分子利用学校暑假整修的机会,化装成建筑工人,将炸弹、地雷和火箭筒等武器夹藏在大批建筑材料中带入学校,藏在体育馆地板下及其他隐秘地点。

后来也经人质证实,绑匪占据学校后从地下室取出了这些武器弹药。

高度专业化

恐怖分子携带防毒面具和大量补给品,在进入体育馆后,第一时间关闭了所有门窗,收缴所有人质的通信设施。

恐怖分子始终拒绝外界送水、食物、药品等生活必需品。

针对谈判对象,为了避免有俄特种兵化装成谈判专家,恐怖分子只允许事先查明过底细,没办法调包的非专业名人进入学校。

9月1日上午11时30分

恐怖分子让一名人质带着一张纸条走出去交给俄罗斯政府,上面写着:

“我们要求与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扎索霍夫、印古什共和国总统贾济科夫、儿科医生罗沙利和俄罗斯总统顾问阿斯拉哈诺夫谈判。”

恐怖分子内部情况

9月1日下午,恐怖分子内部中发生争论。

2名身穿自爆背心的女性向恐怖分子头目抗议,表达了对劫持儿童这一行为的不满。

俄塔社在报道中援引当时人质库拉耶夫的证词:

“那时,一些武装劫持者高喊:‘警察局就在附近,让我们去占领它,我们为什么占领学校?’”

库拉耶夫说,

“两名女‘人弹’公开与‘上校’发生争吵,不同意劫持小孩,结果‘上校’引爆了她们身上的炸弹将她们炸死。”

下午4点,恐怖分子头目引爆了一名女性身上的炸弹,炸死5-6名男性人质。

2.人质

在人质劫持的初期,有大约50名隐藏在学校各处的人质,趁乱跑出学校。

被杀害的人质

有1名男性人质曾拔出手枪抵抗,击毙1名恐怖分子,但迅速被杀害。

1名男性人质主动站起来,将恐怖分子说的话翻译成奥塞梯语,但是因为未经允许就说话被恐怖分子杀害。

控制局面后,恐怖分子让15名男性人质出去干活,架设障碍物,随后被枪毙,扔出了窗外。

枪杀人质的原因,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是由于恐怖分子收听了广播,对官方的报道表示不满。

北奥赛梯政府发言人祖加耶夫在危机爆发后五个小时后向媒体表示,校内人质数目是354人,而实际被扣押的人质数量是这一数字的四倍。

这个消息,被恐怖分子在广播里听到,头目库丘巴诺夫立刻枪杀了15名成年男性人质。

丘巴诺夫宣称:

“俄国人说我们只劫持了354人,那我们就杀到这一数字”。

后来的谈判人员印古什前总统卢斯兰,被恐怖分子带去看了那些被杀害的人质,他在回忆中说:

“他们带我到楼上,让我看扔出窗外的大约二十具尸体,他们真是穷凶极恶”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人质情况

当时天气炎热,北奥塞梯温度在30度以上,很多孩子因为炎热都脱光了衣服。

在恐怖分子听到谎报数目的广播后,除了枪杀15名人质外,同时也开始禁止给予人质饮用水和食物。

9月3日,事件第三天,因为口渴缺水,有些学生为了生存开始饮用尿液,至少两个孩子濒临死亡。

3.障碍和爆炸物

恐怖分子将人质赶到体育馆后,在这里四处安装爆炸物。

爆炸物有压发式爆炸物,也有松发式,松发式爆炸物的一部分是恐怖分子自己踩着开关,一旦松开就会爆炸。

门口布设了阻拦索和小型地雷。

9月1日15时45分,一名女性人质带着一个录像带走出去交给了政府,录像带里放着人质的画面。

可以看到很多爆炸物被安放在各个角鹿,距离人质只有几米远。

4.位置和地形

别斯兰是人口仅有3.5万的小城,距离车臣几百公里。

别斯兰一中位于山坡上,要想在学校下面打洞,难度相当于打一条山体隧道,短时间内无法做到。

关押人质的体育馆位于学校中央,三面是教学楼,四周是空旷地和围墙。

体育馆空间较为狭小,不足300平方米,是一栋两层多窗建筑,没有观察死角,人质和恐怖分子密集混在一起。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为了防止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的故技重施——使用毒气攻击,恐怖分子把窗户全部打碎。

所有对外窗口都有人质的身体作为肉盾。

体育馆棚顶是斜面,直升机无法降落,恐怖分子也在棚顶和篮球架上安放了炸药。

担负主攻任务的“阿尔法”和“信号旗”特种部队在攻击发起时,还没有掌握一份学校内部建筑的地形图。

5.社情

北奥塞梯的居民主要是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和奥塞梯人。

中学离警察局很近,并且高加索地区民风彪悍,成年男性大多会使用武器,家里也普遍有枪支。

很多学生人质的家长都曾在俄军甚至特战单位服役过,部分爷爷辈的家长甚至曾在二战中和德国人打过仗,家里还藏有那时的莫辛纳甘,整体而言百姓战斗力较强。

人质事件发生后,很多武装家长自发赶到事发地区,为了区别敌我,他们在各自的胳膊上绑了白布条。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二、行动部署

1.应急响应

武装家长

事件发生后,最早到达现场的不是俄罗斯军队和警察,而是被劫持学生的武装家长们。

他们携带各自家中的武器,第一时间来到学校,并与恐怖分子展开了短暂的交火。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一个半小时后,才有军警赶到现场。

警察到达后,武装家长开始非常积极配合,抢占了制高点,部分家长和警察尝试进入了校园。

这次先期的行动的主要成就是将被困在锅炉房没有被恐怖分子发现的部分人质救出了学校。

有几名人质在撤离过程中被射杀,但是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正规部队抵达

9月1日10点30分

现场成立了由联邦安全总局领导负责的应急指挥中心,俄军警迅速包围学校,俄军驻北奥第58集团军第19摩步师的数个摩步连参与封锁学校。

俄联邦安全总局和内务部所属的“阿尔法”、“信号旗”等特种部队也于第二天先后抵达。

装备14.5毫米大口径机枪的BTR-80装甲车、T-72主战坦克、雌鹿武装直升机等逐渐抵达现场附近就位。

狙击手就位。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联邦特工

普京接到消息后,首先下达指令:调派俄罗斯内务部官员和安全局特工,火速赶往别斯兰控制形势。

在随后的紧急会议上,普京确定了“确保人质安全、谈判与武力两手准备”,“政治解决是首选,准备做必要妥协;不到万不得已,不发起强攻”的基本方针。

没有他本人的命令,现场不允许听见枪声,尽最大努力保证人质安全。

2.警戒封控

尽管普京强调必须控制住现场局势,不允许民兵私自攻击,但是事实上现场的外围封控任务是一团糟。

车臣问题专家马拉申科在采访中说:“进攻是没有计划的,甚至在被动情况下才开始。”

他强调,在环绕出事学校的周边地带竟然没有一条适当的警戒线,这就是“没有组织性”的表现。

在9月3日的决定性爆炸发生、危机升级时,负责外围警戒的俄罗斯内卫部队没能有效控制人群,大量武装家长进入现场核心区。

在特种部队发起强攻时,武装家长甚至更早就冲进了学校和恐怖分子发生交火。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一方面俄军狙击手的视线遭到阻挡。

另一方面,由于劫匪和特种部队都身穿丛林迷彩服,这导致很多特战队员遭到了后方学生家长的火力打击,导致腹背受敌,造成伤亡。

“当爆炸突然发生,孩子们开始从里面往外逃的时候,我们给绑匪去了电话,请求他们停止射击。他们回答说:‘我们已经停止射击,是你们的人在开火’。”

印古什共和国前总统鲁斯兰·奥舍夫在事件中曾进入学校与恐怖分子谈判,他对《新闻时报》说,

“我们下命令停火,但是有第三方(不听),那些民兵决定用自己的力量解救人质”

3.战斗准备

武器装备

T-72坦克,BTR-80装甲车和雌鹿武装直升机做好了战斗准备。

部分士兵背着单兵火箭发射器和火焰喷射器到达战斗位置。

对于这些重型武器的进入现场,部分俄罗斯记者用“围歼战”来形容这一次救援。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但是由于整体策略上强调谈判为主,地面部队的战斗准备却被大大放松了。

很多阿尔法和信号旗的特种兵们没有完全做好攻击准备,很多都没有穿上防弹背心。

行动计划

根据现场情况,9月2日晚,俄军指挥所已经拟定了作战计划。

利用黑夜掩护,切断电源,而后利用直升机接近,将特战队员索降至楼顶,爆破炸开天花板,强攻消灭恐怖分子。

三、突击行动

1.被动展开

行动从未按照预先计划展开。

突击命令下达时,特种部队也没有接到强攻的预先准备命令。

9月3日下午13时05分

突然响起了几声枪响,校园内也几乎同时发生了一次爆炸。

22秒钟后,又发生了一次更猛烈的爆炸,大量人质开始向外逃跑,恐怖分子向逃跑人质开枪。

此时外围的武装家长看到逃跑的孩子们,开始冲破警戒线向核心区推进,现场一片混乱,无法控制。

13时15分

特种部队展开强攻。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2.两次爆炸

根据当时俄罗斯官方的报道,两次爆炸是由于恐怖分子的操作失误,不小心触发了引信,挂在馆内篮球架上的炸弹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屋顶部分坍塌。

并直接导致了现场混乱和后续特种部队的被动强攻。

然而,发生爆炸的真实原因还存在争议。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在“别斯兰真相”网站上则刊登了俄罗斯议员、别斯兰事件调查委员会成员尤里·萨维利耶夫的一份独立调查报告——《别斯兰:人质讲述的真相》

萨维利耶夫是俄罗斯高水平的爆炸鉴定专家,他从专业角度对别斯兰体育馆的攻击进行了分析。

他在报告中提到,9月3日下午别斯兰体育馆的两次爆炸,并不是恐怖分子引爆了炸弹,而是在体育馆对面的五层楼房中,俄罗斯军队发射火箭弹进行的攻击。

根据萨维利耶夫报告的描述,当天中午13时03分,俄特种兵使用单兵榴弹发射器或者其他类似装备,在体育馆东北方向37号五层建筑楼顶,向体育馆进行了攻击,并造成了体育馆东部的天花板塌落。

22秒后,从距离体育馆不远的41号建筑再次发射火箭弹或者迫击炮弹,并造成体育馆屋顶出现了1平方米左右的窟窿。

两次爆炸后,体育馆顶棚着火,掉下来砸伤了许多人质,并导致了一场火灾,很多人质不是被砸死就是被活活烧死。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3.对体育馆的强攻

在两次爆炸发生时,武装家长是最先攻进学校的人群,他们用武器掩护逃跑的人质。

随后“阿尔法”和“信号旗”特种部队才发动进攻,但是由于行动的仓促,很多队员还没有穿上防弹背心就冲了上去。

俄军狙击手击毙了2名控制炸弹引信的恐怖分子。

参与战斗的除了武装家长、特种部队,还有坦克和武装直升机。

根据萨维利耶夫的报告,强攻时,俄罗斯部队在学校内仍有人质的情况下,多次使用火箭炮和迫击炮对体育馆进行攻击,用坦克和直升机对学校进行扫射。

根据俄罗斯出版的《别斯兰的秘密》一书中描述:

“劫持事件发生后,事实上有7辆T32坦克和数个火焰喷射器向学校体育馆猛轰,造成体育馆着火,事后法医在检查200多具尸体时发现,许多人身上有严重的灼伤。”

BTR-80装甲车开到体育馆的西侧,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向攻击的恐怖分子输出火力。

在装甲车的掩护下,特种部队占领了体育馆,并在澡堂救出了部分人质。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4.对食堂的强攻

恐怖分子且战且退,带着部分人质穿过走廊,在食堂负隅顽抗。

他们命令人质站在窗前和门口,自己躲在角落射击强攻部队。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一位名叫“艾达”的人质在采访中回忆:

“我被迫抱着一个陌生孩子,在窗前站了至少二十分钟,作为人盾。当时子弹横飞,我们两人却奇迹般地没有中弹。

······

在我惊恐万分的时候,突然发生一次爆炸。我感到天旋地转,倒下了下去。而此时屋内一片狼藉,人要么受伤,要么躲了起来,要么就死了。

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爆炸来自一辆T-72坦克。这辆坦克对准食堂开炮,将恐怖分子和人质一同轰碎。”

特种作战战例——别斯兰人质危机|大规模人质劫持

另一名人质阿丽塔萨巴弗诺娃回忆道:

“军队进来后一轮扫射,一心只想着消灭恐怖分子。”

三名特种兵爬进角落的窗户,并和恐怖分子展开交火,过程中一名恐怖分子扔出了手雷,炸死一名特种兵和几名人质。

5.控制和救援

9月3日下午16时

俄罗斯军队基本控制学校,但仍然受到零星抵抗。

人质基本都已逃出校园,救援工作随即展开。

现场周围预先准备的数十辆救护车、上千副担架投入使用,共有700多人被送往别斯兰市和北奥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市的4所医院。

四、行动结果

“这完全是一个悲剧。”

独立军事专家帕维尔·费尔根豪尔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

“历时12个小时的枪战,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质获救,其余人质非死即伤,特种部队遭受惨重伤亡……我们的安全部队再次出现了组织混乱的局面。”

2005年12月,负责调查这起惨剧的俄罗斯检察官员发表报告说,政府当局在处理事件时没有犯错。

2006年12月,俄罗斯议会专门负责调查别斯兰人质事件委员会,公布的正式调查报告指出:俄有关方面在防范恐怖袭击和解救人质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和不足。

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31人死亡,1人被俘,3人趁乱逃走。

人质

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最终造成333名人质死亡,其中包括186名未成年人,958人受伤,其中包括639名未成年人,123人落下残疾,26名儿童父母双亡,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1名被生擒。

营救人员

两只特种部队共有12人阵亡,18人负伤。

其中“阿尔法”阵亡5人,包括一名少校;“信号旗”阵亡7人,包括一名上校和一名中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