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作者:葉落沼澤

一、現場情況

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

35名車臣分裂主義恐怖分子,駕駛貨車闖入俄羅斯南部奧塞梯共和國别斯蘭市第一中學,劫持正在開學典禮的1200多名師生和家長,并将他們驅趕到學校體育館作為人質。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1.敵情

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此次綁架行動由車臣非法武裝頭目巴薩耶夫策劃,戰地指揮官穆罕默德葉夫洛耶夫直接實施,并得到了國際恐怖勢力的資金、人員支援。

恐怖分子要求,俄從車臣撤軍,停止車臣戰争,提出與北奧塞梯和印古什共和國總統直接對話,釋放當年6月21~22日印古什恐怖襲擊事件中被逮捕的24名“戰鬥隊員”,否則将殺死所有人質。

恐怖分子有35人,身穿北約制式迷彩服,裝備自動步槍、槍榴彈、輕機槍、狙擊步槍等武器。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根據事後調查,其中有多人是阿拉伯地區雇傭軍。

巴薩耶夫聲稱共有35個恐怖分子參加此次事件,但是由于俄羅斯政府最後确認擊斃和抓獲的恐怖分子隻有32人,是以官方承認的恐怖分子數量是32人。

其中2人為年輕女性,身穿炸彈背心。

帶有2隻防化犬應對俄軍化學攻擊。

處理人質危機的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安全局負責人安德烈耶夫承認,武裝分子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擁有非常強的戰鬥力。

他在采訪中透露說:

“持續性的戰鬥以及在事發現場所發現的爆炸裝置、彈藥、地雷等等,都表明武裝分子為這次行動做了精心的準備。”

2004年7月,恐怖分子利用學校暑假整修的機會,化裝成建築勞工,将炸彈、地雷和火箭筒等武器夾藏在大批建築材料中帶入學校,藏在體育館地闆下及其他隐秘地點。

後來也經人質證明,綁匪占據學校後從地下室取出了這些武器彈藥。

高度專業化

恐怖分子攜帶防毒面具和大量補給品,在進入體育館後,第一時間關閉了所有門窗,收繳所有人質的通信設施。

恐怖分子始終拒絕外界送水、食物、藥品等生活必需品。

針對談判對象,為了避免有俄特種兵化裝成談判專家,恐怖分子隻允許事先查明過底細,沒辦法調包的非專業名人進入學校。

9月1日上午11時30分

恐怖分子讓一名人質帶着一張紙條走出去交給俄羅斯政府,上面寫着:

“我們要求與北奧塞梯共和國總統紮索霍夫、印古什共和國總統賈濟科夫、兒科醫生羅沙利和俄羅斯總統顧問阿斯拉哈諾夫談判。”

恐怖分子内部情況

9月1日下午,恐怖分子内部中發生争論。

2名身穿自爆背心的女性向恐怖分子頭目抗議,表達了對劫持兒童這一行為的不滿。

俄塔社在報道中援引當時人質庫拉耶夫的證詞:

“那時,一些武裝劫持者高喊:‘警察局就在附近,讓我們去占領它,我們為什麼占領學校?’”

庫拉耶夫說,

“兩名女‘人彈’公開與‘上校’發生争吵,不同意劫持小孩,結果‘上校’引爆了她們身上的炸彈将她們炸死。”

下午4點,恐怖分子頭目引爆了一名女性身上的炸彈,炸死5-6名男性人質。

2.人質

在人質劫持的初期,有大約50名隐藏在學校各處的人質,趁亂跑出學校。

被殺害的人質

有1名男性人質曾拔出手槍抵抗,擊斃1名恐怖分子,但迅速被殺害。

1名男性人質主動站起來,将恐怖分子說的話翻譯成奧塞梯語,但是因為未經允許就說話被恐怖分子殺害。

控制局面後,恐怖分子讓15名男性人質出去幹活,架設障礙物,随後被槍斃,扔出了窗外。

槍殺人質的原因,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是由于恐怖分子收聽了廣播,對官方的報道表示不滿。

北奧賽梯政府發言人祖加耶夫在危機爆發後五個小時後向媒體表示,校内人質數目是354人,而實際被扣押的人質數量是這一數字的四倍。

這個消息,被恐怖分子在廣播裡聽到,頭目庫丘巴諾夫立刻槍殺了15名成年男性人質。

丘巴諾夫宣稱:

“俄國人說我們隻劫持了354人,那我們就殺到這一數字”。

後來的談判人員印古什前總統盧斯蘭,被恐怖分子帶去看了那些被殺害的人質,他在回憶中說:

“他們帶我到樓上,讓我看扔出窗外的大約二十具屍體,他們真是窮兇極惡”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人質情況

當時天氣炎熱,北奧塞梯溫度在30度以上,很多孩子因為炎熱都脫光了衣服。

在恐怖分子聽到謊報數目的廣播後,除了槍殺15名人質外,同時也開始禁止給予人質飲用水和食物。

9月3日,事件第三天,因為口渴缺水,有些學生為了生存開始飲用尿液,至少兩個孩子瀕臨死亡。

3.障礙和爆炸物

恐怖分子将人質趕到體育館後,在這裡四處安裝爆炸物。

爆炸物有壓發式爆炸物,也有松發式,松發式爆炸物的一部分是恐怖分子自己踩着開關,一旦松開就會爆炸。

門口布設了阻攔索和小型地雷。

9月1日15時45分,一名女性人質帶着一個錄像帶走出去交給了政府,錄像帶裡放着人質的畫面。

可以看到很多爆炸物被安放在各個角鹿,距離人質隻有幾米遠。

4.位置和地形

别斯蘭是人口僅有3.5萬的小城,距離車臣幾百公裡。

别斯蘭一中位于山坡上,要想在學校下面打洞,難度相當于打一條山體隧道,短時間内無法做到。

關押人質的體育館位于學校中央,三面是教學樓,四周是空曠地和圍牆。

體育館空間較為狹小,不足300平方米,是一棟兩層多窗建築,沒有觀察死角,人質和恐怖分子密集混在一起。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為了防止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的故技重施——使用毒氣攻擊,恐怖分子把窗戶全部打碎。

所有對外視窗都有人質的身體作為肉盾。

體育館棚頂是斜面,直升機無法降落,恐怖分子也在棚頂和籃球架上安放了炸藥。

擔負主攻任務的“阿爾法”和“信号旗”特種部隊在攻擊發起時,還沒有掌握一份學校内部建築的地形圖。

5.社情

北奧塞梯的居民主要是俄羅斯人、格魯吉亞人和奧塞梯人。

中學離警察局很近,并且高加索地區民風彪悍,成年男性大多會使用武器,家裡也普遍有槍支。

很多學生人質的家長都曾在俄軍甚至特戰機關服役過,部分爺爺輩的家長甚至曾在二戰中和德國人打過仗,家裡還藏有那時的莫辛納甘,整體而言百姓戰鬥力較強。

人質事件發生後,很多武裝家長自發趕到事發地區,為了差別敵我,他們在各自的胳膊上綁了白布條。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二、行動部署

1.應急響應

武裝家長

事件發生後,最早到達現場的不是俄羅斯軍隊和警察,而是被劫持學生的武裝家長們。

他們攜帶各自家中的武器,第一時間來到學校,并與恐怖分子展開了短暫的交火。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一個半小時後,才有軍警趕到現場。

警察到達後,武裝家長開始非常積極配合,搶占了制高點,部分家長和警察嘗試進入了校園。

這次先期的行動的主要成就是将被困在鍋爐房沒有被恐怖分子發現的部分人質救出了學校。

有幾名人質在撤離過程中被射殺,但是總體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正規部隊抵達

9月1日10點30分

現場成立了由聯邦安全總局上司負責的應急指揮中心,俄軍警迅速包圍學校,俄軍駐北奧第58集團軍第19摩步師的數個摩步連參與封鎖學校。

俄聯邦安全總局和内務部所屬的“阿爾法”、“信号旗”等特種部隊也于第二天先後抵達。

裝備14.5毫米大口徑機槍的BTR-80裝甲車、T-72主戰坦克、雌鹿武裝直升機等逐漸抵達現場附近就位。

狙擊手就位。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聯邦特工

普京接到消息後,首先下達指令:調派俄羅斯内務部官員和安全局特工,火速趕往别斯蘭控制形勢。

在随後的緊急會議上,普京确定了“確定人質安全、談判與武力兩手準備”,“政治解決是首選,準備做必要妥協;不到萬不得已,不發起強攻”的基本方針。

沒有他本人的指令,現場不允許聽見槍聲,盡最大努力保證人質安全。

2.警戒封控

盡管普京強調必須控制住現場局勢,不允許民兵私自攻擊,但是事實上現場的外圍封控任務是一團糟。

車臣問題專家馬拉申科在采訪中說:“進攻是沒有計劃的,甚至在被動情況下才開始。”

他強調,在環繞出事學校的周邊地帶竟然沒有一條适當的警戒線,這就是“沒有組織性”的表現。

在9月3日的決定性爆炸發生、危機更新時,負責外圍警戒的俄羅斯内衛部隊沒能有效控制人群,大量武裝家長進入現場核心區。

在特種部隊發起強攻時,武裝家長甚至更早就沖進了學校和恐怖分子發生交火。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一方面俄軍狙擊手的視線遭到阻擋。

另一方面,由于劫匪和特種部隊都身穿叢林迷彩服,這導緻很多特戰隊員遭到了後方學生家長的火力打擊,導緻腹背受敵,造成傷亡。

“當爆炸突然發生,孩子們開始從裡面往外逃的時候,我們給綁匪去了電話,請求他們停止射擊。他們回答說:‘我們已經停止射擊,是你們的人在開火’。”

印古什共和國前總統魯斯蘭·奧舍夫在事件中曾進入學校與恐怖分子談判,他對《新聞時報》說,

“我們下指令停火,但是有第三方(不聽),那些民兵決定用自己的力量解救人質”

3.戰鬥準備

武器裝備

T-72坦克,BTR-80裝甲車和雌鹿武裝直升機做好了戰鬥準備。

部分士兵背着單兵火箭發射器和火焰噴射器到達戰鬥位置。

對于這些重型武器的進入現場,部分俄羅斯記者用“圍殲戰”來形容這一次救援。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但是由于整體政策上強調談判為主,地面部隊的戰鬥準備卻被大大放松了。

很多阿爾法和信号旗的特種兵們沒有完全做好攻擊準備,很多都沒有穿上防彈背心。

行動計劃

根據現場情況,9月2日晚,俄軍指揮所已經拟定了作戰計劃。

利用黑夜掩護,切斷電源,而後利用直升機接近,将特戰隊員索降至樓頂,爆破炸開天花闆,強攻消滅恐怖分子。

三、突擊行動

1.被動展開

行動從未按照預先計劃展開。

突擊指令下達時,特種部隊也沒有接到強攻的預先準備指令。

9月3日下午13時05分

突然響起了幾聲槍響,校園内也幾乎同時發生了一次爆炸。

22秒鐘後,又發生了一次更猛烈的爆炸,大量人質開始向外逃跑,恐怖分子向逃跑人質開槍。

此時外圍的武裝家長看到逃跑的孩子們,開始沖破警戒線向核心區推進,現場一片混亂,無法控制。

13時15分

特種部隊展開強攻。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2.兩次爆炸

根據當時俄羅斯官方的報道,兩次爆炸是由于恐怖分子的操作失誤,不小心觸發了引信,挂在館内籃球架上的炸彈突然發生爆炸,造成屋頂部分坍塌。

并直接導緻了現場混亂和後續特種部隊的被動強攻。

然而,發生爆炸的真實原因還存在争議。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在“别斯蘭真相”網站上則刊登了俄羅斯議員、别斯蘭事件調查委員會成員尤裡·薩維利耶夫的一份獨立調查報告——《别斯蘭:人質講述的真相》

薩維利耶夫是俄羅斯高水準的爆炸鑒定專家,他從專業角度對别斯蘭體育館的攻擊進行了分析。

他在報告中提到,9月3日下午别斯蘭體育館的兩次爆炸,并不是恐怖分子引爆了炸彈,而是在體育館對面的五層樓房中,俄羅斯軍隊發射火箭彈進行的攻擊。

根據薩維利耶夫報告的描述,當天中午13時03分,俄特種兵使用單兵榴彈發射器或者其他類似裝備,在體育館東北方向37号五層建築樓頂,向體育館進行了攻擊,并造成了體育館東部的天花闆塌落。

22秒後,從距離體育館不遠的41号建築再次發射火箭彈或者迫擊炮彈,并造成體育館屋頂出現了1平方米左右的窟窿。

兩次爆炸後,體育館頂棚着火,掉下來砸傷了許多人質,并導緻了一場火災,很多人質不是被砸死就是被活活燒死。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3.對體育館的強攻

在兩次爆炸發生時,武裝家長是最先攻進學校的人群,他們用武器掩護逃跑的人質。

随後“阿爾法”和“信号旗”特種部隊才發動進攻,但是由于行動的倉促,很多隊員還沒有穿上防彈背心就沖了上去。

俄軍狙擊手擊斃了2名控制炸彈引信的恐怖分子。

參與戰鬥的除了武裝家長、特種部隊,還有坦克和武裝直升機。

根據薩維利耶夫的報告,強攻時,俄羅斯部隊在學校内仍有人質的情況下,多次使用火箭炮和迫擊炮對體育館進行攻擊,用坦克和直升機對學校進行掃射。

根據俄羅斯出版的《别斯蘭的秘密》一書中描述:

“劫持事件發生後,事實上有7輛T32坦克和數個火焰噴射器向學校體育館猛轟,造成體育館着火,事後法醫在檢查200多具屍體時發現,許多人身上有嚴重的灼傷。”

BTR-80裝甲車開到體育館的西側,在這個過程中持續向攻擊的恐怖分子輸出火力。

在裝甲車的掩護下,特種部隊占領了體育館,并在澡堂救出了部分人質。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4.對食堂的強攻

恐怖分子且戰且退,帶着部分人質穿過走廊,在食堂負隅頑抗。

他們指令人質站在窗前和門口,自己躲在角落射擊強攻部隊。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一位名叫“艾達”的人質在采訪中回憶:

“我被迫抱着一個陌生孩子,在窗前站了至少二十分鐘,作為人盾。當時子彈橫飛,我們兩人卻奇迹般地沒有中彈。

······

在我驚恐萬分的時候,突然發生一次爆炸。我感到天旋地轉,倒下了下去。而此時屋内一片狼藉,人要麼受傷,要麼躲了起來,要麼就死了。

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才發現爆炸來自一輛T-72坦克。這輛坦克對準食堂開炮,将恐怖分子和人質一同轟碎。”

特種作戰戰例——别斯蘭人質危機|大規模人質劫持

另一名人質阿麗塔薩巴弗諾娃回憶道:

“軍隊進來後一輪掃射,一心隻想着消滅恐怖分子。”

三名特種兵爬進角落的窗戶,并和恐怖分子展開交火,過程中一名恐怖分子扔出了手雷,炸死一名特種兵和幾名人質。

5.控制和救援

9月3日下午16時

俄羅斯軍隊基本控制學校,但仍然受到零星抵抗。

人質基本都已逃出校園,救援工作随即展開。

現場周圍預先準備的數十輛救護車、上千副擔架投入使用,共有700多人被送往别斯蘭市和北奧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市的4所醫院。

四、行動結果

“這完全是一個悲劇。”

獨立軍事專家帕維爾·費爾根豪爾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說,

“曆時12個小時的槍戰,隻有十分之一的人質獲救,其餘人質非死即傷,特種部隊遭受慘重傷亡……我們的安全部隊再次出現了組織混亂的局面。”

2005年12月,負責調查這起慘劇的俄羅斯檢察官員發表報告說,政府當局在處理事件時沒有犯錯。

2006年12月,俄羅斯議會專門負責調查别斯蘭人質事件委員會,公布的正式調查報告指出:俄有關方面在防範恐怖襲擊和解救人質過程中存在嚴重問題和不足。

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31人死亡,1人被俘,3人趁亂逃走。

人質

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為人質,最終造成333名人質死亡,其中包括186名未成年人,958人受傷,其中包括639名未成年人,123人落下殘疾,26名兒童父母雙亡,31名恐怖分子被擊斃,1名被生擒。

營救人員

兩隻特種部隊共有12人陣亡,18人負傷。

其中“阿爾法”陣亡5人,包括一名少校;“信号旗”陣亡7人,包括一名上校和一名中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