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疫期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疫期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重要说明:文中患者信息已做隐私保护处理

“林阿姨的求医之路困难重重,风雨交加。而她一路上遇到的人们,何主任、苏老师、门诊部临床工作人员、宾馆的工作人员、未曾谋面的旅客们、路上的警察、繁忙的疾控调度……也许每个人的力量都十分微薄,也许每个人都有岗位规则需要去遵守, 但他们都选择了以人为先、以爱为先,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一位肿瘤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和帮助。”

故事要从两年前讲起。

2020年4月,正是当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林阿姨在江苏常州当地医院查出乳腺问题,医生说很有可能是肿瘤。因此她来到上海做进一步诊断。在被确诊为乳腺癌局部晚期之后,她开始走上了和病魔斗争的路途。遗憾的是,在最初一年多的治疗中,病情没有太多的好转。

2021年1月,林阿姨的乳房出现了严重的破损,脓水从里边不断流出,每天洗澡时都需要一点点地将脓清理干净,这个过程对她而言无比痛苦。疫情和病情的双重侵扰,让她深感煎熬。

2021年7月,经朋友介绍,林阿姨在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遇到了何萍青主任。“最开始去何主任那边看诊的时候,我只有80斤,全身无力,如果不靠着我爱人,根本做不下来一整套流程。乳房也溃烂得像是菜花样,有着将近十公分的溃烂,检查发现肝、肺、骨以及乳房周围淋巴多处转移。”林阿姨说,感谢何主任耐心地询问她的病情,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何主任当时强调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没有更好的药,只有更适合的药。”

用药的第一个月,林阿姨的病症就有了明显的好转,裸露在外的组织逐渐减小。在完成近三个月的全身化疗之后,全身转移病灶均失去了活性,乳房局部病灶也显著好转。“现在来何主任这边看病我都可以自己一个人来了。” 这是来之不易的治疗成果。

今年4月,就在林阿姨确诊乳腺癌晚期的两年后,她的病情再次恶化。同月,疫情的中心正是她亟待看诊、化疗的目的地——上海。面对疫情管控的不确定性,林阿姨陷入了两难。去还是不去?在和爱人慎重商量过后,她决定再次来到上海,为自己寻求生的机会。

这一路

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困难比林阿姨预计的来得更快、更出乎意料。

第一重困难是她的温饱。

她从常州来之前预订了宾馆,约定好三餐全包。谁承想,到达上海的几天后,这家宾馆临时被征用,成为了隔离酒店。林阿姨被安置转运到了另一家宾馆,而这家宾馆不具备提供饭菜的能力。在上海街边大小餐厅停业、买菜需要抢购的这一刻起,林阿姨和陪同她就诊的婆婆,突然就这样吃不上饭了。

第二重困难是交通。

患者进出医院需要48小时本地核酸阴性报告,最近的核酸检测点距离就诊医院1.8公里,120求助排队时间遥遥无期。无可奈何之下,林阿姨在放疗结束后,拖着颤巍的双腿,和陪同治疗的78岁的婆婆,步行三小时到达核酸检测点。完成核酸检测后,终于又一步步挪回了位于恒丰路的宾馆。这一天,这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在空荡的上海街头步行6小时。

4月7日,门诊部志愿者苏老师了解到她们的困境,毅然返回自己家取车,用私家车接送林阿姨。苏老师一路闯关,每个关卡,她都会被反复问到,你是谁?请出示身份证、核酸报告、工作证、在职证明,留下手机号码……每个关卡也都是一道疫情守卫的防线,身在一线的苏老师深深理解居委、交警,各个岗位上的严肃认真,她耐心、细致地和每一位工作人员解释情况,顺利在当晚10点开车出小区。她打电话给林阿姨:“我出发了!你和婆婆不要动,就在医院等我,我接你们回宾馆……”。

接送的问题解决了,可是饭呢?林阿姨早晨就诊的时候,门诊部工作人员将自己的早饭、午饭加热后送给了她,苏老师也把自己的餐食带给她当作晚饭。但门诊疫情期间供应的伙食条件有限,作为肿瘤患者,需要更均衡的营养补充,怎么办?

苏老师急得团团转。就在宾馆门口,她遇到一位送餐人员。她赶忙上前询问:“不好意思,想向您打听一下,您是外卖,还是宾馆送餐?我们这里有两位被安置过来的人,吃不上饭……”当听到工作人员说这是宾馆原本来沪旅客的用食,无法供应给别人,苏老师忍不住哽咽, “……这里有位危重患者和她的母亲需要用餐,实在是没有办法,能不能请求你通融一下,哪怕高价也可以,这个钱我来出!”苏老师也许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需要为解决患者的温饱而求情。

工作人员动容了。他同意把林阿姨二人加进送餐名单,并且免费供应。晚上,他在旅客群里发了段话:“现在我们宾馆有一位在上海求医的肿瘤患者,她和她的母亲在用餐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旅客群里很快有人响应,大家陆续拿来一些苹果、橘子。林阿姨连连道谢,说遇到好心人了。这一刻,虽难但暖。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胡巧英主任带领团队,在疫情防控资源最吃紧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林阿姨完成了疗程内最后几次治疗。

而林阿姨返回常州的困难,又摆在眼前。

苏老师帮助患者主动联系了常州120:“患者是常州人,有连续多日的核酸阴性证明。一个重症患者带着她78岁的妈妈,在上海得到了救治,现在要回家,请你们帮忙!”在耐心解释下,电话转到了常州疫情防控办公室,工作人员同意协调120到花桥收费站出口处一公里外等候。为保证患者安全,常州120要求患者在上海的运送需要有主诊医生跟车,才同意后续交接。4月11日早晨六点,何主任接到苏老师的电话,立刻答应启程,为了节省时间,两人同时出发来到林阿姨所在的宾馆,还细心为林阿姨和她的婆婆穿上防护服,随后动身前往花桥。

因交通管制,导航失效,车在上海空无一人的马路上行驶,却怎么也开不到一百公里外的目的地。林阿姨身体也逐渐疲劳,亟需休息。当多方求助无果时, 苏老师看到高速不远处有辆警车,于是立刻上前求助。警察也很为难,他表示,上面有规定,没有报备不能离开执勤区。苏老师忍不住哽咽:“我一定要送患者回家,她刚做了放疗,有风险,回到当地如果出现问题还可以及时处理……能不能请您帮我们导个航?我现在手机也无法导航到花桥,怎么也开不到……”

警察小伙理解了。“我带你们出去吧,但是我要先报备一下,警局要是打电话给您,您帮我核实一下。”

疫期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苏老师的车跟在警车后面,开始艰难找路

在绕了无数的圈子以后,车终于抵达花桥收费站。

疫期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疫期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警察拦住大货车,苏老师和何主任陪同拎着大包小包横穿高速公路,再穿过隔离带,终于将林阿姨和她婆婆送上120

看到林阿姨坐上常州救护车离开的瞬间,苏老师泪如雨下。

警察说,苏老师,一会儿我带着你们回上海,可能还要再绕一个多小时。苏老师摆摆手表示没关系,她泣不成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一路,好长啊!

风雨中

微小光源聚集,亦能照亮一片

上海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头,林阿姨的求医之路困难重重,风雨交加。而她一路上遇到的人们,何主任、苏老师、门诊部临床工作人员、宾馆的工作人员、未曾谋面的旅客们、路上的警察、繁忙的疾控调度……也许每个人的力量都十分微薄,也许每个人都有岗位规则需要去遵守, 但他们都选择了以人为先、以爱为先,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一位肿瘤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和帮助。

疫期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疫期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回门诊后,苏老师向这位青浦公安分局警察同志道谢

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或经历、或见证了很多:物资匮乏、人员流离、就医困难;嘈杂、愤怒、无助……但同时,也有一批批的平凡英雄涌现,他们是驻扎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是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民警、是社区工作者、是志愿者;是邻居阿姨、是公司保安师傅、是街角小卖铺的大爷……他们都在努力,他们不曾停下努力!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感谢那点点萤火,灼灼星光。看似微弱,聚拢起来,竟也已照亮一片片暗夜。

这一路上,也许风雨交加,幸有无数的人们,为你我撑起一把把伞,我们终会到达。

只盼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定能平安再见。

关于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

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隶属于泰和诚控股(NYSE: CCM)旗下境内运营平台美中嘉和医院管理集团,是在集团与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全方位战略合作下,在中国境内管理运营的高端肿瘤专科门诊部,已率先完成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疗现场认证。

门诊部地处上海新天地核心商圈,将与集团位于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的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及上海美中嘉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利用各自优势,产生全方位的互补联动效应。

机构引进国际先进的治疗指南、医疗流程及管理模式,集合国际化医疗及护理专家团队,配置全球领先的肿瘤诊断和治疗设备,采用多学科综合诊疗及全病程管理的模式,提供集肿瘤预防、诊断、放疗及化疗为一体的高端综合肿瘤诊疗服务,让患者在离家更近的地方获得规范化的癌症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