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作者:澎湃新闻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爱文森特》现场放映

这是一个悲伤的致敬,一个史诗般的笑话,还是一个独特的浪漫诠释?

10月10日在美国上映的手绘动画长片《爱文森特》,探索了梵高生命的最后几天,让公众了解梵高之死的诸多可能性。这部电影遵循了斯蒂芬·内菲(Stephen Neffy)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在2011年出版的《梵高传记》(Van Gogh's Biography)中首次出现的理论:梵高不是自杀,而是被一个名叫Ren的16岁当地少年枪杀的。Secrétan.在电影中,一个拿着手枪和牛仔服装的恶霸围着田野,折磨着梵高。在他去世时,梵高声称自杀是一种殉道。也许是因为对疲惫生活的绝望,不愿意给邻居制造麻烦,或者只是为了避免荒谬的羞辱。

在艺术史上,梵高的死被描述为: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法国瓦兹河畔举起一把"不知名"的勒福修袖珍左轮手枪,朝自己的胸膛开枪。大约30小时后,即1890年7月29日,这位37岁的画家因伤势过重去世。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在电影中,梵高去了麦田

然而,这部电影的真正意义在于,每幅画都像梵高的画布,所有的场景都是手绘的——电影中引用了景观的脉动和悸动,星星的漩涡和闪烁,描绘天空的画笔,肖像,麦田,秋叶以及梵高作品的特定图像。

这部电影的导演休·韦尔奇曼(Hugh Welchman)和多罗塔·科比耶拉(Dorota Kobiela)提供了剧本角色的现场视频,然后用数字技术过度描绘了他们与物体的关系。这种奇幻方法就像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自2001年以来一直担任《三部曲中的爱情》(Love in the Trilogy)的导演,或者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Ari Folman)2008年电影《和巴西尔的华尔兹》(And Basil's Waltz)的图形语言。

不同的是,《爱文森特》使用真实的渗漏漆来表达复杂、精细的效果,但观众觉得,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数字制作,可能会更容易达到类似的效果,而导演,就像一个老派的出租车司机,在电子导航盛行的时候,仍然以"老马走路"的原始手绘方式完成电影。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电影中的角色

结果是一部奇怪但梦幻般的电影。在电影中,梵高的密友约瑟夫·鲁林由克里斯·奥多德饰演,他的儿子阿尔芒·卢兰由道格拉斯·布斯饰演,他的角色在《梵高的肖像》中饰演。当梵高病入膏肓时,鲁兰的父子给了他很大的帮助,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仍然保留着1889年初约瑟夫·鲁兰写给梵高的兄弟西奥的一封信,告诉他梵高已经出院,一切都很好。而影片中人物的许多对话也都来自当时的信件。由罗伯特·古拉奇克(Robert Gulaczyk)饰演的演员梵高(Van Gogh)凭借铅笔背的自画像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标志性人物。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梵高饰演罗伯特·古拉奇克

看电影就像在欣赏梵高的画布,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梵高的笔,一切看起来都压抑、自尊,观众仿佛在梵高死后四处游荡,看着属于梵高的一切。或者更确切地说,观众被卷入了梵高的土地,但这部电影更像是梵高的风格,并没有真正讲述他的生活和工作。

被诅咒、扭曲、被误解的梵高最近成为了一个研究方向,而《爱文森特》就像梵高对自己的模仿——11540位专业画家,62450幅画作为影片中的帧,94幅梵高的作品"融入"成动画影像。

但整部电影似乎在2011年出版的《梵高传记》一书中对梵高之死之谜进行了诠释和诠释,但梵高真正的吸引力在于他的艺术挣扎和探索,而不是他对死亡真相的探索。也许梵高艺术创作的整部电影看起来很巧妙,但它只是技术的复制品,梵高被视为梵高微笑的象征,或者是对他作品的无味侮辱。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梵高公寓

首先,梵高的画作不是电影所创造的"梵高风格"。他在工作中了解自然,他什么都知道,他的艺术再次发展。这部电影将梵高的作品变成了一个整洁的动画序列,而艺术家则在"空"的画布前"重生"。而且,梵高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追求灵魂独特性的基础,但这些艺术的奋斗却形成了大众娱乐的动画,失去了梵高艺术让人感动的真正力量。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加彻博士的演员阵容和作品的转变

在一个简化一切的时代,这部电影将梵高的艺术变成了迪斯尼乐园的场景,虽然导演们"将梵高的画作带入生活",但它揭示了一种肤浅,即公众应该看到梵高艺术中需要解决的更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移动"。

不僅梵高,今天幾乎所有的藝術家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理解,也更受歡迎,但除了排隊看作品和購買衍生品之外,公眾還需要看到神話背後的真實人物,更重要的是,他真實的繪畫和長期的艱辛。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创造了一个更晦涩难懂的梵高版本,迎合了公众的懒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