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一、其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二、德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德”是一个形声字,由义符“彳”和声符“ ”两部分组成。

在现存汉隶碑刻以及简牍书中,“德”字常见的字形有两种。其中一种,像《西岳华山庙碑》这样: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另一种字形,《张迁碑》里就有: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无论做这两种字形当中的哪一种,声符“ ”的顶部一横之上一定是有笔画的,或为一竖出头,或为一点。

像我们今天临写的这个“德”字,顶部只有光秃秃的一横的写法,在汉碑中是非常少见的。

这个特殊的字形看起来既不符合隶法,也不符合汉隶的书写习惯。

如果不是刻石的时候把顶部一点刻得太不明显,或者因为碑面风化日久以致拓印的时候那一点拓不清楚,那么这个字恐怕得算个错别字。如果要将这样的字形移入我们自己的作品,我觉得需要慎重考虑。

除了字形之外,这个字的结构也有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地方。声符“ ”的顶部一横太粗,而“心”字底的波磔又太细,稍一不留神,这个字就会写成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模样。

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样的:

头重脚轻,对任何书体、任何字形来说都不好看,但加重“心”字底的占白不一定非要依靠加粗波磔来实现。

在波磔较细的情况下,我们拉开三点的横向距离,把点画写得稍微粗重一点儿,同样能起到加重占白的作用,也能有效地令这个字的结构复归于平衡。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三、爰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爰”是一个会意字。造字之初,它是下面这样的: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很明显,这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想把它递给另一个人,让他用手抓住。所以“爰”其实就是攀援、援助的本字。我们今天惯写的“援”字,是因转注而形成的后起字形。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对比“爰”字的篆形,不难发现,我们临写的这个隶书“爰”字其实是在篆形的基础上隶变而来。具体地讲,隶形中的笔画是把篆形中的笔画和融成一笔而得到的。

四、既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一般来说,一个隶书字形中如果同时有向左和向右出波磔的两个笔画,如上图中的笔画和笔画,往往会以为主笔。因为向右出波总比向左写起来更顺当些。

可是这个书写习惯在《张迁碑》中表现得并不明显。更多的时候,《张迁碑》会把两个笔画做平均分布,不太看得出孰轻孰重。

这个“既”字如此,上面那个“爰”字也一样。不过具体到这个“既”字,加重了笔画之后,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它会向左侵占更多的空间,从而与笔画发生冲突。

怎样调解这种冲突呢?

《张迁碑》选择是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方案。它将义符“皀”整体做了轻微的逆时针偏转,把笔画抬起来,令笔画楔入笔画的下方,从而化解了这种冲突。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张迁碑&晋公子原创

《张迁碑》的艺术魅力从何而生?注意两种独特书写技巧∣其德爰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