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作者:十点读书图书旗舰店

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大事者”未必一定位高权重,准确来说,应该是:

对内,要求自己凡事追求极致,顺势而为,明白“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

对外,能利他又心怀大义,领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真谛。

成大事的人,都有这四种格局。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大企业家卢瑞华说: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

我们不缺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如何极致地把小事做细?冯仑先生讲过一个很生动的故事。

两个人卖饼。

一个油饼5毛钱成本,卖2元钱,赚1.5元。

一个人想方设法抠成本,用地沟油,面粉少一点,把成本降到3毛,多赚2毛也好。

另一个大妈不一样,她每天研究怎么用好油好粉,怎么揉面更劲道,费尽心思让油饼更好吃,更好看,更健康,还考虑别人拿饼容易烫手,特意在包饼纸上写“注意烫”。

结果,很了然。

一心想赚钱的人,没了生意。

大妈的饼,因为好吃健康,服务体验感又好,成为远近闻名必打卡的网红小吃。

故事确实鸡汤,但道理很受用。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但想做大做强,本质上,好产品好服务才是永恒的护城河。

很多人都渴望一飞冲天,为大事奋斗,不想浪费时间精力做些枯燥重复的小事!

但是,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任何食物,都不是突如其来就成为人人追捧的美味。

任何技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具备出神入化的能力。

说到底,苦练基本功,把手头的小事做到极致,才有机会接近成功的彼岸。

成大事者,有“追求极致”的格局。

他们懂得,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会不简单。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雷军最爱说的一句话是:“遇到台风,猪都能飞起来。”

讲的是,顺势而为事半功倍的道理。

这句感悟,是雷军磨砺了40年才得出来的。

曾经,聪明勤奋的雷军服务过金山软件,做过投资创业,但始终没有什么知名度。

他也很困惑,觉得马云经常云游四方,还没自己努力,怎么就可以那么成功?

幸好,在他40岁创办小米之前,这困惑被解开。

他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勤奋的人都很多,这些是成功的前置条件,但有这些并不保证成功:

“真正成功的关键是顺势而为,你要找到台风口。”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豁然开朗之后,他借着“智能手机”的时代势能,创办了小米手机。

这一次,他成功出圈,被大家称为“中国雷布斯”。

领悟到“借势”的重要性之后,雷军不管是和战略伙伴合作,还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始终强调: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要发展起来,一定都要顺势而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逆流而上”才是大英雄,总期待自己能逆水行舟证明无限价值。

事实上,再强大的个人,都不能与大时代抗衡。

就像如今所处的疫情时代,不要与大环境对抗,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核心根本。

成大事者,有“顺势而为”的格局。

他们明白,人再和,也需要天时地利的成全!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任正非非常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前段时间,华为在朋友圈再次刷屏——“任正非这人能处!”

原来,疫情再次来袭,这场倒春寒,往商家伤口上又撒了把重重的盐。

不少商家挥泪停业。

为此,华为公布了一项重要决定:

“华为各园区的自有物业,给租户往前追溯半年免租,再往后9个月时间租金减半!”

这条消息,对华为租户来说,是雪中送炭的暖心!

其实,这笔租金对华为来说是笔不小的现金流,毕竟近些年,华为也压力山大。

困境之下,任正非这番“利他”的作为,就更显大格局。

也难怪媒体夸赞:

“任正非果然不一般,在营业收入走低的情况下,还会去照顾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是真正的企业家。”

也正是因为任正非一直以来的“利他”,才让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希望华为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华为手机,并把使用华为当作爱国的表现。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刘润曾说:

利他的人,赚到一点点钱,第一反应是,我怎么给消费者,给合作伙伴,给员工多分一点。

这样的人,人人都希望他成功,因为最终,他会带领一群人一起成功。

赚钱当然很重要,但一个人对待钱的态度,显示了他的格局,更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成大事者,有“利他思维”的格局。

他们理解,眼前的蝇头小利无意义,未来的星辰大海更值得!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大格局的人,心怀大义,装着家国!

315曝光老坛酸菜包质量有问题后,民族企业——白象方便面意外脱颖而出。

面对公众质疑,诸多方便面品牌,只有白象斩钉截铁表态:自家质量有保障!

质量之外,大众又惊讶发现,白象企业还是慈善企业。

他家三分之一的员工,竟然都是残疾人!

这些残疾员工会根据自身条件被安排在合适的岗位。

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生产线和整个工厂园区,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据调查,白象积极帮助残疾人再就业已经做了很多年,只是,他们一直很低调。

面对采访,白象董事长姚忠良的回答出乎意料:

“白象没有残疾员工,只有自强员工。”

原来,在白象,残疾员工被称作“自强人”,他们所在的工厂叫“自强工厂”。

我们都知道,残疾人要维持生活有多难,如果有人不但授人以鱼,还想方设法授人以渔,教他们技能,为他们提供岗位,这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又得具备多大的胸怀。

姚董执掌白象25年来,在事业上,他成为方便面四大品牌巨头里,唯一拒绝日资入股的民族企业;

在社会责任上,不管承受多大压力,他始终给残疾人提供岗位,坚持做公益,频繁为国捐款捐物。

面对赞誉,他的回应很简单:“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大事。”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想起《后汉书》里的一句话:“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予之为取。”

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思考的是,我如何能得到更多?

像姚董这样大格局的人,思考的却是,我如何能更好,能承担更多责任,为社会,国家,后代多做些什么?

他们心怀大爱,让自己更努力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成大事者,有“心怀大义”的格局。

他们领悟,身份越高责任越大,需要带领更多人相逢更高处!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电影《一代宗师》有这样一句台词:

“人的一生有三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不同的格局,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有格局的人:

在追求极致,顺势而为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利他思维,心怀大义里,看到更美的世界!

人生长长短短,生命深深浅浅,大格局者,也就在成大事里,见天地见众生!

作者 | 宋宋Gloria

图片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