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说到实车测评,也许你想的是动态试驾,体验一波舒适性或者动力性。但是,把车 “开翻”的实车测评,你听说过吗?

近日,在“毒辣车评”区长在抖音发布的“德日法美韩,合资SUV谁最强悍”测试中,就来了一波让人 “大吃一鲸”的壕气测评,说翻车就翻车,一点都不带犹豫的!而这么大血本的测试,竟然就是为了找出谁才是真正安全、靠谱的品质好车!其中,标致4008的表现好好地刷了一波“惊艳”值。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今天就带你再度回味一下,看看这么会玩的测评,到底测了啥?

法系操控惊艳全场,标致4008为何这么“可”?

在车评的一开始,画风还是正常的动态测试,譬如大家熟悉的麋鹿测试,主要考验的是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的避险能力。

参与测试的各款车型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其中有表现稍逊色一些的,比如丰田威兰达、现代途胜这些追求舒适性的日韩系车。大众途岳的表现也并不是特别尽如人意,仅在70km/h的时速下挑战成功。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也有操控表现稳扎稳打的福特锐际,72km/h过弯时车身姿态顺滑平稳,不过当把速度提高至74km/h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其最终成绩也定格在了72km/h。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当然,要说最为惊艳的还得属法系操控。标致4008在72km/h和74km/h的时速下都顺利完成了挑战,通过连续急弯时车身姿态平稳矫健,底盘的支撑性非常出色。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而之所以能有这样优秀的测试成绩,自然离不开标致4008出众的底盘技术与调校,尤其是后悬架的扭力梁三大硬核技术:封闭式变截面后横梁、双胶料衬套,以及二阶缓冲块。这些技术的加持,不仅能够让标致4008保证良好的侧倾感度,还能兼顾优秀的舒适性能和整车操控性能。再搭配上百年大师级底盘调校,以及同级领先的米其林e-Primary“聆悦”轮胎,都让操控体验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真实危险情景模拟,谁才是真正的“安全堡垒”?

随着常规动态测试项目的完成,此次测试也迎来了最后的巅峰对决。画风一转往日的“温柔”,来了一波实打实的“真摔”——碎石坡自由翻滚。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要知道,在现实的交通事故中,车辆翻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因为在发生翻滚的过程中,碰撞行程和碰撞时间通常比普通的正面或侧面碰撞高一个数量级,此时车内乘员受冲击载荷也比普通碰撞大得多。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相比于碰撞测试,检查车辆经过自由翻滚后的安全表现,虽然对车辆考验更为严苛,但对我们而言也更有参考意义。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在经过一系列的翻滚后,大众途岳的A柱已经发生了弯曲,车身框架明显变形,车门也无法正常开启,尾部严重溃缩。而标致4008在连续的碎石坡翻滚后,不仅A、B、C、D柱以及边梁结构完好,就连车门都可以正常开启。

要知道,车门无法正常开启,也就意味着翻滚事故发生后伤员无法及时撤离,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对决的胜负已经不言而喻了。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看完用料区别,结果差异也就能理解了

对于这两款20万级的热门车型而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相径庭的结果呢?

这就得从它们的车身结构和用料说起了。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大众途岳采用了1200Mpa抗拉强度的高强度钢,低于1380Mpa的超高强度钢标准,防护强度有限。同时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大众途岳采用的是一根单薄的钢制防撞梁,在车辆发生危险时,其所能起到的防护作用也相对有限。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而标致4008则采用的是吸能效果更佳的铝合金材质,并且在两侧内置了双层六边形吸能盒,对于冲击力的吸收更为出色。

此外,标致4008在整车关键的A、B、C立柱、车身和底部加强梁部位采用采用抗拉强度最高1600MPa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板,如同构筑出了三道坚不可摧的封闭加强环。

同时,其整车高强钢材使用比例也高达74.2%,这样的安全系数已经远远超出了同级车型的用料标准,可以说非常具有诚意。

实车测试成绩令人惊艳,标致4008是如何做到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操控还是安全,标致4008在实车测试中的优异表现,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感觉,那就是“靠谱”。值得一提的是,在拥有这般出众品质的前提下,此次参与测试的标致4008创享版,官方直售价仅为16.77万元。如此贴心的价格,搭配过硬的产品品质,以及便捷的官方直售模式,也再度展现出了法系SUV的超高“质价比”,其已然成为了消费者的上乘之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