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大家好,我是星小侠。

有个新手宝妈,给我讲了一件让她头疼的事情。

她家的宝宝两岁多,性格比较软弱,在外边玩的时候,别的小朋友抢他的玩具,只会找妈妈哭。

作为母亲,又不能教孩子用粗暴的方式去抢,这样的情况,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么,在这里,星小侠想先问问大家:

你们是否忽视了教育孩子的“维权教育”?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孩子没有“维权意识”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优秀,所以会教育孩子要分享、要和睦。

孩子在一岁到两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即:

“这是我的东西,我说了算。”

但是当孩子的玩具被抢之后,孩子大多不懂得“要维护自己的权利”,所以只能不知所措地呆住,或者只会产生委屈、伤心的情绪,有些孩子甚至会陷入情绪中,做不出行动。

这就是为什么,遇到这样的情况,大人会觉得孩子“懦弱”、“胆小”。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家长该如何处理“玩具纷争”?

首先,作为家长,要先学会分辨什么是恶意的“抢夺”行为,再考虑如何处理问题。

第一种情况,对方跟自己孩子的年纪差别不大,是因为“无知和缺乏沟通”,无意做出“抢玩具”的行为。

这个时候,家长其实不用特别生气,因为对方并不是恶意的,可以这样跟对方沟通,比如:

这是我们的玩具,不可以直接抢哦!

要先跟我们商量,两个人轮流玩!

把普世的社交规则说出来,明确己方的立场,非常重要,不管对方是小孩还是有家长在身边,是否听得懂这些,都要明确这样的“维权行为”。

这也是侧面告诉自己的孩子,是我们的权利,就一定要捍卫,如果对方态度过于恶劣,甚至可以要求对方道歉、并给予谴责。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第二种情况,就是对方小朋友年纪比较大,已经具备沟通能力,这种就属于有明显的“以大欺小”的意图,或者态度很冷漠、恶劣。

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教孩子用强硬一点的态度和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很多大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卡住,当你态度缓和,跟孩子说,算了,我们让着哥哥,让他先玩好不好,对方一定会认为你的孩子即使有家长在,也拿他没办法,只会变本加厉。

所以,面对已经懂事的孩子,不妨大声谴责出来:

小朋友,你是哥哥,怎么能欺负弟弟呢?

不可以抢弟弟妹妹的玩具哦,快跟弟弟道歉!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该不该鼓励孩子把玩具抢回来?

其实相对于“抢回玩具”,家长更应该在意的是孩子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和认知。

首先,要优先照顾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在哭,就站在他的角度去安抚他:

“刚刚你在玩,哥哥把你玩具抢走了,宝宝吓一跳是吗?”

然后再考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明确社交规则:

“如果哥哥提前跟我们说一下,我们也会给他玩,对不对?不能直接抢我们的东西。”

其次,问孩子当下的想法和期望,再帮助孩子达成:

“那个玩具宝宝还要不要玩?是分享给哥哥玩,还是我们去要回来?”

在每次冲突时,家长一次次的引导,会加深孩子对社交规则的理解,从而让孩子对于维权这一行为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有胆小懦弱的孩子,背后就一定有个把“算了吧”挂在嘴边的家长。

要教会孩子说“不”,自己就要先帮助孩子明确社交立场。

千万不要等孩子长大了,再去艰难地摸索社交规则!

科学育儿

有3Q儿童商学院陪伴

养育孩子是一门科学的学问,每周视频号都定期更新科学育儿的知识。旨在让每个父母都了解一点科学知识,对症下药,才能收获最大的成效。关注我们,一起守护宝贝快乐成长!

孩子“性格懦弱”?是因为你没教孩子“维权”行为 | 童商课堂

继续阅读